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晉商學院:郭臺銘心中的白銀帝國,被誤解的IPO巨無霸富士康

晉商學院:郭臺銘心中的白銀帝國,被誤解的IPO巨無霸富士康

我的成功源自父親的教導

富士康是靠吃苦耐勞建立起來的

富士康被人們稱為血汗工廠,但是也有很多人把富士康稱為家園。100種人有100種不同的看法,對於好逸惡勞的人來說,富士康機械死板量化的工作,富士康就是血汗工廠。但是對於想要創業沒有資本的年輕人來說,在富士康可以靠著自己的雙手賺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富士康為中國大陸帶來120萬的就業機會,很多農村在都市站穩腳跟的人都把富士康當成了自己的家園,當成自己城市站穩腳跟的第一站。因為富士康的老總就是靠著吃苦耐勞,賺得人生中的第一桶金,郭臺銘作為出生貧苦家庭的孩子,更能懂得人生在年輕時擁有吃苦努力精神是多麼的重要,這些都是郭臺銘父親從小給他的教導。

晉商學院:郭臺銘心中的白銀帝國,被誤解的IPO巨無霸富士康

走西口很多時候是生死離別

晉商的精神源自吃苦耐勞

匯通天下幾百年的晉商繁榮,晉商的鉅額財富是建立在走西口的生死離別上的,晉商先輩們為了討生活,走出貧瘠的黃土地,翻越高山,穿過沙漠,很多人都客死他鄉。山西古代地處邊關要塞,國家間的戰亂紛爭,土匪強盜,古代現實經商的艱難遠比電視劇中的場景要艱難很多。《走西口》其實是一首悲慘的情歌,建立在很多悲情的愛情故事之上。郭臺銘建立的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精密是一家上市公司,2015財年的營業收入摺合人民幣8852億元,相當於阿里、騰訊和百度三家收入總和的3倍多。2015財年,阿里巴巴的營業收入約762億人民幣。富士康母公司的營業收入相當於阿里的11.6倍。嚴格意義上說郭臺銘並不屬於晉商,生於1950年10月8日的臺灣省,由於家境貧寒,1966年進入臺灣 “中國海事專科學校”學習,靠半工半讀完成學業。服完兵役後,郭臺銘在臺灣復興航運當業務員,1971年進入復興航運公司,1974年成立鴻海塑料公司,生產黑白電視機旋鈕。1985年成立美國分公司,創立富士康自有品牌。但是郭臺銘卻一直以晉商自稱,原因是自己父親從小對他的教導,祖籍山西省澤州縣南嶺鄉葛萬村的郭臺銘身上有山西人吃苦耐勞的精神。

晉商學院:郭臺銘心中的白銀帝國,被誤解的IPO巨無霸富士康

郭臺銘投巨資電影《白銀帝國》

郭臺銘和他的《白銀帝國》

自稱晉商的郭臺銘花費巨資聘請年輕導演拍攝了晉商題材的電影《白銀帝國》,郭臺銘是為了紀念自己父親,並向晉商前輩們致敬的一部電影。更是郭臺銘想要表達自己的一個精神情結,拍一部反映晉商的片子,拍一部反映中國人商德的作品,他也常常以晉商自榮。更直白地說,已經年邁擁有鉅額財富的郭臺銘為自己內心找的一座精神門, 郭臺銘作為回報家鄉的大禮,已經在山西太原和晉商兩地建立兩座富士康工業園,物質的富足下,現在的郭臺銘更多的追求是精神世界的豐滿。

晉商學院:郭臺銘心中的白銀帝國,被誤解的IPO巨無霸富士康

山西人更加保守和傳統

《白銀帝國》拍攝經歷了5年的時間,作為一部不為投資回報的文藝電影,用最大程度還原一個真實的晉商家族,文藝性更多於商業性,《白英帝國》的電影內容是在清朝腐敗,外患內憂的金融危機面前,康氏家族如何舍利保義,凸顯出晉商的大仁大義及恢弘氣度。 在柏林電影節和戛納電影節均高調亮相,其“中國的華爾街故事”的宣傳口號也的確吸引了很多西方眼球。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末代皇帝》的製片人傑瑞米・托馬斯說,“對於中國觀眾而言,它也許只是一部故事細膩、陣容強大的商業片,但對西方觀眾而言,正如馬克思的《資本論》重新走俏一樣,這部電影猶如一本教你如何化解金融危機的‘教科書’,晉商能給我們很多啟示。” 甚至美國奧斯卡主席錫德・加尼斯的推薦更加直接:“如果你想對你們自己國家的文化有更多的瞭解,看看這部影片吧!”“如果每一部中國影片都能達到《白銀帝國》的水準,就離奧斯卡很近了。” 自稱晉商的郭臺銘雖然不在山西長大,但是從小受著山西傳統保守的家庭教育,他更希望自己做一名晉商精神的傳承者。

晉商學院:郭臺銘心中的白銀帝國,被誤解的IPO巨無霸富士康

2018年準備登陸A股的富士康

被誤解的IPO巨無霸富士康

2018年2月郭臺銘的大陸產業的富士康向中國的證監會遞交了IPO申請書,以往排隊上市的企業要花半年,富士康花了兩週就走完了,而且證監會官方披露3月8日就上發審會。引發很多人的眼紅和非議,認為郭臺銘的富士康是為了上市圈錢,一個血汗工廠還要上市。這些都是很多人對富士康的誤解,富士康的發展速度和利潤遠比很多已經上市的國內企業要強,郭臺銘自己公司的年營收比著名的中國互聯網BTA百度、騰訊、阿里加起來還要多,郭臺銘遠比國內很多上市老總為了上市圈錢一夜暴富而靠譜的多。郭臺銘更多的是想把自己的資產重心從臺灣省轉移到大陸,完成他自己晉商的身份,讓自己的孩子們牢記自己是晉商的一份子。

晉商學院:郭臺銘心中的白銀帝國,被誤解的IPO巨無霸富士康

富士康的產業鏈遠比大家想象的要大

富士康上市的部分,具體的業務在IPO指導文件中有顯示,包括雲計算、人工智能、高端製造三個行業。這也符合證監會相關規定,對於高科技搞發展企業可以實行“即報即審”的快速通道。在富士康的招股書裡面發現,在長達476頁的招股書裡,對“代工”二字卻是諱莫如深,極力擺脫“血汗工廠”形象,只是在提及競爭對手時使用了“代工”字樣,涉及到自身業務模式,採用OEM和EMS等說法,ODM是指自己生產,讓客戶去貼牌銷售,算是有一定的技術含量。也正如招股書中所說的,富士康在精密模具、新產品開發、小量試產、大量量產、全球運籌及工程服務等方面都有不錯的競爭力。而EMS指在電子領域的代工,這算是富士康的大頭業務。

晉商學院:郭臺銘心中的白銀帝國,被誤解的IPO巨無霸富士康

歷史上很多臺商都在努力

兩岸和平統一歷史上一直都有愛國人士在做著努力,曾經因為大陸母親的落後,臺灣省的很多人害怕被拖累,如今祖國母親已經強大起來,可以哺育自己多年飽受殖民欺凌,深受委屈離家的孩子。就像曾經的兩位老人共同的心聲,我們這一代人怕是看不到了,我們的下一代肯定會有辦法解決和平統一的問題,畢竟我們是一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