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2030年我們的居住空間將是什麼模樣?看看宜家給出的文案

撰文、編譯:SoleilDu @TOPYS

2030年我們的居住空間將是什麼模樣?看看宜家給出的文案

三個多月前宜家的Space 10未來生活實驗室進行了一項名為 "one shared house 2030"的調查項目,試圖憑藉調研結果為打造未來生活空間尋求最優設計決策提供現實數據支持。

截止調研結果發佈之時,已有來自150個國家的7000多人參與了此問卷調查。在描繪我們未來可能的生活空間藍圖之前,此調查的主要目的是更多的瞭解大眾對居住空間的偏好與顧慮。有趣的是,每一個接受調查的對象都表現出願意與他人分享某些空間、事物或服務的意願

2030年我們的居住空間將是什麼模樣?看看宜家給出的文案

為探索"co-living"(共居生活)的潛力並更好了解全球城市居民真實的生活狀態,Space 10攜手了新興的紐約設計組合Anton & Irene共同完成此次項目。

這個名為"one shared house 2030"的調查,主要以在線填寫一張關於將在2030年面世的共居住房申請表格的形式進行。這張在線表格的內容涉及家庭用品與生活服務的各個方面——包括了廚房、工作室、智能電器、兒童託管以及自駕車等是否願意與他人共享,以及不同人群對象對共居空間各自獨特的需求。

“近年來co-living這種新興的生活方式在諸如倫敦、紐約這般的大都市十分盛行,我們相信這只是共享生活的開始,”宜家的未來生活實驗室Space 10解釋道,“共享生活將會對數以萬計的人群越來越具備吸引力,因為你會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想在都市中找到符合自己預期又能支付得起的房子正在變得越來越困難。這就是我們發起'one shared house 2030'在線調查的原因,希望以此來了解人們心中所期待的共居環境以及他們關於‘共享’這件事的意願。”

2030年我們的居住空間將是什麼模樣?看看宜家給出的文案

2030年我們的居住空間將是什麼模樣?看看宜家給出的文案

什麼讓“共居”變得如此具有吸引力?

調查顯示,大多數人認為“共居”生活十分具有吸引力是因為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社交方式

很有趣吧?你可能會以為人們對共居生活充滿期待是為了省錢,通過公用基礎設施以節省開銷或是藉助共居的方式住到他們本支付不起的小區裡。但事實是,當被問及此問題大多數人認為共居生活能為他們帶來的最大益處是

享受真正的社區生活

其實仔細想想,這個答案也並不意外。如今單身住戶在低中高收入國家均呈現出不斷增加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在婚前找一處屬於自己的住所而非與家人同住。與此同時,離婚率也在不斷增長。

獨居的生活狀態日益成為常態,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獨居的人都對此種生活感到開心。研究表明,現代人正變得越來越孤獨。因為我們不再具有社區歸屬感,不再和鄰居問好,這個城市到處充滿著陌生的臉龐。

儘管我們花費在社交媒體上的時間越來越多,我們真實的社交網絡卻比五十年前還要小很多。根據綜合社會調查顯示,沒有親密朋友的美國人人數較之1985年多出了三倍。在很多國家,年輕人與老年人都感受到了比以前更嚴重的孤單感。甚至在2018年的2月,英國政府專門任命了一位“孤單部長”。

所以大多數人認為共居生活具有很強的吸引力這不難理解。大部分人都希望能真切感受到自己是所在生活社區團體的一部分,

每個人都期待著擁有真實的社交生活而不僅僅活在虛擬世界

2030年我們的居住空間將是什麼模樣?看看宜家給出的文案

2030年我們的居住空間將是什麼模樣?看看宜家給出的文案

人們更願意居住在小型社區中

調查還表明大多數調查對象都傾向於居住在 4 至 10 人的聯繫更為親密的小社區中。這點十分有趣。

因為如今已有的共居生活相關公司包括the Collective、Pure House、Common以及 WeLive等都為可容納上百人的延伸式共居生活空間。世界上最大的共享生活空間位於西倫敦的Old Oak,甚至被打造成一個集合了 550 張床鋪的塔式大樓。美國公司 Ollie 也著手於在紐約打造一棟13層可容納 426 張床鋪的大型共居空間。

這些有著上百個房間以及巨大公共區域的共居空間越來越多。然而根據我們的調查顯示,絕大多數人更希望成為最小可能團體的一部分,即4 到 10 人為佳。唯一例外的是有孩子的夫妻會選擇成為 10 至 25 人稍大群體的一部分,這大概是因為更多人在一起可以分擔照看孩子的工作量。

但在所有的被調查結果中,沒有任何人選擇願意與上百位陌生人生活在一起

2030年我們的居住空間將是什麼模樣?看看宜家給出的文案

2030年我們的居住空間將是什麼模樣?看看宜家給出的文案

更多元化的房客群體受到歡迎

另一個有趣的發現是大多數人希望與來自不同背景與年齡層次的人生活在一起

Anton & Irene的設計師Irene Pereyra說道:“我很吃驚調查的結果是大多數人更願意與和自己不同的人合住。如今我們都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能夠獲取的信息有侷限性,周圍打交道的也常常是與自己思維相似的人。

儘管是回答假設性的問題,但多數人有與不同人合住與打交道的意願這是令人欣慰的。”

據統計數據顯示:最受歡迎的共居房客人選是沒有孩子的夫妻與單身女性,最不受歡迎的房客選擇是小孩與青少年。這種選擇偏好並不讓人意外,因為根據宜家的智力專家 Lydia Choi-Johansson 在2017年發起的家庭生活報告顯示:孩子常常是家庭生活衝突的來源。

更重要的是,在共居的生活模式下如果一個單身的人與有孩子的家庭同住,當受到同住者孩子的打擾時單身者是很難對孩子家長表達抱怨與提出抗議的。多數人不得不尊重他人教育孩子的方式並遷就這些家庭,但自己的生活卻會受到困擾。

2030年我們的居住空間將是什麼模樣?看看宜家給出的文案

2030年我們的居住空間將是什麼模樣?看看宜家給出的文案

最大的顧慮是個人隱私

對於多數調查對象而言,個人隱私保護是對共享生活最為擔憂的問題。他們認為共居生活是一種很好的社交方式,並且他們也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房子。但與此同時,他們會擔心自己的隱私被侵犯的潛在可能。確保擁有他人勿進的私人空間是一定要堅守的原則。

因此,多數人認為擁有私密空間並共享特定用途區域是比較理想的居住狀態。Lydia Choi-Johansson解釋道:“人們需要在‘我的’ 、‘你的’以及 ‘我們的’三者之間找到平衡。其實此發現也暗示了我們會對屬於自己的空間與物品一直擁有強烈的控制慾望。”

另外,多數人傾向於裝飾自己的私人空間而公共區域由設計師統一完成。最多意願被分享的是公共設施、網絡、花園以及工作室,而臥室是一定被禁止入內的。

這大概是因為我們已生活在一個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界限越來越模糊的時代,與此同時“共享經濟”的流行使得個人的行為與隱私都被數據化公開化,也許我們真的真的很需要一個真實存在的可以自己掌控的私密空間。

2030年我們的居住空間將是什麼模樣?看看宜家給出的文案

2030年我們的居住空間將是什麼模樣?看看宜家給出的文案

毛茸茸的小寵物受到歡迎

民主原則在one shared house 2030調查中體現得十分明顯。大多數調查對象希望通過投票共同選出新入住的房客成員,而不是有人為他們做好決定。此外,大家更願意對共享房間擁有平等的所有權,截止到2018年此時還未曾出現此類型的共享生活空間模型。

在對潛在房客認同感最看中品質的調查中,講究衛生、誠實與體貼獲得最高票數,而心靈手巧、有趣與有魅力則是被最少考量的。多數人願意為額外的服務支付費用比如健康飲食服務等。此外,毛茸茸的小可愛們如喵星人與汪星人因其可使人放鬆與減壓受到入住歡迎

2030年我們的居住空間將是什麼模樣?看看宜家給出的文案

2030年我們的居住空間將是什麼模樣?看看宜家給出的文案

關於調查的補充說明

最後,我們需要澄清的是one shared house 2030並不是一個嚴謹的科學調查,而是一個“趣味性質的”研究項目用以瞭解大眾對於未來居住生活方式的想法。這些數據是定量的而非定性的,也就是說我們只知道其結果而並未深究其內在原因。

此外,此調查的參與者並不能完全反應一般群體。截止目前,已有來自150多個國家的7000多名志願者參與其中。85%的調查者處於18–39歲的年齡段,多數調查者來自歐洲、北美與亞洲等地,單身人士與沒有孩子的夫妻佔據參與人數的大多數。雖然具有侷限性,但我們相信這些反饋結果依然能為那些正在或者將要設計共居社區空間的人們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與幫助。

2030年我們的居住空間將是什麼模樣?看看宜家給出的文案

如果對此調查感興趣,你也可以參與其中表達出你對共居空間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