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朝堂进士半江西,江西进士半宜春!”

“朝堂进士半江西,江西进士半宜春!”

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

也是三年苦读最终亮剑的时刻!

古代也有高考,但说法不一样,叫科举。

那时的才子们都是鼓足了劲,

希望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江西在古代,曾为朝廷输送大量的人才。

坊间盛传,朝堂进士半江西,江西进士半宜春。

由隋至清1300余年,

“两元”进士总共45名,江西籍占11.1%。

那么江西第一位状元是何时呢?

别急,慢慢往下看。

“朝堂进士半江西,江西进士半宜春!”

《江西状元谱》记载,我们江西第一位状元名为卢肇,公元843年状元及第。

在武宗会昌二年(842年),跟黄颇一同参加进士考试。但当地的太守却看好黄颇的前途,欲跟黄事先“拉关系”套近乎,特地摆设了丰盛的宴席来热情招待,而置跟黄一同赴考的卢于不顾。见此情景,出身于贫苦人家的卢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

他只有暗暗地叹了口气儿,心想这还能说些什么呢?

“人穷志短”这句俗话,虽然未必真能把他击倒,但世俗的力量有时也真的很强大,这个理儿卢肇无疑是十分明白的。他遂在心里暗暗地较劲:在即将到来的考试里一定要取得好成绩,让这位太守大人看个真切!卢肇这样一想,便毅然奋然地踏上了进京赶考之路。

就在第二年,也就是会昌三年便成功考取功名,衣锦还乡。

卢肇才华横溢,为世人留下了极多的文学作品,例如《汉堤诗》、《海潮赋》、《天河赋》等,江西省宜春市状元洲现在还有他及第登科的雕像。

阴沴奸阳,来暴于襄。洎入大郛,波端若铓。

触厚摧高,不知其防。骇溃颠委,万室皆毁。

“朝堂进士半江西,江西进士半宜春!”

但其实江西历史上真正的第一位状元并不是卢肇。

而是王徽

王徽,字季友,号云峰居士,生于公元714年3月11日,卒于794年12月18日,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丙子科,共录取20名进士,王季友以“初试第三,复试第一”的成绩,一举夺魁。

才华横溢的王季友还曾与发妻柳氏有过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当代著名诗人杜甫还曾写诗一首描述这段爱情故事。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近者抉眼去其夫,河东女儿身姓柳。

丈夫正色动引经,丰城客子王季友。

群书万卷常暗诵,孝经一道看在手。

贫穷老瘦家卖履,好事就之为携酒。

明月元暇岂容易,紫气郁郁犹冲斗……

“朝堂进士半江西,江西进士半宜春!”

对了,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状元出自江西,他曾以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留下千古佳话,没错,他就是文天祥。

文天祥被元朝抓捕后,他有一名部下生怕文天祥投降,让大宋子民失去最后的反抗意识,写下了《生祭文丞相文》。事实上,他太低估文天祥的赤诚之心了,也许从被捕的那一刻起,文天祥就早已下定了必死的决心,而可笑的是,那些所谓的“爱国志士”却还在怀疑。可是大宋子民早已没了脊梁骨,曾经的大宋子民,坦然的接受了大元子民的身份。

惜哉,痛哉!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朝堂进士半江西,江西进士半宜春!”

努力过无怨,拼搏过无悔。

高考之际,愿所有的考生,

调整心态,放下包袱,

愿你们合上笔盖的那一刻,

像侠客将剑收回剑鞘般骄傲。

祝所有考生

蟾宫折桂,雁塔留名!

“朝堂进士半江西,江西进士半宜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