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李永樂老師?

西西小蘑菇


李永樂是一名中學物理老師,2018年年初在今日頭條上開通了頭條號,專注做科普視頻內容,不到半年時間,就吸引了上百萬粉絲,成為頭條號的網紅大伽。他的爆紅,不僅在於他的專注,更在於他的專業。瞭解科學並不難,難的是找到像李永樂老師這樣,能長期在今日頭條上深耕的科普老師。

為什麼李老師會在今日頭條上受到大家的歡迎,把一個冷門的科普內容,做成熱門的話題呢?

我們可以先從李老師在海綿演講的主題演講入手來進行分析。

在這篇主題為《科學,很美》的演講中,李老師首先運用堵車這個常見的生活案例,引出了博弈論,點明司機不管別人加塞不加塞,自己加塞都會使自己的收益提高的道理,讓人們明白了司機為什麼會加塞,一下子就把觀眾帶到了現實生活中來,引起了觀眾極大的興趣。接著,李老師又分析了囚徒困境的例子,向人們清晰而又有意思地解釋了納什均衡理論,說明了個人理性的結果未必是集體最優解。

李老師不僅用科學解釋了發生在身邊的生活小案例,還聯繫到市場、企業、以及機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利用智豬博弈,向觀眾闡釋了中小企業開拓市場為何比較艱難。進而講到小國為什麼不開發芯片,而要從大國購買,從而引申出我國現階段芯片產業面臨嚴峻考驗的深層次原因。最後,還講到了三姬分金理論,分析了為什麼老二永遠被"搞"等有趣現象與博弈論之間的聯繫。

在李老師發佈的科普視頻中,通過情況下,都是在一篇短短十幾分鐘的科普視頻裡,李老師就能把深奧難懂的科學理論,用簡單易理解又有趣的方式,串成一條線,逐步揭開科學的神秘面紗,讓深奧的科學接上了地氣,讓高山流水變成了陽春白雪,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讓觀眾在潛移默化中對博弈論有了深刻的理解。


李老師的科普演講語言幽默風趣,讓人聽得上癮;講述的內容深入淺出,讓人聽得進去;運用的案例典型常見,讓人身臨其境!正如李老師在海綿演講最後說的:"我不生產知識,我只是知識的搬運工,我很醜,但科學真的很美。"不管你喜不喜歡科學,花十幾分鍾觀看一下李永樂老師的《科學,很美》主題演講,讓會發現科學之美,真的會收益匪淺!


點樂生活


我非常喜歡看李永樂老師在今日頭條上的視頻。

在他之前我非常喜歡看張雪峰老師的考研視頻,被他弄得我一個初中生都對考研蠢蠢欲動。但是自從第一次看到李永樂老師的視頻後,就果斷的把張雪峰拋棄了。


李永樂是北京大學雙學士,清華大學碩士研究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全省第一名。第六屆華羅庚金盃數學競賽全國一等獎,現在擔任高中數學老師。

作為一個精通數理化的天才,他的視頻內容總是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而且形式幽默風趣,而又發人深省。對於一個理科從沒及格過得我,都聽的津津有味,而且因此喜歡上了研究物理。


我和大部分看過他視頻同學們的想法一樣,如果當時有個像李永樂老師的數理化老師,我想我就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

不管怎麼樣,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吧。


笑傲江湖是我


首先說明一下,我也是李老師的頭條粉絲,對於老師的網絡爆紅之前,其實在頭條就關注老師,對於老師的授課風格十分喜歡,當時覺得如果我以前遇到一些這樣的老師,或許人生會更加不一樣。


李老師是北京大學雙學士,清華大學碩士研究生,現任北京大學大學人大附中老師,精通數學和物理。所以有人稱他為精通物理與數學的天才教師。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霸,曾獲得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全省第一名,第六屆華羅庚金盃數學競賽全國一等獎、第一屆北京高校演講比賽冠軍。他憑藉著授課幽默搞笑,把知識講解簡單易懂,但是還發人深省,所以極受學生歡迎。目前在頭條粉絲已經超170多萬,在頭條教育領域經常周增粉排名第一。他最新的《三體問題到底是啥?和“鵲橋”衛星啥關係?李永樂老師講拉格朗日點》的視頻作品,李永樂老師為我們用短短的幾分鐘的時間,簡單趣味的講解了5月21日我國一顆月球中繼衛星“鵲橋”發射到拉格朗日點的原因和背後的深奧的科學原理。


李老師的成功並不是偶然,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特點,網絡和自媒體讓很多有想法,有知識的人在這裡獲取資源和成功,所以當今時代不缺知識獲取機會,也不缺機遇,想要成功就靠自己努力前行吧。也正是因為這樣,孩子才享受更多的網絡優質教育資源,獲取更多的知識。


思維數學小課堂


長尾科技也是做科普的,只不過範圍不像李永樂老師範圍那麼廣,主要科普相對論、量子力學、黑洞、數學等疑難雜症。看到有這麼多人喜歡李永樂老師,看到科普也能成為網紅,心裡還是非常高興的。這說明我們的大眾還是非常喜歡科學的,只要能把複雜的科學問題講清楚,大家還是非常歡迎的。

至於李永樂老師為什麼這麼受歡迎,我相信看過他的視頻的人心裡自然就會有答案。李永樂老師講課切合實際、思路清晰、邏輯清楚、沒有廢話。

熱度蹭得好

看得出來,李老師是挖空心思在熱點新聞裡找科學看點:中興被制裁了他給你講芯片,颱風山竹來了他給你講臺風,股市暴跌了他給你講概率論和博弈論,《我不是藥神》火了他給你講格列衛製藥,阿蒂亞爵爺來了他給你講黎曼猜想……

這一點長尾科技就比較吃虧,我在公眾號寫《相對論正傳》,壓根就沒啥熱度可蹭。但是大家也知道蹭熱度是個雙刃劍,熱度蹭得好,內容言之有物,讀者讀了之後覺得有收穫他就認你這個蹭的熱度,如果你只是為了蹭個熱度,題文嚴重不相關,那麼讀者看了之後會覺得被騙了,這樣會產生嚴重的反噬效果。

很顯然,李永樂老師蹭的熱度基本上都是正面效果,因為他確實提供了乾貨。

思路清晰

這句話說來有點搞笑,什麼時候思路清晰也成了一個重點了?但是長尾科技覺得這是個非常重要的事,甚至直接可以決定一個老師的好壞。

思路清晰的意思是:面對一個複雜的問題,我要怎樣從一個大家都聽得懂的簡單的問題講起,然後一步一步把這個引向最終的問題,並且保證中間講的每一步都儘量能讓大家聽懂。

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學東西的時候,如果別人是沒有前因後果的突然告訴你一個事,你會不會很惱火。比如我要給你講黎曼猜想,我開篇就給你講歐拉的乘積公式和黎曼Zeta函數的零點分佈,你暈是不暈?所以李永樂老師和長尾科技給大家講黎曼猜想的時候,都會選擇從最簡單的質數開始講,講質數的規律,再引出歐拉-高斯-黎曼的工作。

李永樂老師講一個複雜的問題的時候,都喜歡先把問題追根溯源到最原始最簡單的那個地方,然後你會看到這個問題是怎麼產生,發展和解決的,這樣就聽得舒服了,而且沒有廢話。

短視頻風口

最後不得不說的是,李永樂老師能火起來,是借了短視頻的東風。視頻傳遞信息的能力無疑比文字更加高效的,李老師本來就是北京人大附中的老師,在黑板上寫字講課原本就是本職工作,把這些東西錄製成短視頻顯得非常自然。

再加上李永樂老師本身沒什麼架子,跟學生之間沒什麼隔閡,再加上自己本身的才華和堅持,碰到短視頻的風口,成為網絡紅人就是正常的事。

長尾科技在公眾號和頭條做科普,雖然內容和形式跟李永樂老師的不太一樣(長尾科技是通過深挖相對論、量子力學、黑洞、數學等疑難雜症,希望能夠把西方科學的精神表現出來,讓大家體會到科學體系的那種壯觀的美),但是出發點都是一樣的,套用 上面話:

只有一個相信科學、熱愛科學的國家,才能迸發出無限的創造力,才能有光明的未來。

長尾科技相信科學本身就是美麗壯觀的,做老師的只需要把這種美麗壯觀展現出來,學生就會自動的喜歡上科學。中國已經過了依靠廉價勞動力獲取市場的階段,下一個階段拼的就是核心的科學技術,因此,讓更多人愛上科學的科普工作就刻不容緩。

最後,希望更多人加入科普的行業,希望更多人關注喜歡科學,希望以後佔據頭條的能是科學……


長尾科技


作為頭條號旅遊自媒體作者,平時我關注更多的是旅遊及圖片類的文章,然而教育類視頻作者@李永樂老師 卻深深的吸引了我。

記得我前幾天在刷今日頭條時,偶爾推送的一條視頻新聞引起了我的關注。畫面上一位髮際線略高的中年大叔,身後是一塊寫滿如天書般文字的黑板,實足的一位中學老師在講課的造型。按理來說畫面如此普通的視頻,在今日頭條群英薈萃的上百萬作者群裡,這是很難脫穎而出的。但是當看到視頻有上萬評論時,馬上吸引了我的注意,誰知一點進去,馬上被吸引,一發不可收拾,恨不得一口氣把他所有視頻都看完。

為什麼一位講課老師的視頻這麼受歡迎?

原因在於:他把原本深奧複雜的數學和物理科學內容,與生活緊密的聯繫在一起,讓它們變得簡單易懂。通過短短几分鐘的視頻,講清楚一個原理,向大眾傳遞科學就在我們身邊,許多問題都可以通過科學來解釋。

許多深奧複雜的科學知識,@李永樂老師 從軍事、娛樂、歷史、體育、科技、醫學等多方面、接地氣的手法就把它給解釋了。

有網友評價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載;當世孔明,在世劉伯溫。

也許這位網友說的有些過了,但作為一名老師大家對他的評價還是很高的。在今日頭條還有一個熱門話題#我離清華只差李永樂#。

一個人的成功絕非一朝一夕,李老師通過自己堅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科學的方式摸索著新的教學方式,值得為他點贊。

如今時代發展,信息開放,很多人擔擾這個全民娛樂時代,大家都把重點關注在娛樂上。值得欣慰的是,還是有許多人默默堅守著自己的信念,也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李永樂老師就是其中之一。

寒殘一葉


我是李永樂,是一名中學教師。

去年四月份,頭條網友把我幾年前錄製的視頻“閏年是怎麼回事”發到網上,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從那時開始,我陸續在今日頭條上發佈了一些科普短視頻,沒想到受到了許多網友的歡迎,不到一年的時間積累了近百萬粉絲,全網粉絲超過兩百萬,一些視頻被人發佈在其他平臺上,並多次受到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轉載。

有許多人對我突然爆紅有些懷疑,不知道我究竟是抓住了用戶哪一個痛點,甚至認為我買了流量、找了水軍和推手。

有時候,我也在反思,我講的內容並不高深,都是中學和大學的基礎課程,許多內容就是課本內容,為什麼大家上學的時候不愛聽課,畢業了反而愛聽我講呢?

也許原因就在於:我願意把深奧的數學和科學內容,通過新的方式進行編排,讓大家能夠更容易理解。同時,我把科學與生活緊密的聯繫在一起,讓大家覺得科學是有用的,讓大家明白基礎研究與實際應用之間的聯繫。通過幾分鐘的視頻,說清楚一個原理,讓大家理解生活中的一種工具、一種現象,使一些原本不怎麼了解科學的網友產生原來我也可以瞭解科學的自豪感。


我向大眾傳遞的信息是:科學就在我們身邊,許多問題都可以通過科學解釋。


比如許多股民賠錢,我用博弈論告訴大家為什麼炒股會賠錢。許多彩民買彩票中不了獎,我用概率論告訴大家為什麼不能中獎。許多人不明白芯片為什麼這麼難做,我給大家講解了芯片的結構和製作難度。我會告訴大家1+1是歌德巴赫關於質數的猜想,而不是研究1+1為什麼不等於2,我會告訴大家現在的密碼學就是基於質數的,破解了質數問題就是破解了密碼。我會給大家講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講紅色月亮是怎麼形成的,從經典物理講到量子力學,從地球上地震的形成講到遙遠的恆星、宇宙的膨脹。我會講色盲是如何形成的,講冒黑水的洗腳盆都是騙人的,等等等等,許多人人聽了我的講述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麼回事!



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能夠把科學與生活結合起來,讓大家明白,深奧的科學理論不光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是有用的,它真的可以解釋我們生活中的現象。我希望讓大家明白,學習科學不僅僅是做題、考試、考大學,而是要讓我們更加理解這個世界。


只有一個相信科學、熱愛科學的國家,才能迸發出無限的創造力,才能有光明的未來。大家體會到,科學與生活緊密的聯繫在一起的。生活豐富多彩,科學又博大精深,二者聯繫在一起,真是讓人如痴如醉。我不生產知識,我只是知識的搬運工,我很醜,但科學真的很美。


李永樂老師


作為一個時尚媒體工作者,我關注的博主主要是gogoboi,VOUGUE這樣子的時尚類頭條號,從沒想過會關注李老師。

畢竟是看起來平平無奇的中年男子,對吧。

看到朋友推薦李老師的頭條號後,按捺不住的好奇心,刷完一條接著一條,根本停不下來。。。終於熬著夜給擼完了。

很多視頻看完以後,最直觀的感覺是,為什麼在中學時對自己的數學和物理判了死刑?其實一點也不難,前提如果遇上的是李老師這樣的老師的話。

比如很經典的雞兔同籠問題,上一季跑男上,關曉彤寫出方程式還各種被誇學霸,李老師一口氣展示了4種解法,其中三種是中國古代的解法。

我能說我都看會了嗎?就是那種遲到了15年的,小小成就感和“原來如此”恍然大悟的感覺。

另外,李老師,你畫的雞和兔子能再萌一點嗎?

相比雞兔同籠這種主題,對於我們這種現在又不用去考數理化的人來說,更有趣也更有用的是這種主題。

經濟學方面瞭解一下?現在補補課,感覺距離財務自由更近了呢〜

生活中的知識點既不用聽信謠言,也不會再知其然不知其所有然,最重要的是,這些都是聚會、相親時很好的談資啊,有沒有?

華北上空“幽浮”物?張繼科景甜?沒想到你還是在關注社會熱點的李老師,就是覺得好羨慕,如果當然我們也有這樣的老師,也不是沒有考上清華的可能性吧。。。

後來去查了一下這位李老師的履歷,本人果然就是清華學霸,目前是人大附中的老師,看了他在頭條做了一個海綿演講,用納什均衡理論介紹堵車問題,司機不管別人加塞不加塞,自己加塞都會使自己的收益提高; 為什麼小國不開放芯片,智豬理論告訴我們,小國一定會等大國先研發出來的; 想知道為什麼老二永遠被“搞”,三姬分金理論告訴你……

就是以前會覺得這個理論那個理論可能跟自己一輩子都扯不上關係吧。

只是演講是時這麼簡單地講解,因為內容與時下生活有結合,講得又深入淺出,一下子也覺得能明白了呢。

看起來很質樸,說35歲也有人信,說53歲也不誇張的李老師,一講課簡直是太有魅力了,風趣、儒雅,眼中閃著智慧的光。


美人de條件


偶然在今日頭條上看到了人大附中李永樂老師的科普視頻,就被李老師獨特的講解方式所吸引。最近他在今日頭條上的海綿演講更是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和好評。

司機為何常常不守規矩,在道路上亂加塞,造成本來可以通行的道路堵住了?在海綿演講中,李永樂老師用博弈論、納什均衡理論介紹了堵車問題。他分析,司機不管別人加塞不加塞,自己加塞都會使自己的收益提高。為什麼小國不開發芯片?李老師用智豬理論告訴我們,小國一定會等大國先研發出來的。想知道為什麼老二永遠被“搞”?他用三姬分金理論作出了分析。

在演講中,李老師用一種新的方法將書本知識進行了重新編排,通俗易懂地講給大家聽。在演講中,他還把科學知識與生活中的實際事例聯繫起來,通過各種各樣趣味的手段讓大家很快樂的瞭解了一些科學理論知識。讓我們知道深奧的科學知識其實在生活中是很有用處的。

李永樂老師是人大附中的一名物理老師,今年初開始在今日頭條上發佈了一些科普短視頻,不到半年就積累了百萬粉絲。他通過短短几分鐘的視頻,說清楚一個原理,讓大家理解生活中的一種工具、一種現象,使一些原本不太瞭解科學的網友產生原來我也可以瞭解科學的自豪感。

好的老師能將深奧的知識淺顯易懂的講給學生聽,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好的老師善於將書本知識和學生日常生活實踐相結合,讓學生髮現,原來課本上的看似高深的知識和理論原來就在自己的身邊。李老師就是這樣的老師,難怪李老師的課如此受大家的歡迎。


教育清眸


說李永樂老師是做科普的,你可能不感興趣,要是一點進他的頭條號,就根本並不下來。順口說生活,反手講道理!李永樂的視頻太強,我一口氣看了25個!

這位精通物理和數學的“理科生”,講的是什麼呢?我截圖了幾個視頻標題給大家看看。

如何提高彩票中獎率?考清華和中500萬哪個更難?上到牛頓大炮,松原地震,航母排水,宇宙恆星,下到空調省電,二手車買賣,國產電影,幾乎每一個生活現象,李永樂老師都可以用科學來解釋。

那些你學過但早已經忘記的,你聽過但根本沒聽懂的,以及從來沒聽過的,在李永樂這裡,竟然都變得這麼通俗易懂,還能完全用上,令人佩服。

當我們談吸引力的時候,無非是兩點,一點是選題,一點是呈現過程,這兩點李永樂都做得極好,所以在頭條上被大家所喜愛,這是一個好現象。就像李永樂說的:相信科學,就有希望!


秋葉大叔


有的人說,李永樂老師火了!但是他的火,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看看這些評論你就知道我為什麼這麼說了。

長期以來,講科學知識的,好像活在雲端,接不了地氣。講生活的,接地氣,但往往陷於低俗和個人情緒,結果是各執一詞或者我只看到我想看到的。韓寒那句“為什麼我們聽了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大家想想,有多少道理,是你沒有辦法和自己的一生聯繫起來的?

那些深奧的科學道理,在生活當中其實是非常有用的,只是我們沒有發現罷了。李永樂做了這麼一件事情,他把深奧的數學,物理,經濟學等原理和生活實例很好的結合在一起,換了一種打開方式,結果讓我們在看生活時多了一種視角,做判斷時多了一個座標。

很多人驚呼:沒有早一點遇到李永樂老師。

我作為一個老師,說實話,我看了李永樂老師的視頻非常佩服。他的很多內容,比如黃金分割、概率論、博弈論等,我都會借鑑一下,融入到下學期的教學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