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全隊的勝利!騎士G1客場贏猛龍——詹姆斯:今晚我為隊友打Call

(本文來自於騎士隊隨隊記者Dave McMenamin寫於賽後)

全隊的勝利!騎士G1客場贏猛龍——詹姆斯:今晚我為隊友打Call

多倫多——在本週二的晚上,東部半決賽G1開戰,多倫多猛龍坐鎮主場迎戰克利夫蘭騎士。詹姆斯出場46分鐘,砍下個人季後賽生涯的第21次三雙,帶領騎士113-112加時險勝猛龍,搶得系列賽主場優勢。賽後,詹姆斯將贏球歸功於他的隊友,說是他的隊友帶領他贏得了比賽。

“我隊友今晚的表現是不可思議的。”詹姆斯說道。他在本場比賽出場46分鐘,砍下了26分11個籃板和13次助攻,“當我不在狀態的時候,他們站了出來。”

詹姆斯這裡指的是自己的投籃命中率。他全場30投只有12中(其中三分球8投1中),6次罰球只中了一個。在關鍵時刻——整個第四節和加時賽,他合計15投3中,投丟了12球。

根據ESPN統計數據顯示,本場投失12球是詹姆斯季後賽生涯在第四節或者加時賽投丟次數最多的一次。

“我肯定沒有我想要的那麼有效率。”詹姆斯說,“我投丟了許多空位投籃,很多空位三分都投偏了。因為我在上輪G7受傷了,我今天早上和週一都沒辦法很好地訓練,但是最終,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努力去贏球。”

詹姆斯隨後形容今天對陣多倫多猛龍的比賽是“本賽季自己打得最糟糕的一場比賽”。

不同的是,在詹姆斯‘彷彿是在夜間投籃’的比賽中,騎士贏球了。這和他們在首輪對陣印第安納步行者的比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那輪系列賽,騎士隊贏球的四場比賽中,詹姆斯場均砍下了41.8分,才讓這支騎士擺脫了步行者的糾纏。

首輪對陣印第安納步行者是詹姆斯職業生涯的第42輪系列賽,也是詹姆斯第一次能夠在沒有任何一場比賽有任何一名隊友得分超過20分的情況下,贏得了系列賽。這種情況在他的第43輪系列賽的第一場就完全改變了,Jr.史密斯得到了20分。除了詹姆斯和Jr外,還有三名球員得分上了兩位數。科沃爾19分,傑夫·格林16分,特里斯坦·湯普森14分。

騎士隊角色球員的發揮很好的彌補了凱文·勒夫糟糕的表現。這位全明星大前鋒13投僅3中得到7分,繼續著季後賽災難性的表現。

“我們必須要竭盡全力去幫他分擔壓力。”Jr.史密斯說道,“他不可能每天都打得像超人一樣。他有些投籃機會不錯,只是球沒進而已。凱爾(科沃爾)投得很棒,他投進一些關鍵球。我們的任務就是(在詹姆斯一個人搞不定的時候)支援他。”

主帥泰倫·盧賽後也讚揚了球隊的進攻火力的平衡。

“有五名球員得分上雙意味著很多。”盧說道,“我們兩位全明星,凱文(勒夫)和勒布朗總共43投15中。這表明了你的其他隊友們站了出來,打出了自己的比賽。Jr三分6中5,其中加時賽在(猛龍)板凳席前還投進一個重要的三分。今後的比賽,這些傢伙需要繼續站出來,這就是季後賽的全部。

全隊的勝利!騎士G1客場贏猛龍——詹姆斯:今晚我為隊友打Call

儘管投得如此糟糕,但僅僅是站在場上,詹姆斯就能對比賽產生極大的影響。根據ESPN數據統計顯示,在他休息的6分鐘時間裡,騎士隊13投僅2中(15%),對比他在場的時間,騎士隊59投28中(48%),命中率簡直是天壤之別。

當詹姆斯休息的時候,騎士隊只創造出了一次空位投籃的機會——一次籃下5英尺內無人防守的投籃機會。而詹姆斯在場的時間,騎士隊創造出了17次空位機會。幸運的是,所有來自詹姆斯傳球的投籃,騎士隊25投13中(52%)。

賽後,科沃爾被問到,他和他的隊友是否討論過詹姆斯在今年季後賽承擔了過多組織進攻的責任這一問題。

“你知道的,這就是我們的比賽方式,好吧?”科沃爾說道,“勒布朗持球,然後我們圍繞著他打。當我們停止轉移球,停止移動的時候,我們就陷入了沼澤中,所以這時我們必須做得更好。當我們跑起來了,球轉移起來了,我們就能找到一些空位和投籃機會……所以(當他狀態不好時)我們需要幫助他,對吧?他要打很長時間,他身上的擔子很重,但這就是我們的打球方式,這點不會變。”

詹姆斯則對隊友表達了感激之情。

“我的意思是,他們的表現是非凡的,哥們。”詹姆斯說,“凱文(勒夫)在上半場有些掙扎,傑夫(格林)很好地接替了他。凱爾(科沃爾)下半場接管了比賽,凱文也回來了,下半場打得很棒,他是一個善於搶籃板球的怪獸。Jr一如既往地在比賽中表現著自己的投籃能力,TT和G7時候的他一樣,又一次做回了自己,化身為過去幾年我們印象中的籃板怪獸。他投中的那些罰球,每個都是我們的意外之財。所以這對我們來說是全隊的勝利,今晚每個人都作出了貢獻,我們絕對需要這個。”

騎士隊與猛龍隊的半決賽G2將於多倫多當地時間週四晚上,繼續在加拿大航空中心進行。


Via@Dave McMenamin | ESPN Staff Writer

本文翻譯來自於新浪微博“EspnNBA中文網”。轉載請註明。

瞭解更多NBA隨隊記者的推特消息,請關注新浪微博“EspnNBA中文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