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治療嬰兒溼疹呢?可以用中藥敷嗎?

歐克都青春


嬰兒溼疹是一種常見的嬰兒過敏性皮膚病,屬於中醫“胎斂瘡”、“奶癬”的範疇。嬰兒溼疹的形成可能是嬰兒在胎中的遺熱遺毒和後天飲食不當綜合作用的結果,嬰兒脾胃功能不佳,溼熱內蘊,再加上外感風溼熱毒邪等所致。經查閱近年來的相關文獻發現,臨床上用中藥外治嬰兒溼疹有較好的療效,現將其中一部分整理如下。

單味中藥外治

1.馬齒莧煎液

組成:馬齒莧50克(鮮品用100克),藥物劑量可視病變範圍而適當增減。

用法:加適量的水,用武火燒開後改用文火煎10分鐘,待藥液變涼後,用純棉毛巾或紗布蘸藥液溼敷患處,每日1次~2次,每次30分鐘。

功效:清熱利溼止癢,解毒療瘡。近代醫學研究證實,馬齒莧具有明顯的抗組胺,殺菌,收縮血管等作用。

2.金銀花煎液

組成:金銀花50克

用法:加水1500毫升,煮沸20分鐘,冷卻後外洗皮疹處,每日2次。

功效:疏風散熱,清熱解毒。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金銀花具有抗炎,抗菌,抗過敏,免疫調節等作用。

複方中藥洗劑

1.複方徐長卿洗劑

組成:徐長卿30克,馬齒莧15克,白蘚皮15克,蛇床子10克,蒼耳草12克,苦參12克,紫草15克,黃柏6克。

用法:加適量的水,煎取300毫升藥液,冷卻後用消毒紗布浸藥液敷患處,每日1次~2次,每次20分鐘~30分鐘。

功效:祛風止癢,清熱解毒,滲溼。

2.蒼耳苦參洗劑

組成:蒼耳30克,苦參30克,蛇床子15克,土茯苓25克,荊芥15克,蒼朮15克,紫草15克,黃柏15克。

用法:加水1500~2000毫升,武水煎沸後,再用文火煎1小時,煎煮兩次。用藥液擦洗溼敷患處,每天3~4次,每次敷3~5分鐘。

功效:清熱燥溼,祛風止癢。

複方中藥散劑

柏倍溼疹散

組成:黃柏,五倍子,苦參,蛇床子。

用法:按黃柏1倍於其他3味藥的比例共研細末,用時取麻油適量調和,均勻塗抹患處,用紗布包紮,3~4小時後清洗,每天3次。

功效:祛風止癢,燥溼解毒。

中藥藥浴

藥浴方

組成:黃芩10克,黃柏10克,黃連10克,白蘚皮15克,白芷15克,蒼朮15克,生大黃15克,五倍子15克,白礬9克(滲液多加枯礬9克)。

用法:上藥煎20分鐘,取汁300~500毫升。患兒常規沐浴後,放入含有中藥煎液濃度為30%~50%的沐浴液3500~4000毫升的沐浴盆中,水溫38~42℃。

功效:清熱解毒,祛風利溼

總而言之,嬰兒溼疹是可以外用中藥來治療的。需要注意的是,寶媽們在哺乳期不宜食用辛辣刺激食物,還要避免讓寶寶接觸會誘發溼疹的因素,如油漆,粉塵,花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