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八里橋之戰,清軍損失兩萬人馬,為什麼贏得了對手的尊重?

第一軍情


說實話八里橋之戰,僧格林沁等人打得非常丟人,根本沒有贏得對手的尊重。

首先來說一下為什麼會爆發八里橋之戰,當時英法聯軍要求修改《天津條約》,並且報復第二次大沽口之戰的失敗。因此,英法聯軍在1856年8月21日的時候便派部隊佔領了大沽口炮臺,三天以後,佔領了天津。我們知道如果天津丟了,當時的首都北京便處在直接威脅之下。於是,咸豐皇帝派出欽差大臣去和他們議和。

很多人這個時候可能會問,既然都派人去議和了,那為什麼最後還打起來呢?答案就是咸豐皇帝非常的作,他覺得“如果這些夷酋能夠遵守我大天朝的禮節,跪著遞交國書的話,就可以答應議和。否則就派僧格林沁等人去圍剿”。說實話,看到這裡我只想問咸豐皇帝一個問題“人家都打到天津來了,你心裡對大清朝的軍隊實力就沒有一點數麼?”

談判自然是談不下去了,這個時候清政府還幹了一件特別糊塗的事情。那就是當時英法聯軍的使者有一個叫做巴夏禮,對天朝的使者出言不遜。負責談判的怡親王非常憤怒,於是偷偷和僧格林沁商量把這個巴夏禮給綁了,送去京城,這樣戰爭就又會爆發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僧格林沁等人其實是主戰派,一直希望和洋人開戰的。所以抓了巴夏禮便能夠重燃戰火。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覺得巴夏禮非常善於用兵,英法聯軍都聽他的。如果抓了巴夏禮,英法聯軍自然會大亂,這個時候趁機發兵自然能夠穩操勝券。看到這裡我只想說投降派雖然有損臉面,但是對外一無所知、盲目開戰的主戰派才真是貽害無窮。

英法聯軍自然非常憤怒,揚言說“如果不放人,我們就攻打北京城。”咸豐皇帝態度更強硬,“如果洋人敢打過來,我就派僧格林沁等人率軍和英法聯軍決戰。”於是雙方便在通州的八里橋展開了決戰。僧格林沁帶著蒙古馬隊一萬人,勝保率領步騎兵一萬七千人步騎兵。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僧格林沁和勝保二人,他們可是當時滿蒙貴族中少數能堪大用的人。僧格林沁在鎮壓太平軍北伐的過程中,大小百戰,抓住了林鳳祥、李開芳等名將,威震海內。勝保則是在安徽、江蘇等地與太平軍作戰,正在太平軍圍困河南的時候曾經殲滅萬餘人,實戰經驗豐富。

不過八里橋之戰卻打得卻特別特別丟人。當時的英法聯軍總數5千人,而清軍則是兩萬七千人,騎兵一萬人。按道理從人數上來說,清軍是佔有非常大的優勢的。戰爭的場面是這樣的,清軍的炮火非常兇猛,同時清軍騎兵以密集的隊形先鋒,步兵緊隨其後,同時以蒙古馬隊兩翼包抄。聽上去似乎清軍要將英法聯軍包餃子。

不過結局卻是這樣的。由於清軍訓練不足,清軍的炮火雖然兇猛,但是卻沒有殺傷力。無數的炮彈因為沒有調整好方向,總是從英法聯軍的頭頂上飛過。正面衝鋒的騎兵在距離英法聯軍五十米的時候遭到英法聯軍集中開火,使得騎兵人仰馬翻。很多馬匹受到驚嚇,紛紛回頭衝散了後面步兵的陣型,以至於無法形成隊列,一路被英法聯軍追擊。兩翼的包抄的騎兵在英法聯軍的頑固抵抗下,隨後只得退去。

戰爭只持續了4個小時,僧格林沁等人率領的清軍損失嚴重,僅英法聯軍打掃戰場的時候就發現了1500多具屍體。作為對比,英法聯軍損失極為小,法軍死亡3人,17人受傷,英軍死亡2人,29人受傷。清軍和英法聯軍的傷亡比達到了300:1。

雖然無數的將士不計犧牲,英勇衝鋒,但是僧格林沁等人打得是非常丟人的。當然,我們肯定承認武器裝備是比不上的。但是拋開武器裝備,難道就沒有自身的問題麼?

1.英法聯軍的實力本身是強於清軍的,從作戰結果就能開出來。但是咸豐皇帝卻夜郎自大,僧格林沁等人卻想著主動開戰,無異於自取其辱。

2.僧格林沁和勝保兩個主帥關係不和,雙方在戰爭過程中本沒有精誠合作。戰敗之後,兩人極力的詆譭對方。比如勝保就指責僧格林沁的騎兵衝亂的自己的步軍,以至於自己被打敗。

3.作戰方法的不正確以及訓練不足。雖然僧格林沁和勝保等人軍隊裝備確實不行,但是他們手裡可以有著一萬多的騎兵部隊呀,英法聯軍總數才五千。如果騎兵能夠運用得當,是能夠扭轉戰局的。可是僧格林沁卻盲目的用騎兵密集衝鋒,這無異於把自己的軍隊當成活靶子。甚至在爭奪八里橋最為關鍵的時候,英法聯軍的上校帶著兩個連的士兵與清軍展開了白刃戰,清軍卻被打敗了。


歷史是什麼


八里橋之戰可謂清王朝最恥辱的一場戰役,當時清軍投入了3萬部隊,最後直接損失高達2萬人馬,只殺死了5名敵人,應該說這不是什麼戰爭,而是單方面的屠殺,不過事後卻贏得了法國人和英國人的尊重。

此戰爆發於二次鴉片戰爭期間,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了天津,一路打到了北京城下。以慈禧為首的清政府感覺到滅頂之災即將到來,經過一番爭論,最後做了兩手準備,一方面隨時逃跑,一方面又派出大將曾格林心,統帥7000蒙古騎兵和一萬步兵到八里橋附近設防,同時加上地方守軍1.4萬人,一時間清軍隊伍達到了3萬人。而英法聯軍總計1.8萬人,除去一些海軍和防守部隊,作戰部隊大約在1萬人左右。

1860年9月21日凌晨4點左右,清軍首先進入陣地,嚴陣以待,戰爭打響後,清軍步兵被徹底打爛,之後清軍的馬隊直接向英法聯軍發起了衝鋒,企圖直接突破。但是英法聯軍報以猛烈的火炮回擊,清軍雖然遭到猛轟,卻沒有接到撤退的命令,依然向前衝鋒,甚至有騎兵在距離英法聯軍四十米左右的距離上最終還是倒下了。據統計此戰清軍損失2萬多人,而法軍死亡3人,英軍死亡2人,傷47人,還有說英法聯軍損失了12人。

雖然此戰清軍慘敗,但事後法國軍官吉拉爾評價到,他們寧死不退,沒有害怕,光榮應該屬於他們。保爾·瓦蘭在《徵華記》中也寫道:“中國人在戰鬥的最後階段表現得很出色,他們中沒有一人後退的,全都殉職了。在抵抗外國侵略上,中國人一直不是不怕死的,包括抗美援朝,自衛反擊戰等,但是落後就要捱打,正是本著這樣的深刻教訓,我們經過不斷努力才迎來了如今的強大。(歡迎關注第一軍情,若有其他問題,請軍迷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第一軍情開通抖音賬號啦,請大家多多關注哦。)


第一軍情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贏得對手尊重從何談起?

都是自吹自擂而已。

實際上,英法聯軍對於八里橋的清軍極為鄙視。

此戰清軍參戰3萬人,英法聯軍是8000人。

兵力上清軍接近4倍優勢,也裝備一些火器。

結果戰鬥下來,英法聯軍傷亡如下:法軍死亡3人,傷18人;英軍死2人,傷29人。

看看,就算是海灣戰爭美軍,也沒這麼少的傷亡吧。

更誇張的是,清軍傷亡也不大,不過1200人。

3萬人傷亡1200人,傷亡不到百分之四。。。。也就是25個人才傷亡1人,就潰散了。

這還算是打仗嗎?

抗戰中朝鮮戰爭中,陣地上很多傷亡超過八成還在死撐。

其實,清軍基本都是打醬油的,裝模作樣打了打,就撒丫子跑了。

真正敢於拼命的,全部是從草原上趕來的愣頭青,察哈爾騎兵。

大約1萬察哈爾騎兵對英法聯軍衝鋒。

但因為組織很差,甚至馬匹沒聽過大炮的聲音,直接逃散,導致徒增傷亡而已。

騎兵沒有任何突破,潰逃時還把步兵衝散了。

這也就是,清軍唯一敢拼命的部隊。

要知道,當時還不存在機關槍,火器不過是配備刺刀的前膛燧發槍和滑膛炮,線膛火炮和線膛步槍。

武器的差距,並不很大,完全可以搏一搏的。

法軍的孟託班將軍回憶:“八里橋成了這一天最動人的一幕。早晨還鬥志昂揚的那些清軍騎兵,現在都已消失得無蹤影了。這座橋是一種古老文明造就的偉大古蹟。那些衣著華麗的騎兵,在橋道上揮動旗幟,毫無掩護地以一種對我們的大炮和火炮無能為力的炮火,作出了反擊。”

搞笑的是,英法高層對這場勝利的評價也很低。

指揮戰鬥的法軍將領孟託班回國後,被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封為“八里橋伯爵”,還讓他當了參議員。法皇提議再給他年金五萬法郎作為獎賞,但遭到了多數議員的反對。議員們認為,發生在八里橋的不過是“一場引人發笑的戰鬥”,說:“在整個戰役期間,我們只有十二個人被打死,不值得再給他那麼高的獎賞!”

至於對八里橋戰役的吹噓,全部是滿清和後來的所謂愛國者給自己增面子而已。

其實,慘敗就是慘敗。要吸取教訓,將來不這麼慘敗才行,光靠阿Q精神有什麼用。


薩沙


拋開其他不說,對手的尊重是基於軍人職業本能對彼此勇猛,視死如歸精神的感知和敬佩。這一點在古今戰爭史上屢見不鮮,讓我們看看參與此戰事的英法聯軍成員的記述與見證。

1860年9月20日,聯軍偵查表明,大隊清軍正在向通州和北京之間的運河大規模集結,運河上有一座著名的單拱漢白玉石橋,名為八里橋,這裡是橫跨運河,繼續向北京挺近的交通要地,在這裡,僧格林沁集中了大約3萬人的兵力,展開一個兩翼凸前的大包圍圈,決定與英法聯軍展開決戰,英軍統帥格蘭特與法軍統帥蒙託邦將軍商議之後,決定與僧格林沁展開正面交鋒。

9月21日凌晨,剛過5點鐘,聯軍用過早餐與咖啡,宣佈開拔,一名法軍輕步兵在日記中描述說“清晨晴朗,略感涼爽,令人快活,河面上,田野上,瀰漫著朦朧的薄霧”英法聯軍的戰線,面對八里橋,由東向西展開,法軍冉曼將軍率領兩個炮兵連以及參謀部居中,直插八里橋,隨後跟隨的英軍向西展開,步兵炮兵居中,騎兵在左,英法各派出4000人,總兵力8000人。

對面,多達2.5萬人的清軍以大弧圈形勢展開,戰線長達5公里,八里橋中心軸線上,清軍的步兵和炮兵駐紮於一村莊。

在聯軍左翼,柯利諾將軍率領2個步兵連,一個工兵連,一個炮兵連,兩隊騎兵向前,隨後是冉曼將軍所率其他步兵,擲彈兵,炮兵等。柯利諾部不久就與清軍遭遇,法軍立刻組成方陣,架起大炮迎戰。

清軍騎兵聲勢浩大,成密集隊形馳騁而來,直至法軍陣地五十米左右,全體鴉雀無聲,全靠旗幟號令,此時法軍開始開火,彈如雨下,清軍騎兵紛紛墜馬落地,但旋即又有全新的生力軍投入衝鋒,將法軍方陣圍的水洩不通,“四周全是他們粗野的喊叫聲”,法軍方陣彷彿即將被清軍騎兵的大潮吞沒,幸虧炮兵不斷開火,驅散了敵人,柯利諾部得以及時後退,與大部隊連成一片。

居中路的法軍冉曼部,此時也遭遇大隊清軍騎兵的突擊,德拉格朗熱中尉記載說“炮火槍彈像打不倒敵人似的,他們好像死而復生,頑強戰鬥,一直衝鋒島距離我們的大炮三十米遠的地方,不過,我軍炮火變得更加猛烈,將他們一一打退,四處逃竄”

此時,英軍終於趕到,架起阿姆斯特朗後膛炮,加強火力壓制,英軍龍騎兵也開始出擊,清軍攻勢受挫,開始後退,蒙託邦將軍下令全線出擊,炮兵也向前推進,向聚集在八里橋頭的清軍射擊,法國柯利諾將軍率部衝上了八里橋,抵達了最高處。

位於左翼的英軍,派出龍騎兵和錫克族騎兵,試圖包抄清軍後路,但因為地理不熟悉而未果,僅僅繳獲了清軍丟棄營地裡的大量物資和戰利品。

在戰鬥的最後一刻,還發生了一個傳奇性的插曲,電影《火燒圓明園》中也有借鑑和改編:在八里橋頭,有一個身材高大的韃靼兵,高擎著那面寫有黑字的黃色帥旗,不斷地向四周的清軍示意,用旗語發佈命令。當僧格林沁的大軍已經全面撤退,戰場上和橋頭屍橫遍地,他依舊屹立在哪裡,用大旗傳遞著統帥的最後一道命令,任憑子彈在他身邊嗖嗖飛過,炮彈隆隆轟鳴,依舊巋然不動。他的勇氣,我們都感到何等崇高,蒙託邦將軍也不禁讚歎“啊,多英雄的好漢,真希望不要打死他,為何這傢伙不和其他人一起撤走?快給我把他救下來”


於是,幾個聯軍士兵銃上去,試圖俘虜他,然而就在此時,一挺機槍(原文如此)突然響起,將他擊中,將他打倒,而那面大旗飛走了,帶著他那隻緊握著旗杆,還在抽動的胳膊消失了。

此戰結束後,英法聯軍繳獲了27門銅炮,大量抬槍,以及刀槍,弓箭等戰利品,清軍死亡人數在3000人以上,英軍2人死亡,29人負傷,法軍3人死亡,17人受傷。


用戶69792950182


八里橋之戰清軍損失兩萬多人?別搞笑了,參戰清軍總數也不到3萬人,而且根據聯軍的記錄,聯軍在戰後打掃戰場的時候總共輕點出了1000多具清軍屍體,法軍繳獲的清軍關於戰損的記錄是戰死3000多人。
《翻譯官手記》

至於聯軍的損失,歷來沒有統一的說法,不過據我所知,聯軍的統計數字,往往不算僕從軍的傷亡,換句話說,是沒把僕從軍當人吧。不過根據法國國防部的檔案,記錄法軍損失差不多1000人。這個數據沒提到法軍陣亡和負傷的比例,因此具體結果不得而知,畢竟僅僅一個“lost”並不能說明這1000人全部陣亡,如果是指退出戰鬥呢?而且退出戰鬥還包含兩種情況——陣亡或者負傷。


《法軍1796-1878戰鬥記錄》
,話說這裡面提到清軍傷亡兩萬多人——這又和清朝的記錄有出入——而且和《翻譯官手記》裡的記錄有出入——我覺得比較無語。

不過,《翻譯官手記》一書確實褒揚了清軍,比如隱秘的炮兵以及有序的騎兵。
雖然這些騎兵的行動失敗,但是撤退上並不像是潰退,仍然非常有秩序。


一名勇敢的韃靼人讓聯軍肅然起敬,聯軍將領甚至說“不要殺了他”。這個韃靼人是什麼人?漢人、滿洲人、還是蒙古人?並不重要,只要知道是中國人就可以了。
總體上就是這麼回事,八里橋之戰,清軍步兵、騎兵、炮兵都沒有取得優勢,雖然法軍曾經記錄清軍一支騎兵部隊曾經重創了法軍的先頭部隊,但是這支騎兵部隊在英軍騎兵趕到後被迅速擊潰,這應該是清軍少有的比較亮眼的地方。

不過也正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清朝開始了求富求強的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北洋海軍炮手


八里橋之戰,蒙古騎兵的最後輓歌。

八里橋之戰以清軍慘敗告終,也是蒙古騎兵的落幕。

據悉,法軍軍官在《法蘭西和中國》中對他們給予高度的評價:“......他們甘願為了大家的安全而慷慨地灑下自己的鮮血......這樣的英雄主義在中國軍隊裡是經常可以看到的......”

在英法聯軍眼中,蒙古騎兵不畏死亡地衝鋒,以血肉之軀抵擋槍炮。如果他們擁有和我們一樣的武器,最終的結局很難想象。

其實,歷史上真的八里橋之戰與電影《火燒圓明園》中的場景是不相符的。

一,僧格林沁率領的蒙古騎兵並非冷兵器,他們擁有落後於英法的火神槍和火炮。

二,僧格林沁察覺到英法聯軍在軍隊部署上的漏洞,發起進攻,但由於英法火力的優勢,最終失敗。

三,八里橋之戰並非清軍全軍覆滅,而是潰散。

最後,其實歷史上的八里橋之戰中的蒙古騎兵作戰非常英勇,但最終輸在軍事指揮和武器裝備上。


五味社


這裡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自古歐洲人特別崇尚的騎士精神,講究的就是兩軍對壘的作戰方式。這一點從他們的為榮譽而決戰的決鬥方式也可以看出,就是決鬥雙方各自站立同時拔槍相互射擊。他們認為雙方的這種方式是一種貴族式光明正大的對決。



其次,一直以來,他們的採用陣形正面迎擊的作戰方式是他們的傳統,而過去在與蒙古人或他們認為的其他蠻族的作戰中,敵人常常採用的是引敵深入,迂迴包抄,小股騷擾的方式,再大面積合圍聚殲的方法,在歐洲傳統貴族騎士看來是一種狡詐的缺乏勇氣的戰術。

同時,作為同是亞洲大陸的另外一個國家對比,當時的印度軍隊幾乎是一觸擊潰,在面對如此武器存在代次的情況下,清王朝軍隊面對如此大的傷亡仍能堅持衝擊對方陣地,體現了軍隊的果敢和勇氣。這自然會引起仍然崇尚騎士精神的英美貴族的認可。



這一點,我們從現代足球的兩個流派中也可看出一些端倪。

瓜迪奧拉一直講究高位逼搶,不斷的讓隊員衝擊對方防線,而這種漂亮足球不但為他贏得很多俱樂部青睞,同時對於那些敢於與他執教的球隊打對攻的隊伍也是不乏讚美之詞。認為這才是現代足球應該走的正確道路。反觀穆里尼奧,一直以擺大巴,打防守反擊,以遊騎兵偷襲的方式去贏得比賽勝利,雖然贏得了比賽,但一直被很多歐洲球迷認為是勝之不武,缺乏觀賞的美感。這其實也是來源於紮根已久的騎士戰鬥風格的影響。



在戰爭中,筆者認為如何以最少的代價贏得最後的勝利才是最重要的,也因如此,毛主席的戰略戰術方針才會開創出了軍史上的奇蹟,圍點打援,合股包抄才會在一次次戰役中勝出。毛澤東軍事思想才會在廣大亞非拉得以奉為聖經般的存在。


窈窕拂曉話城南


八里橋之戰,清軍慘敗卻贏得對手尊重,這完全是無聊的意淫了。

1860年9月21日,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軍和英法聯軍在通州附近的八里橋展開一場大戰。這場大戰的總體戰役態勢是英法聯軍進攻,清軍防守。英法聯軍取勝的話,將直抵清帝國的首都北京城,是清軍保衛北京的關鍵戰役。

這場戰役中,英法聯軍兵力七千人,清軍兵力三萬人,其中騎兵萬餘人。清軍有著很大的兵力優勢。

這場戰役的作戰一個上午就結束了,英法聯軍輕鬆取得勝利,接著順利佔領北京,喪心病狂的火燒圓明園。戰鬥中,法軍死亡3人,受傷17人,英軍死亡2人,受傷29人,英法聯軍共陣亡5人,受傷46人。清軍的傷亡也不大,傷亡千餘人後就完全崩潰,一鬨而散,即使這場戰役是保衛北京的關鍵戰役。

(八里橋之戰)

有些文章說清軍傷亡2萬人甚至騎兵全體陣亡,完全是胡說。清軍傷亡千餘人的數據來自於英法聯軍方面,按照一般規律,軍隊估計敵方傷亡都會偏高,清軍的實際上網很可能不到千人。

當然,從清政府的角度,清軍損失肯定不止千餘人。大敗之後,大量清軍潰散,會散入民間淪為盜匪或者乘機脫離軍隊,在清軍序列中消失。

劣勢兵力的英法聯軍,以微小的傷亡擊潰了兵力優勢極大的清軍。英法聯軍的勝利來得如此容易,比一場難度較大的軍事演習都輕鬆得多。

當然,雖然清軍總體來說是一觸即潰,但個別英勇的清軍勇士還是給英法聯軍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一個清軍旗手在清軍已經崩潰後依舊高舉旗杆堅守在八里橋,直到被炮彈擊中陣亡後依舊緊緊握住旗杆,讓英法聯軍甚是讚歎。


仁勇校尉


錯,此在歐洲淪為笑柄!由於法軍以極小的代價取得了巨大的戰果,當時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曾在八里橋戰爭後給當時指揮法軍的軍官發了嘉獎勳章,然後被當時的法軍高層嚴重不滿,法軍高層認為這完全就是一場滑稽的不能稱為戰爭的戰爭,而是一場打靶遊戲。所以,拿破崙三世不得不尷尬的取消了給法軍將領授勳的嘉獎,只發了獎金。

當時的八里橋戰爭確實是有指揮失誤的原因在裡頭。由於英法是進攻方,他們所經過的地方必須是清朝軍方的陣地,完全可以用戰壕戰來破解,歐洲列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才普及這套戰法。但是這個戰法在中國古代秦朝時候白起將軍就曾經用過,用來對付的就是同樣以騎射為主要進攻方式的趙國騎兵。

在戰壕戰當中,英法軍隊的炮兵起不了作用,而當時的英法火槍隊對於戰壕裡的士兵也沒有任何殺傷力,火槍的曲射威力還不如弓箭。當時的清軍弓箭射程大約在150米左右,弩箭射程大約在200米左右,完全可以躲在戰壕裡對天射箭,殺傷英法聯軍的士兵。逼迫英法聯軍進入陣地戰,這時候拼的就是兩個胳膊扛一個腦袋了,人數多的一方肯定能獲勝。


優己


首先,八里橋之戰清軍損失並不是2萬,而是1200多人。

下面回答問題:

如果僅看八里橋之戰的戰績,清軍可以說是一敗塗地。兩軍的傷亡比幾乎到了1:25的程度。也就是說要想阻擋這1萬入侵的英法聯軍,清軍最少要集中25萬人馬才可以。

清軍所面對的對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支軍隊,英國軍隊和法國軍隊。在八里橋之戰前,英法聯軍取得了克里米亞戰爭的勝利,打敗了不可一世的俄軍。

(克里米亞之戰)

可以說,在當時沒有任何一支軍隊,能夠打敗英法兩國的軍隊,清軍在這場戰爭中失敗是必然的。


清軍在八里橋卻表現出了難得的亮劍精神。

李雲龍曾經說過:在古代,一個劍客即便面對比自己強的對手,也會勇敢的拔出寶劍,迎接挑戰!這,就是亮劍精神。

清軍在武器裝備到軍事訓練,遠遠不如英法聯軍。

而當時的清政府已經不是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對外界一無所知的清政府,他們和國外已經有了十餘年的聯繫,對這些列強的實力還是知道的。所以,當時的清軍與第一次鴉片戰爭相比,並不是盲目的應戰,也不是迷之自信!

(影視劇中的咸豐皇帝)

舉個例子,克里米亞戰役失敗後,沙俄打算和滿清聯合南下征服印度,吞併這顆英國女王王冠上的寶石,以報克里米亞之仇。在伊犁將軍彙報給清政府後,大家都認為這事不靠譜,於是被否決。

所以,清軍在八里橋之戰中,完全是在明知對手強大無比的情況下,勇敢迎上去的。

戰鬥之中,雖然清軍損失慘重,仍然頻頻發動反擊,試圖扭轉局面。

一名法國軍官曾經這樣記錄:

炮彈和子彈無法徹底消滅他們,騎兵們似乎是從灰燼中重生。

給法國人這個印象的原因在於,19世紀後期,亞非拉各國的軍隊,除了清軍之外,幾乎找不到任何一個敢在正面戰場上與歐美強國軍隊這麼打仗的例子!


英軍在阿富汗的失敗,意大利軍隊在埃塞俄比亞的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是軍隊遭到了伏擊,而且軍隊在數量上遠不如對手,在天時、地利、人和方面,也佔盡劣勢!

奧斯曼帝國雖然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打敗了俄國,是因為有大哥英法罩著!

所以,雖然八里橋之戰失敗了,但清軍的表現仍然讓英法列強印象深刻。當然,對中國人來說,這次失敗是非常恥辱的。清軍表現出的勇敢,完全是匹夫之勇。如果當時憑藉軍隊數量的優勢和騎兵機動性的優勢,對英法聯軍的後勤補給進行打擊。像布爾人一樣與英法聯軍進行遊擊戰和夜戰,就算不能贏也不會輸的這麼慘!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