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朝堂進士半江西,江西進士半宜春!”

“朝堂進士半江西,江西進士半宜春!”

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

也是三年苦讀最終亮劍的時刻!

古代也有高考,但說法不一樣,叫科舉。

那時的才子們都是鼓足了勁,

希望能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江西在古代,曾為朝廷輸送大量的人才。

坊間盛傳,朝堂進士半江西,江西進士半宜春。

由隋至清1300餘年,

“兩元”進士總共45名,江西籍佔11.1%。

那麼江西第一位狀元是何時呢?

別急,慢慢往下看。

“朝堂進士半江西,江西進士半宜春!”

《江西狀元譜》記載,我們江西第一位狀元名為盧肇,公元843年狀元及第。

在武宗會昌二年(842年),跟黃頗一同參加進士考試。但當地的太守卻看好黃頗的前途,欲跟黃事先“拉關係”套近乎,特地擺設了豐盛的宴席來熱情招待,而置跟黃一同赴考的盧於不顧。見此情景,出身於貧苦人家的盧自然也就無話可說了。

他只有暗暗地嘆了口氣兒,心想這還能說些什麼呢?

“人窮志短”這句俗話,雖然未必真能把他擊倒,但世俗的力量有時也真的很強大,這個理兒盧肇無疑是十分明白的。他遂在心裡暗暗地較勁:在即將到來的考試裡一定要取得好成績,讓這位太守大人看個真切!盧肇這樣一想,便毅然奮然地踏上了進京趕考之路。

就在第二年,也就是會昌三年便成功考取功名,衣錦還鄉。

盧肇才華橫溢,為世人留下了極多的文學作品,例如《漢堤詩》、《海潮賦》、《天河賦》等,江西省宜春市狀元洲現在還有他及第登科的雕像。

陰沴奸陽,來暴於襄。洎入大郛,波端若鋩。

觸厚摧高,不知其防。駭潰顛委,萬室皆毀。

“朝堂進士半江西,江西進士半宜春!”

但其實江西曆史上真正的第一位狀元並不是盧肇。

而是王徽

王徽,字季友,號雲峰居士,生於公元714年3月11日,卒於794年12月18日,開元二十四年(736年)丙子科,共錄取20名進士,王季友以“初試第三,複試第一”的成績,一舉奪魁。

才華橫溢的王季友還曾與髮妻柳氏有過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當代著名詩人杜甫還曾寫詩一首描述這段愛情故事。

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

近者抉眼去其夫,河東女兒身姓柳。

丈夫正色動引經,豐城客子王季友。

群書萬卷常闇誦,孝經一道看在手。

貧窮老瘦家賣履,好事就之為攜酒。

明月元暇豈容易,紫氣鬱鬱猶衝鬥……

“朝堂進士半江西,江西進士半宜春!”

對了,還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狀元出自江西,他曾以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留下千古佳話,沒錯,他就是文天祥。

文天祥被元朝抓捕後,他有一名部下生怕文天祥投降,讓大宋子民失去最後的反抗意識,寫下了《生祭文丞相文》。事實上,他太低估文天祥的赤誠之心了,也許從被捕的那一刻起,文天祥就早已下定了必死的決心,而可笑的是,那些所謂的“愛國志士”卻還在懷疑。可是大宋子民早已沒了脊樑骨,曾經的大宋子民,坦然的接受了大元子民的身份。

惜哉,痛哉!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朝堂進士半江西,江西進士半宜春!”

努力過無怨,拼搏過無悔。

高考之際,願所有的考生,

調整心態,放下包袱,

願你們合上筆蓋的那一刻,

像俠客將劍收回劍鞘般驕傲。

祝所有考生

蟾宮折桂,雁塔留名!

“朝堂進士半江西,江西進士半宜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