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最通俗易懂的吡唑醚菌酯介紹!

做為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家族重要的一員,吡唑醚菌酯就以其殺菌譜廣、提升作物抗逆性能力突出、促進作物生長、抗衰老等良好表現躍居殺菌劑市場榜首,同時也得到了廣大用戶的認可。

目前市場上吡唑醚菌酯製劑產品的劑型主要有乳油、懸浮劑、粉劑等,那麼哪種劑型更好,更能發揮吡唑醚菌酯的效果呢?總體來說,還是各有不同的。粉劑的最大問題就是在加工和使用的時候會飄散,會造成環境汙染。乳油劑型相對落後,且甲苯、二甲苯國家現在不提倡登記,正在逐步改為微乳劑、水乳劑,或者是用植物油代替。而懸浮劑相對比較先進,但工藝要求比較高,加工的成本壓力較大,而且狀態不太穩定,長時間放置可能會有些許分層。

同樣是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吡唑醚菌酯與嘧菌酯、 醚菌酯有什麼區別呢?首先嘧菌酯對子囊菌、擔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綱中的大部分病原菌有效,殺菌譜相對來說很廣。醚菌酯殺菌譜雖然不如嘧菌酯,但是卻對白粉病菌有特效。而吡唑醚菌酯相比前兩者,活性最強,具有極為顯著的抗菌活性,且具有表現相當良好的治療活性,用於防治多種真菌性病害效果非常明顯。同時還具備改善作物生理機能,增強作物抗逆性等生理調節功能。

吡唑醚菌酯具有如此優勢,那它可應用於哪些作物上呢?目前,吡唑醚菌酯已廣泛應用於水稻、小麥、花生、蔬菜、果樹、菸草、茶樹等多種作物。主要用於防治子囊菌、半知菌、擔子菌和卵菌綱等真菌引起的葉枯病、鏽病、白粉病、霜黴病、疫病、炭疽病、瘡痂病、褐斑病、立枯病等。尤其在黃瓜霜黴病、白粉病,香蕉黑星病、葉斑病,葡萄霜黴病、炭疽病、白粉病,番茄和馬鈴薯的早疫病、晚疫病、白粉病、葉枯病等病害防治方面表現突出。

最通俗易懂的吡唑醚菌酯介紹!

吡唑醚菌酯的用量要根據作物而定,在小麥、水稻上,可以用到20克/桶水甚至更高,但是在敏感作物上(如草莓、櫻桃等),建議10-15克/桶水。另外,吡唑醚菌酯作為同時具有保護作用和治療作用的殺菌劑,其使用時期一般在普遍治療劑使用前,也就是說,吡唑醚菌酯目前仍然主要是作為保護劑使用,因為它的抑菌作用實在突出,防效好,持效期長,速效性相比其他殺菌劑則略有不足。注意不要和鹼性殺菌劑混用、不要和乳油、有機硅混用。與其它藥劑混用注意濃度,做好試驗。與不同作用機理的殺菌劑混配具有較好的增效作用,例如復配三唑類殺菌劑效果就很好,藥效提升明顯。

最通俗易懂的吡唑醚菌酯介紹!

總之,對吡唑醚菌酯要有正確的態度去認識,它是一個好產品,但它絕不是萬能藥。用對地方才是好產品,單劑吡唑可以定位於提高瓜果蔬菜品質;與三唑類復配製劑可定位在治療;與保護類製劑復配可作為保護劑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