06.14 從Fintech到Techfin,螞蟻金服重心轉移是否具備借鑑意義?

從Fintech到Techfin,螞蟻金服重心轉移是否具備借鑑意義?

近日,據路透社報道稱,螞蟻金服未來重心將由支付及消費金融轉向技術服務,目標是技術服務佔收入比重由去年的34%升至65%,與此同時,京東金融、百度金融等都曾有過“不做金融”,轉做技術輸出或者其他服務的說法,在消費金融萬億藍海井噴的當下,這些金融巨頭們看似有悖常理的做法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那麼螞蟻金服為何要發力技術輸出?這對於其它金融科技公司是否具備跟風和借鑑的意義呢?

迫不得已也是必然趨勢:監管、市場、市值或為關鍵誘因

一直以來,螞蟻金服給人的印象更多地是一家金融公司,無論是芝麻信用、支付寶,還是借唄、花唄等功能,它們提供的都是金融消費服務。而這些業務所帶來的商業價值也是巨大無比。

如今,它卻高調的表示要放棄這塊“肥肉”,據瞭解,螞蟻金服方面表示,在五年內,技術服務將佔螞蟻金融收入的65%,同時,螞蟻金服的金融服務收入預計將從預計的11%下降至6%,而支付的收入將從2017年的約54%降至28%;螞蟻金服整體收入預計從2017年到2021年每年增長40%。

由此可見,螞蟻金服業務重心轉移並不是說說而已,事實上,金融科技,本身也是金融+科技的“混血”組合,關於二者的側重其實一直以來都備受爭議,在筆者看來,螞蟻金服向技術方面“倒戈”,這一舉措本身既是外部環境倒逼的結果,同時也適應和市場需要的必然選擇。

先說外部因素,不少評論人士認為,“金融領域監管方面的複雜和多變,使得不少科技金融的巨頭們做出相應的選擇。尤其是隨著金融監管政策的不斷收緊,無論是在支付業務、基金銷售業務,還是小額貸款、消費金融等領域,互聯網金融巨頭們受到的限制也變的越來越多。”產業未來的不確定性也越來越多,這也倒逼著巨頭們做出相應的選擇。

公司定位是技術服務商的角色,業務是為金融機構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這樣的話受到的政策壓力也勢必會小很多。

當然了,政策外因是一方面,而且對於螞蟻金服這樣的巨頭來說“合規”自然不是什麼難事,自身業務發展的需求才是業務重心轉移的關鍵,而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數字化升級大勢所趨:傳統金融技術需求日益顯著

讓更多人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務是普惠金融的原始初衷,據瞭解,我國數字普惠金融市場空間在百萬億級別,市場空間極大。然而不得不說的是,在普惠金融的大背景下,很多人群並沒有被央行徵信體系覆蓋,難以獲得金融上的支持。無論是從金融服務意義還是從商業意義來講,這部分人群的拓展成為大勢所趨。然而傳統金融機構由於風控方面的短板,需要藉助第三方的金融科技實力進行風控。

除此之外,隨著以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興起,傳統金融機構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是未來趨勢。但很多傳統金融平臺尤其是一些中小銀行不具備技術研發實力,因而“借勢”科技巨頭們,找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便成為大勢所趨。

2017年3月28日,建設銀行與阿里巴巴、螞蟻金服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6月16日,工行與京東正式簽署全面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金融科技、零售銀行、消費金融、企業信貸等方面展開合作;6月20日,農行與百度達成戰略合作,雙方還將組建聯合實驗室、推出農行金融大腦,在智能獲客、大數據風控、生物特徵識別、智能客服、區塊鏈等方面探索;6月22日,中行官網宣佈“中國銀行—騰訊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掛牌成立。

由“互懟”到“聯姻”,銀行巨頭聯手BATJ成為常態,對於中小銀行等其他傳統金融領域玩家來說自然也需要如此。

2.科技公司or金融公司:市值驅動下的業務重心轉移

螞蟻金服IPO最近一段時間一直都是外界高度關注的話題,既然要上市就要對公司有所定位,那麼螞蟻金服到底是金融公司還是科技公司呢?

首先,從監管來看,監管部門確實是把螞蟻金服當做金融公司進行監管;從業務來看,螞蟻金服的主要業務,包括借唄、花唄、支付寶確實屬於金融行業。而且螞蟻“金”服,顧名思義,更多人願意相信螞蟻金服是一家金融公司。

然而對於螞蟻金服來說似乎並不喜歡這個稱號,因為從支付寶誕生伊始,螞蟻金服其實一直都在利用互聯網技術做平臺做支付,金融業務只是後來的衍生品。

尤其是對於IPO在即的當下,螞蟻金服更要確立自己“科技公司”的稱號,很早就開始做業務重心轉移的事情,這其實是由於人們對科技公司的估值往往比較高。這就和這段時間的小米一樣,小米一直標榜自己是科技公司而不是硬件廠商。在此之前也是今年上市的愛奇藝同樣也是如此,在其很多市面上的公關稿件中,也表示不只是一家視頻公司,更具備了科技公司的屬性。

畢竟就目前而言,當前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中,絕大多數還都是科技公司,全球體量排在前列也是作為科技公司的Facebook、谷歌、蘋果等,國內阿里、騰訊等科技巨頭的體量和聲望也都比其它行業要強,而且在市盈率方面,科技公司要比金融公司高得多。

3.由從業者到供應商:技術“開源”,生態想象無遠弗屆

其實在互聯網的江湖裡一直都流傳著“掘金者不掙錢,送水工掙錢”這樣一個說法,如今2C項目不能說式微,但調門似乎沒有2B項目聲音大似乎就是一個佐證。

谷歌是搜索發家的,但它也做手機。但眾所周知的是谷歌手機並不具備蘋果、三星、華為這樣的盛名,但這依舊改變不了谷歌的強大。因為谷歌根本不靠賣手機掙錢,它是充當著基礎設施提供商,目前市場上主要的手機系統有三種:蘋果的IOS、谷歌的安卓、微軟的WP。其對應的市場佔有率來看,安卓絕對排第一,而谷歌也是盡享技術開源所帶來的紅利。

螞蟻金服也是如此,據瞭解,螞蟻金服對外技術輸出包括金融雲以及IT技術能力的輸出、財富管理方面的技術輸出、花唄的開放、保險領域技術能力的開放、向商戶的能力開放,除此之外還有無人值守技術和智能客服技術等服務方面的輸出。它所提供的是金融領域數字化運營的一整套服務體系,充當著智能商業時代,金融行業的基礎設施,在這在未來也是值得我們期待不已。

由此可見,對於螞蟻金服來說,在內外因共同作用下(內因主導),重點發力技術輸出也就成了理所應當的事,那麼這對於其它金融科技公司來說是否具備借鑑意義呢?

技術輸出不是“避風港”:沒有那金剛鑽,就別攬那瓷器活

在投資界有這樣一句話被廣為流傳:“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作為科技金融領域的從業者們對此更是有著極為深刻的理解,自然不會把公司業務佈局放在一個“籃子”裡。尤其是在監管不斷從嚴的當下,螞蟻金服等行業大鱷們都進行業務轉移,那麼其它平臺進行多項佈局也就成了理所應當的事。

因此,就目前來看,不僅僅是螞蟻金服,許多互金頭部公司也都開始做技術輸出這件事。如掌眾、品鈦、玖富、宜人貸等,那麼螞蟻金服該做技術輸出對於其它平臺真的具備借鑑意義嗎?從多個因素來看,恐怕並非如此。

1.片面賦能與整套方案:“純技術導向”劣勢盡顯

總的來看,目前“跟風”做技術輸出的金融科技企業,其實就是積累了一定的數據基礎與大數據風控模型、AI能力,輸出的能力基本以大數據風控、精準營銷為主。但市場上本身就有大量的大數據風控技術方案服務商,分蛋糕的人多了,每家分得的就小了。

技術輸出面“窄”,這也意味很難滿足目標用戶的實際需求,“客戶不是要買電鑽,而是要買牆上的那個洞。”這其實是關於滿足用戶需求的一個典型案例,如今,很多金融科技平臺似乎就在犯這樣一個錯。

很多金融科技企業所進行的技術輸出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但商業的本質其實是滿足客戶(用戶)的需求,應該真正以用戶需求為導向,而不是以技術輸出為導向。

傳統金融機構需要的只是大數據風控嗎?當然不是,它們需要的是藉助AI,把整個流程包括獲客、用戶留存、風控等每一個環節都應用機器學習的算法,按照商業需求進行建模,這需要一整套解決方案而不是簡單地風控輸出就可以滿足的。而螞蟻金服們不同,除了數字技術本身的輸出以外,還可以在流量、資產、場景等多個方面進行扶持,形成一整套賦能方案,直擊傳統金融機構的直接訴求。

2.由金融到互聯網再到科技:概念飛太快,內功跟不上

早年間,P2P公司大行其道,但隨著e租寶事件的爆發,各路玩家紛紛與P2P劃清界限,互聯網金融的概念開始逐步傳播起來。如今,隨著監管的不斷深入,一夜之間,市面多了許多“金融科技”標籤的公司。

概念變得太快,快的讓人有些應接不暇,不過敢問一些做技術輸出的金融科技企業:“自己的技術究竟如何,心裡沒點X數?做技術輸出,這是梁靜茹給你的勇氣嗎?”

金融行業水很深,這是所有人公認的事實,而金融+互聯網本身就是對傳統金融行業的一次升級,要想做好自然要付出不少內功。可如今看來,金融、互聯網這些似乎都已經“OUT”了,科技才是重頭戲,可事實上,無論是金融還是互聯網亦或者是科技,能做好一項本身就不件容易的事,“貪多嚼不爛”的道理其實一直都適用,尤其是技術創新本身具備創新研發週期長,投入大的特徵,不難想象出這些金融科技公司的“內功”並不深厚。

如此看來,這些金融科技公司的行為與很多網站設計很像,很多平臺只是應用了其它網站的“源代碼”,並不具備獨立設計創作的能力,偏偏硬要做網站建立開發方面的工作,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

事實也的確如此,關於金融科技公司被人指責技術水平差的新聞時不時地就會冒出,例如行業頭部玩家之一的愛錢進就被網貸之家用戶指責技術差。

從Fintech到Techfin,螞蟻金服重心轉移是否具備借鑑意義?

目前很多金融科技公司無法大規模應用並取代傳統的風控手段。所以對很多金融科技公司來說,現在大部分的業務其實都是對傳統金融產品通過再包裝的方式進行線上營銷。而技術方面的實力,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百度金融,分別背靠阿里、京東、百度等“技術範兒”十足的科技巨頭,本身有著很長一段時間的技術積累。

除此之外,行業還有許多專業的技術服務公司,與這些技術輸出“正規軍”比,這些半路出家的金融科技公司自然也不佔據優勢。

3.“跟風者”龍蛇混雜:“營銷”大於“實際”大行其道

前面我們提到,在技術方面,輸出能力上,很多金融科技企業並不具備競爭力,那麼是什麼讓它們還是要毅然決然的選擇技術輸出這條路呢?答案是營銷。

風口往往會帶來集聚效應,尤其是行業大鱷以及頭部玩家們紛紛佈局,如果不跟風而行似乎顯得有些掉隊。而且對於很多金融科技公司來說,如果有了技術輸出業務,對外宣傳也可標榜自己的技術實力領先,所以才會很自信的拿出去賣,至於賣出去與否反而不重要。

如此一來,這也使得一些可能具備一定技術實力的金融科技企業無辜“背鍋”,因為本身在很多目標客戶眼中,這些金融科技企業和自己一樣都是“老虎”,只不過體型比自己大一些,擔心碰到“南郭先生”,在技術方面更信賴螞蟻金服、京東金融這樣的“大象”。

4.技術輸出缺乏“網絡效應”:金融科技企業難以持續

眾所周知,個性化與規模效應總是一堆不可調和的矛盾。不只是製造業會出現,技術服務行業在這一方面體現的也是非常明顯。

對於金融科技平臺來說,在金融業務方面只要做好產品、場景以及風控模型搭建這三件事,邊界成本會逐漸遞減。但是做技術輸出不同,不同企業有著不同的個性化需求,每服務一個新的用戶其實都像是一個從0到1的過程。

以螞蟻金服為例,據瞭解,在螞蟻金服與南京銀行的合作中,派出了20多名技術專家在南京銀行進行技術開發。當有了新的技術輸出和合作項目,還需要不斷派駐專家前往,這對於很多金融科技企業來說無論是人工成本還是持續開發方面都很難承擔得起。

5.算法壁壘實難長久:技術免費已然大勢所趨

人工智能的核心有三個:算法、計算資源和數據。發力人工智能的科技巨頭有很多,但由於人工智能算法的分享和傳播是非常快的,不少科技巨頭都大力倡導開源,所以算法並不是壁壘;而計算資源現在完全可以購買的到,比如各種形式的雲計算等,這稱不上是壁壘。

真正具備壁壘屬性的只有數據,而無論是算法還是計算資源免費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這也意味著以風控技術為輸出的商業模式,其發展前景具備明顯的上限。

總結:

沒有那金剛鑽,就不要去攬瓷器活。事實證明,技術輸出不是金融科技企業逃避監管的“避風港”,更不是萬事大吉的“安全屋”。

金融科技公司跟風涉足技術輸出領域不是什麼明智之選,做純技術輸出公司如果不直接面向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則非常容易被上下游碾壓,到最後失去生存空間。金融科技領域的頭部企業與螞蟻金服、京東金融們也根本沒有可比性,它們很早就做技術積累,在數據、場景、資產等多方面佔據優勢,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超過。

不屬於自己的機會不要奢望,不要試圖逃脫監管,尋求捷徑。也不用擔心錯過風口而患得患失,如果真的下大功夫去做技術輸出,到最後可能連主營業務金融也受到影響。真正理性的做法應該是金融的歸金融,科技的歸科技。不然,或許正如泰戈爾《飛鳥集》詩中所說:“如果你因錯過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將錯過群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