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斷頭臺的背鍋俠吉約坦,一個百年相傳的諷刺故事!

斷頭臺的背鍋俠吉約坦,畢竟現在斷頭臺這個英文單詞都用了他的姓氏來命名啊。在近代歐洲,斷頭臺(Guillotine)正式改進之前,死刑的處理方式往往是非常花樣的。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推出烹煮活人的刑罰(不過話說回來,英國當年死刑濫用問題真的嚴重,各種千奇百怪的罪名都可以讓你死個痛——比如在大橋上塗鴉),而在以技術著稱的法國和德國,流行的是轉輪殺——就是將犯人被帶到專用的行刑架上,剝光衣物之後,將犯人被綁在行刑架的木輪的一面,四肢伸展,身體平放在輻條和輪軸上,再由劊子手砸碎關節,必要時候使用釘板火具,來加速死亡。

斷頭臺的背鍋俠吉約坦,一個百年相傳的諷刺故事!

但是實際操作上,所有的刑罰都過於殘暴而且進度緩慢,影響極其可怖。法國有位仁醫叫吉約坦,JosephGuillotin。此人作為法國議員,深感社會上流行的刑罰都過於殘酷,其認為死刑應以快速和人道的方式執行,而且應對所有人施同一刑罰以提倡平等。雖然他本人極力反對死刑(這與他行醫救人的思想嚴重相悖),但是無奈之下還是隻能希求國家推廣快速斬首的方式。1791年,在法國國會通過了該項提議之後,全國都改用斷頭機器來進行斬首,而吉約坦用自己的醫學知識,改良了這個機器,讓其能夠儘量無痛地讓犯人死亡。痛不痛,難不難受,是吉約坦醫生關注的重點。

斷頭臺的背鍋俠吉約坦,一個百年相傳的諷刺故事!

人們為了紀念吉約坦醫生廢除酷刑,把他的名字鑄刻在了機器上面,每臺機器出廠的時候,都會印有吉約坦的名字。但是當時的統治階級關注的重點根本不是仁義善良——而是這個玩意兒太高效了,一天砍掉幾百個頭都不是事兒啊!這下可好,至1794年為止三年內,送上斷頭臺咔擦的人保守估算超過六萬人,遠遠超過以前酷刑時期的殺戮效率。法國國王路易十六,這個簽署了斷頭臺改良的文件,並且主張推廣的人,連同自己的王后,也一同被這個高效機器給一刀處決。然後吉約坦的名字跟仁愛善良就脫鉤了,短短几年,這事就失控了。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時代的來臨,死刑的泛濫,讓整個處刑過程變得非常戲劇。

斷頭臺的背鍋俠吉約坦,一個百年相傳的諷刺故事!

一個高高的木臺,儼然變成了一個紅色的劇場,而下面的觀刑人也都變成了劇院的觀眾一般,大家熱情地圍觀著一個又一個死刑犯被這個印有“吉約坦”的殺人機器華麗斷頭,不久後,這個機器的名字自然而然就被大家的熱情給變成了吉約坦了。吉約坦的人生也至此發生改變。本來一個推崇廢除死刑的人,儼然變成了死刑的推動者,本來一個希望犯人被仁義對待的人,儼然變成了殺人如麻的劊子手,並一生為之所困。在接下來的人生裡面,吉約坦醫生以及其整個家族都在竭力去除自己名字和斷頭臺的關係,申請去掉印字,改換姓氏,卻仍然避免不了所有人都把他與斷頭臺掛鉤。時至今日,已經兩百年過去了,因為命名的原因,越來越多的人把他說成發明者,甚至越來越多的人混淆故事,把他的死亡(吉約坦在1814年因肩膀生疽而過世)也訛傳為被處刑,稱其被自己設計的斷頭臺所斬。斷頭臺的背鍋俠吉約坦,一個百年相傳的諷刺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