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断头台的背锅侠吉约坦,一个百年相传的讽刺故事!

断头台的背锅侠吉约坦,毕竟现在断头台这个英文单词都用了他的姓氏来命名啊。在近代欧洲,断头台(Guillotine)正式改进之前,死刑的处理方式往往是非常花样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推出烹煮活人的刑罚(不过话说回来,英国当年死刑滥用问题真的严重,各种千奇百怪的罪名都可以让你死个痛——比如在大桥上涂鸦),而在以技术著称的法国和德国,流行的是转轮杀——就是将犯人被带到专用的行刑架上,剥光衣物之后,将犯人被绑在行刑架的木轮的一面,四肢伸展,身体平放在辐条和轮轴上,再由刽子手砸碎关节,必要时候使用钉板火具,来加速死亡。

断头台的背锅侠吉约坦,一个百年相传的讽刺故事!

但是实际操作上,所有的刑罚都过于残暴而且进度缓慢,影响极其可怖。法国有位仁医叫吉约坦,JosephGuillotin。此人作为法国议员,深感社会上流行的刑罚都过于残酷,其认为死刑应以快速和人道的方式执行,而且应对所有人施同一刑罚以提倡平等。虽然他本人极力反对死刑(这与他行医救人的思想严重相悖),但是无奈之下还是只能希求国家推广快速斩首的方式。1791年,在法国国会通过了该项提议之后,全国都改用断头机器来进行斩首,而吉约坦用自己的医学知识,改良了这个机器,让其能够尽量无痛地让犯人死亡。痛不痛,难不难受,是吉约坦医生关注的重点。

断头台的背锅侠吉约坦,一个百年相传的讽刺故事!

人们为了纪念吉约坦医生废除酷刑,把他的名字铸刻在了机器上面,每台机器出厂的时候,都会印有吉约坦的名字。但是当时的统治阶级关注的重点根本不是仁义善良——而是这个玩意儿太高效了,一天砍掉几百个头都不是事儿啊!这下可好,至1794年为止三年内,送上断头台咔擦的人保守估算超过六万人,远远超过以前酷刑时期的杀戮效率。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这个签署了断头台改良的文件,并且主张推广的人,连同自己的王后,也一同被这个高效机器给一刀处决。然后吉约坦的名字跟仁爱善良就脱钩了,短短几年,这事就失控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的来临,死刑的泛滥,让整个处刑过程变得非常戏剧。

断头台的背锅侠吉约坦,一个百年相传的讽刺故事!

一个高高的木台,俨然变成了一个红色的剧场,而下面的观刑人也都变成了剧院的观众一般,大家热情地围观着一个又一个死刑犯被这个印有“吉约坦”的杀人机器华丽断头,不久后,这个机器的名字自然而然就被大家的热情给变成了吉约坦了。吉约坦的人生也至此发生改变。本来一个推崇废除死刑的人,俨然变成了死刑的推动者,本来一个希望犯人被仁义对待的人,俨然变成了杀人如麻的刽子手,并一生为之所困。在接下来的人生里面,吉约坦医生以及其整个家族都在竭力去除自己名字和断头台的关系,申请去掉印字,改换姓氏,却仍然避免不了所有人都把他与断头台挂钩。时至今日,已经两百年过去了,因为命名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人把他说成发明者,甚至越来越多的人混淆故事,把他的死亡(吉约坦在1814年因肩膀生疽而过世)也讹传为被处刑,称其被自己设计的断头台所斩。断头台的背锅侠吉约坦,一个百年相传的讽刺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