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不被需要,是親密關係的毒藥

不被需要,是親密關係的毒藥

1

不被需要的後果之一:內在喪失價值感,外在行動難以繼續。

莊子在《逍遙遊》裡面講過一個故事:

宋朝有人研發了一種防止手開裂的藥膏,然並卵,研發者世代以漂洗絲絮的苦差為生。

某一天有個人買走了藥方,幾年後竟因此方獲賞封地,功成名就。

這是何故?原來那人把藥方賣給了吳王。那年冬天,原本不善水上作戰的吳軍靠藥膏打敗了越軍,拯救了疆土和數萬生命。

同樣的藥膏在不同人手中的際遇為何如此迥異?是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某人某物的價值是由其被需要的程度決定的麼?

現代心理學其實已經證實了上述假設。

行為經濟學家艾瑞利曾做過一個實驗:

他把一群大學生請到實驗室,讓他們組裝樂高積木。

規則是這樣的,把志願者分成兩組,第一組裝好一個積木後,會被保留下來,並告知模型會被其他人使用。

第二組則不同,志願者裝完一個,工作人員會立刻當著他的面就把剛剛裝好的樂高拆掉。兩者得到的報酬一致,而且可以一直裝到不想裝為止。

研究人員設計這個實驗的初衷是在第一組營造人們被需要的感覺,在第二組營造人們不被需要的感覺,然後觀察這兩種感覺會對人的行為產生什麼影響?

結果是,被需要的那組在實驗過程中精力充沛,圓滿完成任務,臨走前還許諾要介紹別人來當志願者;不被需要的那組很快就選擇了停工,對實驗感到沮喪,索然無味地離開。

實驗表明:當人不被需要時,就會喪失內在的價值感,外在的行動也難以為繼。

不被需要,是親密關係的毒藥

2

被需要感構建了人的生命力和存在的意義

哈佛大學的蘭格教授曾在美國的兩家養老院進行了一項盆栽實驗。

兩家養老院的硬件水平一致,被試老人一開始的健康狀況差不多。所不同的是讓A養老院的老人過上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不需要他們操心分毫,當然也沒有任何事情需要他們。

B養老院的老人則需要自己負擔力所能及的生活瑣事,幫助照顧者減輕一部分負擔,與此同時,還發給每人一些盆栽,由老人來澆水施肥,負責照料它們。

實驗結束後,B養老院的老人的健康狀況,積極樂觀程度,參與生活的熱情要遠遠高於A養老院那些被伺候得無微不至的老人。

蘭格解釋道:是一棵盆栽構建了年老體弱之人的被需要感,那種我依然對他人他物有用的感覺激發了內心潛藏著的對生命的渴望。

這個實驗再一次證明人有一種需要叫被需要。

3

被需要感,正成為走出抑鬱情緒的利器

21世紀有一種疾病引起了全世界的恐慌——抑鬱症。世界衛生組織曾有預言:到2020年,引發人類健康的第一大因素不再是心血管疾病、腫瘤,而是抑鬱。

抑鬱的本質是什麼呢?是太宰治在《人間失格》裡面說過的那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為什麼抱歉呢?因為感受不到意義,因為沒有滿足被需要的需要。

那麼可不可以假設一個抑鬱的人,當他重新感受到被他人需要時,可以從抑鬱中解脫出來呢?或許可以。

不被需要,是親密關係的毒藥

前兩天和一個學生聊天,說起一段經歷:

他在高一時得了抑鬱症,嚴重失眠,吃一把花花綠綠的藥,眼睜睜地看到太陽每天照常升起。

在絕望痛苦中,他和家人提出,暫時退學,去四處旅行,帶少量盤纏,不夠的部分,游到哪兒,看看能做點什麼就做點什麼,一簞食一瓢飲即可。

休學的一年裡,他在青年旅社打過短工,幫人跑過腿,照顧過貓貓狗狗……

回到家鄉時,抗抑鬱藥都被倒進垃圾桶。他說幫助別人的時候,壓根沒想起抑鬱這件事情。

我們開始思索:抑鬱症為什麼流行在這個繁華的世代呢?是不是幾代人爭當“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結果。

精緻代表遠離生活的粗糙感,無視他人的痛苦,利己主義代表只追求個人利益,只關心個人得失,做一件事的衡量標準是對我有沒有用。這種價值觀正在讓我們遠離生命的意義。

積極心理學家曾說過:

生命的意義在於他人。

4

培養被需要感,是當代最需要的能力

身處這個奔波而抑鬱的世代,我們最需要培養自己被需要的能力。

被稱為全日本最懂生活、最溫情的男人松浦彌太郎教給我們如何培養自己被他人需要的能力。

松浦年輕時當過搬家工人、工地工人,處理過動物屍體,清掃過獨居老人過世後的住所。

他說:因為願意從事這些工作的人不多,最容易在這些工作中獲得被需要的成就感。一開始是被動的,後來成為松浦的人生哲學:主動尋找被需要的機會。

不被需要,是親密關係的毒藥

在工地打工時,松浦一心想成為跑腿專家。

午休時間,被叫去給前輩買者買那,別人總是一臉不情願,只有松浦每次主動響亮地回應:好!我去買!日子一長,他自然成了大家眼中做事非常積極的人,順帶著比別人贏得更多機會。

後來使他成功的事業——無論是賣二手書還是成為《生活手貼》的總編歸根到底都和年輕時發展起來的——努力發現他人的需要並用心滿足的能力有關。

松浦成為社長後,仍然保留著熱衷於被別人需要的習慣。

遇到一家好吃的泡菜店,他會收集員工的空瓶,密封罐,分裝好泡菜,貼好名字後宣佈:我帶了超好吃的泡菜,請大家品嚐。

員工們感動之餘,也更加努力地工作。松浦的人生哲學詮釋了世界會善待被人需要的人。

不記得了,從哪本書裡看來的。

作者年輕時是一個很容易感到鬱悶不高興的孩子,每當他有一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鬱鬱寡歡時,他那極具智慧的祖母就會拍拍他的肩膀說:

孩子,你該出門去幫助別人了。

祖母的智慧在於,她深諳一件事:人有一種需要是被人需要。

—THE END—

作者:姚瑤,初心客廳專欄作者。高校教師,心理諮詢師,專注於親子、兩性、社會心理的觀察與寫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