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世界上不同國家的發展程度差別是怎樣產生的?

世界上不同國家的發展程度差別是怎樣產生的?

輕觸收聽語音版,或移步【喜馬拉雅FM】、【網易雲音樂】以及【企鵝FM】搜索【更好時代知識服務】收聽:

(由聲優楊一方演繹)

世界上國家的發展差別是怎樣產生的?來自更好時代

00:00

05:50

-

西班牙人征服美洲的歷史過程

古代的時候,交通水平落後,各大洲的文明很難大規模接觸,他們之間的差距不太能看出來,但是到了15、16世紀,歐洲的大航海時代開始,不同的大陸之間開始了正面的碰撞。

印加帝國在14至15世紀是南美洲最強大的帝國,巔峰時期至少有300萬的人口,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後,歐洲人即開始向新發現的大陸殖民

他們很快發現了印加帝國,公元1532年11月16日,西班牙的探險家皮薩羅率領168名士兵抵達秘魯小鎮卡哈馬卡,遇到了印加帝國國王和手下八萬大軍,

西班牙人俘虜了印加國王,殺死了他手下大概七千人

這並不是偶發事件,而是成為了一種樣本、一種套路,總是發生在歐洲人和美洲土著人之間,後來西班牙人又抓了印加帝國的元帥,並且數次用一兩百人的兵力打敗印加人的數萬大軍,最後征服了整個印加帝國

為什麼是西班牙人打敗印加帝國而不是相反呢,在衝突中,西班牙人沒怎麼使用槍炮,但是他們裝備了鋼鐵製造的鎧甲、鋼劍,能輕而易舉在一分鐘內殺死十幾個人。

印加士兵裝備的是石斧、木棍和弓箭,在西班牙士兵的鎧甲前基本喪失了攻擊力,印加軍隊有限的幾次勝利基本都是在狹窄山路上用大石塊砸出來的。

西班牙人所到之處天花橫行,阿塔瓦爾的父親和兄長就相繼死於天花,因此在內戰中匆忙繼位,沒有時間認真思考怎樣對付西班牙人

以槍炮、鋼鐵武器和馬匹為基礎的軍事技術、歐亞大陸的傳播流行病、歐洲的航海技術、歐洲國家集中統一的行政組織和文字,使西班牙人在新大陸的征服無往不利

-

為什麼優勢會出現在歐亞大陸這一邊

首先追溯到人類文明誕生之初,創造文明的先決條件是足夠的糧食,填飽肚子才能發展複雜的社會,最早靠捕魚、打獵、摘果子這種不可控的方式填飽肚子。

解決食物穩定供應的是「馴化動物」,通過動物的馴化,慢慢發展出了種植農業,人類文明就從收集糧食發展到了生產糧食階段

農作物出現在新月地帶是因為這裡氣候原因,冬季多雨,夏季漫長而乾燥,同時新月地帶與其他幾個條件相仿的地帶面積更大,季節分明,所以就成為了農業發祥地。

而美洲原住民在馴化植物方面其實做的並不差,他們馴化了玉米、土豆、紅薯、辣椒、向日葵等,但是美洲原產的作物太少,只有玉米、南瓜,作物體系十分脆弱

歐亞大陸特別是新月地帶,滿足了文明萌發的條件,所以這裡的文明起步早、發展快,在漫長的歷史當中,對比其他大陸的文明,累積了足夠的優勢

馴化動物帶來的好處更多,牛馬能耕種,馬還可以發展出騎兵,增強戰鬥力,加強交通能力,所有的家畜都能食用,提供人體必須的蛋白質。

另外,養殖牲畜還有一個重要的好處,就是提高人的免疫力,歐亞大陸的居民體內抗體最多,免疫力最強,非洲人次之,美洲人體內抗體最少,免疫力最差。

-

技術創新為什麼會首先出現在歐亞大陸

現存的文字與科技中心有

兩個主要的發源地,一是地中海東部,包括新月地帶、埃及,以及吸收了他們文明成果發展起來的希臘、羅馬。二是東亞,主要是中國。

只有幾百人的群體在完全與世隔絕的狀態下是不可能無限期地生存下去的,一個有4000人的群體也會迅速失去大部分科技文化成果,倒退回石器時代。

人口越多,社會流動性越強,各個社會之間交往越頻繁,取得技術進步的可能性就越大。

歷史上,地中海東部和東亞這兩個創造中心之間不斷交流(例如絲綢之路和香料之路),從而帶動了整個歐亞大陸的科技、經濟和文化發展。

歐亞大陸是各個民族相互提攜,相互啟發,共同發展的,當然速度就比其他大陸要快,而這背後,就是地理和氣候條件決定的。而非洲和南北美洲大陸的地形都是南北長,東西窄,各地氣候差異大,人類交往少。

中國也是歐亞大陸這種地形和交通優勢的受益者

,所以很多先進的文明和物產,中國人都能很快把它移植過來。

中國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個有著強大中央政府的國家,某個專制君主的一個決定就能使改革創新半途而廢,比如明代航海事業的夭折。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