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領導喜歡的“政治早餐”,你應該如何做?

領導喜歡的“政治早餐”,你應該如何做?

小王最近有點煩!

新聞專業畢業的他,自認為基礎較好,玩轉機關文字工作還不是小菜一碟,沒想到,竟因幾篇信息被領導批得灰頭土臉。

這可咋整?成天挨領導訓也不是個事兒啊!通過別人引見,他結實了市政府辦公室專門負責信息工作的大劉,順便帶上自己寫的稿子,向這位“大拿”討教討教信息寫作的門道。

“小王!我看了你寫的這幾份稿子,明顯路數不對啊!”

“劉哥,我也納悶,就是不知問題出在哪兒?您給我指點指點!”

“小王,你是不是以前搞通訊報道的?”

“對,對,我是學新聞專業的,以前在鄉鎮搞過通訊報道,有幾篇還上過咱們市報呢!”

“這就對了!我知道毛病在哪兒了,你把政務信息寫成通訊報道了,難怪領導批評你。”

“啊?這兩個我一直傻傻分不清,寫著寫著就拐到消息報道那個路子上去了。”

“行,找我你算找對人了。今天就給你說說信息的那些事。”

1

政務信息是個啥?

這麼給你說吧!政務信息就是以政府的各種職能活動為反映內容的信息,主要分為政治信息、經濟信息、社會信息等幾大類,通常被領導們稱為“政治早餐”。就政務信息來說,有這麼幾個特點:首先是廣泛性。就是說,政務信息廣泛存在於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其次是層次性。這是就服務範圍而言的,就是信息要在為本級搞好服務的同時,為上級、為下級搞好服務。再次是導向性。特別是下行的信息,包含著上級的意圖,如重點抓什麼工作,提倡什麼,反對什麼。最後是內部性。與通訊報道不同,政務信息只限在一定的範圍內公開,有相對固定讀者群。 它的主要功能有三個:

一是領導參考;二是交流經驗;三是掌握情況。如果缺少三個當中的任何一個構件,則意味著此信息寫作的失敗。

2

政務信息有哪些?

剛給你說了政務信息的基本概念,下來和你說說政務信息的類型主要有哪些。

第一個是動態類:主要反映各地各單位年初、半年工作思路及月度、季度、年度工作進展情況。這個比較常用,主要目的是便於領導及時掌握工作動態。

第二個是成果類:主要反映某項工作取得的成果,這個也比較常見,某種程度上與消息報道有點類似。比如,“某辦事處某社區榮獲全國某某示範社區”之類。

第三個是措施類:主要反映某地某單位針對某項工作採取的新鮮做法,用以相互之間進行工作交流。比如,“某局幾項措施做好某項工作”。

第四個是經驗類:主要反映對指導全局工作有重要借鑑意義的典型經驗,這類信息一是新,二是其經驗具有可複製性、可推廣性,並且經過實踐的檢驗有效。比如,“某市四項措施破解用地難題,加快項目建設步伐”。

第五個是言論型:主要反映各部門、各地主要領導對某項工作或某一問題的新思路、打算、看法,能給人以啟迪和收穫。比如,“扶貧應把扶志扶智作為重點”。

第六個是問題類:主要反映工作中出現的一些帶有全局性、傾向性、苗頭性、趨向性的問題,為上級領導機關決策提供參考和支撐。比如,“某地農田出現大面積撂荒現象”。

第七個是建議類:主要反映通過調查研究後,針對某些問題提出的對策和建議,供領導決策時作以參考。比如,“鄉村振興農民有五盼”。

第八個是民意類:

主要反映基層對上級重要決策、重大部署、重要會議及重大事件的反響、動向和呼聲。比如“中央八項規定群眾拍手稱快”。

第九個是政策類:主要反映上級政策在貫徹執行過程中出現的空白點、難點等問題。比如,“土地流轉到底該咋轉?”

第十個是社情類:主要反映社情、災情、疫情以及突發事件,是比較重要的一類信息。比如,“某地農村宗教活動有抬頭跡象”等。

3

政務信息注意啥?

依哥哥我多年的體會,信息寫作關鍵要把握好六個字。

一是“新”。就是觀點新、內容新、角度新,善於發現新思想、新觀念或新見解,不說你有我有大家有的平常事、陳子麻爛穀子的老套事,要選擇最新最佳的角度來對信息作以挖掘和提煉。

二是“快”。就是要講求時效性,採集和傳遞要迅速及時,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動態要快整理、快編寫、快上報,不能慢慢騰騰、拖拖拉拉。如果抓不住時效,再好的信息也就失去了價值。

三是“準”。就是要講清、講透,在時間上不要寫“近日”“日前”“目前”之類的模糊用語,在數據採用上不能用“估計”“預計”“大概”等彈性詞語,為說明觀點而引用的論據、例證、數字等必須準確無誤。

四是“實”。就是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如實反映事情的本來面目。文字表達要準確、莊重樸實,不誇大,不縮小,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刻意去拔高渲染。

五是“短”。就是篇幅要短小精悍,言簡意賅,行文一語破的、不繞彎子,以最具體、最直接方式呈現內容,與觀點有關的話就說,無關的話或關係不大的話就少說或不說,切忌議論太多,引文太長,交代過詳,前後重複,語言累贅 。

六是“特”。就是要挖掘自身的特色和特點,說自己有別他人、與眾不同的事,如首家,全省首個,在全國、全省、全市領先的工作,最早的、最大的、最新的、第一次、關注的,等等。

4

政務信息咋樣寫?

剛說了信息需要把握的幾個要點,接下來和你說說信息咋樣寫。

首先,標題要引人注目。標題是信息的眼睛。一個好的標題,往往有契領全篇、提示主旨的作用。在信息標題的擬定中,要著重把握好四點:一是題文一致。標題要與內容一致,不能張冠李戴、指東說西。二是突出重點。要突出最新鮮的事實、最重要的事實、最有特點的事實。三是簡潔明快。要精短簡煉,用最少的字把想要表達的意圖交代清楚。

四是音節整齊。要讀起來節奏感強,通俗易懂,簡單易記。

標題擬製通常採用四種方法:一是直述內容型。這種標題是信息文稿中最常用的類型,就是通過標題直接把文稿的內容表達出來,開門見山,一目瞭然,多用於內容單一的信息,不適於內容複雜的信息。二是概括歸納型。用語通常是概括性的省略語,多用於含有多方面內容、信息量較大的信息。三是評論建議型。就是把作者本人對事實的評論、看法、意見或建議融入標題的形式,其突出特點是主觀議論性語言多而敘述性語言較少。四是題文承接型。即題目本身就是文章的第一句話,與文章聯繫緊密、融為一體,也是信息寫作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次,導語要精準深刻。導語是信息的開頭部分,即用極簡要的語句說明全文的目的或結論。導語應緊扣主題,反映信息最重要、最核心、最有新意的內容,切忌比重過大、冗長繁雜、模糊不清、平淡無味。具體的寫法主要有四種:

一是敘述型。就是直接把信息中最重要的事實告知讀者,是最常用的一種導語寫作方法。二是提問型。就是用提問題的方式,把發生的問題或重要情況提出來,並以此引出信息主體,給讀者造成懸念,激發讀者的興趣。 三是評論型。就是在敘述中提出評論或看法,提供給領導作以參考。四是概括型。就是用簡單的一兩句話,提綱挈領地介紹信息的主要內容,多用於內容複雜的信息。

第三,主體要有血有肉。主體是信息的主要部分,用充分的事實材料和典型事蹟,把導語中所概括的內容、提出的問題或得出的結論,加以展開闡述。寫作中,要把握好“兩個五”。一個是“五個W”,即何人(Who)、何事(What)、何地(Where)、何時(When)、何故(Why),使人看出事情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給人以清晰的印象。需要特別說的是,這“五個W”缺一不可,否則就會使人感到語焉不詳、看不明白。另一個是“五有”,即有觀點、有情況、有分析、有措施、有結果。具備了這“兩個五”,信息才有血有肉、內容豐滿。

第四,背景要精當取捨。所謂信息的背景,就是一個事情的來龍去脈,一個事物和周圍事物的聯繫。背景可以是歷史的,也可以是現實的。信息的背景主要包括說明性材料,如歷史淵源、政治背景等;註釋性材料,如名詞解釋、人物介紹等;對比性材料,如對事物進行前後、左右、正反的比照等。背景材料只對信息起襯托解釋的作用,因此要針對具體情況適量運用。需要說清楚的,就不惜筆墨,一一闡明;反之,就可以少用甚至不用,切忌喧賓奪主,廢話連篇,淹沒了信息內容。

信息雖然是一種小公文,卻最能反映寫作者的理論素質、文字水平和綜合歸納能力。要想寫好信息,最重要的是提高綜合歸納和總結提煉能力。可以說,綜合得越好,信息就寫的越好;綜合的越差,則信息就寫的越差。同時,還在於日常的學習積累。只有每天不斷思考,深入琢磨,經常冥思苦想,多記心得體會,寫起來才能駕輕就熟、遊刃有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