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數千家連鎖藥店將開診所:生存焦慮下的必選題

數千家連鎖藥店將開診所:生存焦慮下的必選題

即使有萬家醫療這樣的專業外部服務機構和政策的逐漸鬆動,連鎖藥店涉足診療服務依然有諸多困境亟待解決。在醫藥分開、藥品零加成、處方和診療外流的大背景下,這幾乎已經成為關乎藥店生存的必做選項。

数千家连锁药店将开诊所:生存焦虑下的必选题
数千家连锁药店将开诊所:生存焦虑下的必选题

5月10日,平安集團旗下負責診所業務運營的子公司平安萬家醫療(以下簡稱“萬家”)與山西仁和、怡康、惠仁堂、漱玉平民、老百姓、好藥師、九洲等多家國內連鎖藥店簽署“快診合作協議”。萬家醫療董事長兼CEO範少飛告訴健康點,“今年簽約的連鎖藥店總數將突破千家。

無論是選擇萬家這樣的外部合作機構,還是內部挖潛自行建設,越來越多的連鎖藥店開始涉足診療服務。對於連鎖藥店經營者來說,依託於藥房的診療活動甚至診所服務是他們在新形勢下的必然選擇。

◆ ◆

超千家連鎖藥店簽約 未來開展診療業務

所謂的“快診模式”,借鑑於美國的“零售診所”(minute clinic)。 主要指根植於連鎖藥店內,由駐店的全科醫生、執業護士(nurse practitioner)、醫生助手完成簡單診療的醫療服務模式。

数千家连锁药店将开诊所:生存焦虑下的必选题

△美國CVS藥房內的一家零售診所

零售診所之所以在美國躥紅,便捷、省錢、標準化是其典型特徵,特別適於不嚴重不緊急的常見病、小病,或不需要醫生診斷即可完成的注射、疫苗接種等。其就診時長通常在15分鐘內,而且費用比普通診所便宜40%,保險公司也樂意支付。該模式實現了消費者、藥店、保險三方共贏,備受青睞。

其實,萬家的快診項目在2016年即已在山西啟動。首批已經與怡康醫藥、和平藥房、康華醫院、山西仁和等合作方簽約。萬家醫療主要向基於連鎖藥店的零售診所輸出技術標準和技術平臺支持,快速幫助連鎖藥店服務及經營模式實現同質化和規模化運營。

比如,通過定製“一套設計方案”,平安萬家醫療使藥店具有同一標準的SI品牌形象識別、診室空間佈局及科室規範。萬家醫療開發的智慧雲診所繫統,為零售診所打造電子化運營管理工具。包括從電子病歷到輔助診斷、會員管理、集中採購等系列支持。

平安萬家醫療連鎖業務部總經理李江向健康點披露:“目前我們連接了超過6萬家診所,同時中間有超過25000家在用平安雲診所繫統。現在有超過6000家診所符合平安萬家的診所標準認證。”

平安萬家醫療董事長兼CEO範少飛對快診模式很看好:未來醫療一定是基於大的流量入口構建平臺、構建生態的,萬家快診項目有需求的動力,有支付方的便利,同時有核心技術和服務的能力,在三種力量的驅動下,快診模式潛力巨大。

◆ ◆

連鎖藥店的生存焦慮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連鎖藥店要開始自建診療服務?健康點對多家連鎖藥店經營者的採訪過程中感受,生存焦慮是其普遍心態。

近年來,在藥品零加成、處方外流、藥店新融合、醫藥電商化的大背景下,醫藥消費需求日趨明確,作為大健康管理閉環中的重要節點,連鎖藥店逐步放開市場化,既要面臨越來越殘酷的市場競爭,也要承受陰晴不定的政策影響。

比如公立醫院藥品零差率改革,不僅改變了公立醫院的考核體系,對連鎖藥店的影像同樣明顯。“零差率對藥店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特別是上海和北京的藥店,承受的影響更大。”國藥控股供應鏈服務中心常務副總經理趙敏告訴健康點。

趙敏表示,零差率以後醫院和藥房的價格出現了倒掛,藥店的價格甚至高於院內。為了保證客源,藥店不得不把藥品的價格強行拉平。“拉平之前我們統計了上海和北京的藥房,客單價上升了。但是客流量下滑了,即使做了很多的營銷工作,依然有傷客的可能性。”

此外,趙敏告訴健康點,藥佔比下降帶來的處方外流同樣明顯。“我們調研認為,處方外流的規模可能在1500億左右。”外流的處方也同樣催生了外流的診療服務,這對連鎖藥店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沒有相應的診療服務能力,你可能就接不住這些外流的處方。”

趙敏直言:“診療過程外流本身比處方外流獲取的利益大的多,所以也有很多方在進行診療過程,承接診療過程外流。”社區衛生中心、民營醫院、連鎖診所都搶這塊蛋糕。

原國家食藥監總局發佈的《2016年度食品藥品監管統計年報》顯示,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國共有零售連鎖藥店220703家;零售單體藥店226331家。2016年,國內藥店總數量出現了首次下降,連鎖門店和單體門店的數量已經基本持平,雖然2017年的統計數據尚未發佈,但連鎖門店數量超越單體藥店數量已經不可避免。

連鎖成為大勢所趨,但是僅僅靠“賣藥”已經無法支撐長遠發展。怡康醫藥集團董事長何煜對健康點坦言,“當下連鎖藥店已經進入經營保守性和利潤的困境,在標準、科技、支付、保險金融等方面均面臨著轉型的困難和挑戰。”

2017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指出,“推進零售藥店分級分類管理,提高零售連鎖率。”零售藥店連鎖率進一步提高成發展趨勢,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時期,規模化、集約化水平快速提升,連鎖藥店市場受到重視,藥店價值正迎來重估。

一些地方已經逐漸放開對連鎖藥店開展診療服務的限制。2012年,太原開始試水連鎖診所許可制度,旨在通過引進相對雄厚的社會資本進入基層醫療領域,其中連鎖藥店就是一個重要的玩家。這也是萬家醫療首先將快診項目落地山西的重要原因。

山西仁和大藥房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連鎖診所,目前其已有的60餘家連鎖診所都與其連鎖藥店比鄰而居。診所診療科目包括內科、外科、兒科、婦科、中醫科、中西醫結合科、口腔科、醫學影像科,同時開展推拿按摩、中醫針灸等特色醫療。

在一些二三線城市,“黑診所”等現象依然屢見不鮮,放開連鎖藥店的診療服務,讓監管者相對輕鬆,這是一個重要的政策考量。太原市衛計委主任郝寶清就表示,“採取藥店+診所模式,診所可以統一配送藥品,在保證藥品質量的同時,還有條件降低價格。

一旦發生醫療糾紛,連鎖診所也跑不掉,經營者有能力進行協調、賠償。”浙江海寧同樣鼓勵連鎖藥店在城鄉結合部等外來人口聚集地開設診療服務,初衷同樣是“城鄉結合部是非法行醫活動的高發區”,“一些新居民為省掛號費,還是選擇找遊醫看病,以致非法行醫屢禁不止”。

從2016年開始,太原還開始向連鎖藥店內舉辦的診所開放醫保定點資質。願意承擔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診所不用再到人社部門進行審批,可以向太原市醫療管理服務中心直接提出申請。

◆ ◆

零售診所好看不好做

儘管在規模化經營和政策開放上都有利好,但CVS零售診所的成功依然是“好看不好學”,想要移植到中國難度不小。

“中國的零售藥是在非常複雜的體系當中,和別的國家面臨的市場大環境有非常大的區別。所以我們面臨的機會也好,挑戰也好,是不完全相同的。”麥肯錫全球董事王錦告訴健康點。

首先,美國基於連鎖藥店的零售診所在診療路徑、診療效果上都實現了高度的統一。健康點查閱的2017年美國內科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發佈的一項研究表明,零售診所的提供的醫療服務質量與其他門診機構和急診科室的的醫療護理質量基本相同,但是價格便宜40%至80%。這促使用戶對零售診所的黏性更強。羅伯特伍德約翰遜基金會(Robert Wood Johnson Foundation)今年的一項新分析表明,由CVS Health,Walmart和Walgreens Boots Alliance運營的零售診所可以看到客戶的明顯增長。

其次,美國的零售診所與當地的醫療衛生體系、商業險公司有更緊密的聯繫。Walgreens,沃爾瑪和CVS與全國各地的醫院和衛生系統結成夥伴關係,零售診所越來越多地融入傳統的衛生系統。CVS今年通過690億美元的驚天併購案收購了健康險公司安泰保險。CVS方面就表示,一旦完成收購,他們就計劃擴大診療服務,以更好地協調未來保險業務中的零售服務。CVS四月發佈的一季報顯示,公司第一季度的藥店服務銷售額增長3.2%,達到322億美元。

相比之下,中國連鎖藥店的零售診所,與公立醫療機構的合作則較為鬆散,甚至會產生直接的競爭關係,在醫保方面的接入更是相對無力。

此外美國零售診所主打的是“性價比”優勢在中國並不明顯。CVS零售診所的平均客單價為89美元,美國藥店零售診所的平均客單價從50美元至129美元不等,但無論如何,相對昂貴的醫院就診,零售診所無疑都是更優的選擇。而在中國,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費用本身就較為便宜,在“價格”上,零售診所並沒有絕對優勢。因此只能更多在患者體驗感、用藥支持方面多做文章。

政策審批的複雜更是制約中國零售診所的一大因素。漱玉平民大藥房董事長李文傑告訴健康點,藥店診所的合法資質就是首要問題。“我們是多頭管理,藥品流通是食藥監部門在管。而目前藥店診所的執照是由衛計委在批,要求非常高。診所的面積、輸液室、檢查室設置都有嚴格的要求。“這塊是非常麻煩的。”

比如,即使較早放開了連鎖診所的審批,山西省對於診所等醫療機構的資格條件依然有較為嚴格的要求,原則上參照《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基本標準》執行,建築面積不少於150平方米;至少配備兩名執業範圍為全科醫學專業的臨床類別、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實行了醫療費用清單制等。這對於希望把診所開在藥房內的連鎖藥店而言,顯然並不容易達到。

数千家连锁药店将开诊所:生存焦虑下的必选题

△仁和藥房在山西太原的一家“藥房+診所”店

趙敏則認為,規模化經營後的管理是重大問題。“連鎖經營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在管控力上店越多越難管。一千家店是這樣管,到了現在五千家店則完全不同,管理難度越來越大。”

戰戰兢兢中小心試水,這恐怕仍將是中國連鎖藥店內診所業務的長期寫照。正如老百姓大藥房執行董事王黎對健康點所言,“對於藥店而言我們對藥專業,但是對於就醫流程管控的安全性我們很缺乏,是很怕出問題的。”

—精彩回顧—

数千家连锁药店将开诊所:生存焦虑下的必选题

排行榜|1992-2017年美國藥物總銷售額TOP10

點擊上圖閱讀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