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90.23億元!山西實施鄉村振興大手筆

山西日報記者張琦報道:8月22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相關領導介紹“省政府2018年實施鄉村振興若干政策措施”並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從會上獲悉,8月10日,省政府正式印發了《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2018年實施鄉村振興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決定投入90.23億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而且將2018年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納入其中統籌實施。其中,安排9.9億元,促進產業興旺;安排資金74.65億元,推動生態宜居;安排資金4.2億元,推動公共服務;安排資金1.48億元,深化農村改革。

文件有哪些特點?

據省財政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黃廟介紹,該文件主要有三大特點:

一是資金投入大,來源渠道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鍵是投入。那麼“錢從哪兒來”就是一個重要問題,所以,必須不斷健全完善財政投入保障制度,確保資金投入與鄉村振興目標任務相適應,今年的財政投入總量達90.23億元。在這90.23億元的資金總盤子中,既有原來渠道的資金,也有新的增量資金。其中,預算基數有11.73億元,中央和省級財政2018年新增預算有50.73億元,PPP融資有12.05億元,鄉村振興專項資金有14.72億元,廁所革命專項資金有1億元。省財政統籌整合的這些資金,將集中用於鄉村振興戰略。

二是支持重點突出,連續性強。文件當中涉及的各項政策措施都是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的鄉村振興重點任務確定的。比如,大家可能看到了,在產業興旺方面:龍頭企業、有機旱作農業、城郊高效農業、農業“三大省級戰略”、優勢產業集群基地和產業園觀光農業、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等六大重點方向,都是近年來省委省政府確定的我省鄉村發展中的重點產業、重點行業和重點項目,都是鄉村振鄉的龍頭和關鍵所在。大家知道,從2009年到2017年的九年間,我省每年都出臺實施了十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九年累計出臺了90項扶持政策。為了確保這些已出臺的強農惠農政策不斷檔、不減力,今年也把這些政策措施納入進來統籌實施,從而保持了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三是涉及部門之多、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這些政策措施涉及到的有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水利廳、省農機局、省氣象局、省糧食局、省供銷社、省衛計委、省財政廳、省科技廳、省住建廳、省環保廳、省旅發委等13個部門和單位,這些部門和單位都是掌管和制定相關資金政策的省政府重要組成部門,因此,涉及部門多、政策較密集,是一個顯著特點。同時,大家也會注意到,文件中的每項政策措施基本上都有相對應的資金投入,可謂是用真金白銀作保障,更凸顯了政策含金量極高的特點。

90.23亿元!山西实施乡村振兴大手笔

資金方面財政部門如何籌集?

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據省財政廳總會計師安曉飛介紹,財政部門在籌集資金方面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保持增量,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財政優先保障鄉村振興。不斷優化支出結構,穩步提高“三農”投入在公共財政支出結構中的比重,確保財政投入與鄉村振興目標任務相適應。2018年,省財政新增近15億元專項用於實施鄉村振興。將更多的土地出讓收入用於支持“三農”。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範圍,進一步提高農業農村投入比例。統籌政府債券支持鄉村振興。鼓勵各市縣在年度政府債券限額內,重點用於支持鄉村振興、脫貧攻堅領域的公共性項目建設。

二是盤活存量,改革財政資金分配使用機制。落實《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涉農資金統籌整合的實施意見》,對行業內涉農資金在預算編制環節進行源頭整合,行業間涉農資金在預算執行環節進行統籌。實行涉農專項轉移支付“大專項+任務清單”制度。2018年起,在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水利廳和省農機局等四部門實行“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模式,任務清單區分約束性任務和指導性任務,給予地方不同的整合權限,地方政府可以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重點任務,引導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和集中投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做好引導,撬動社會資本參與。健全農業信貸擔保體系。發揮省農業信貸擔保公司信用平臺作用,在產糧大縣、畜牧大縣、特色優勢產業大縣加快建立基層服務網絡,為新型經營主體尤其是糧食適度規模經營主體貸款提供信用擔保,省財政廳按照規定比例給予補助。推進多層次、普惠性政策性農業保險體系建設。進一步擴大農作物保險覆蓋面,提高政策性農業保險深度和密度。擴大特色農產品產業支撐項目貸款貼息規模。因地制宜推廣農業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推動建立財政、銀行、保險、擔保“四位一體”的多元化支農政策體系,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更多投向農業農村,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加可持續的資金來源。

90.23亿元!山西实施乡村振兴大手笔

有機旱作農業如何推動?

2018年是全面實施有機旱作農業的啟動之年,為此,省農業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張和平說,為加快推進全省有機旱作農業發展,農業廳主要抓好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抓思路創新,有機旱作農業發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做到“四個堅持”,即:堅持綠色發展、生態和諧,堅持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堅持市場導向、主體運作,堅持政策推動、示範引領。

二是抓區域佈局,統籌考慮各地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基礎,著力破解突出問題,佈局了雁門關、呂梁山、太行山、上黨盆地、汾河平原、城郊農業六大區域,明確各區域產業發展重點和主攻方向,主打“特色優質”牌。

三是抓重點工程,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農業提質增效可持續為方向, 從我省實際出發,突出抓耕地質量提升工程、農水集約增效工程、旱作良種攻關工程、農技集成創新工程、農機配套融合工程、綠色循環發展工程等6大工程。

四是抓組織推動。省政府成立山西省有機旱作農業發展領導小組,協調全省有機旱作農業發展,成員由14個省直相關部門負責人擔任,將各項工作任務分解到各個部門,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同時,抽調農大、農科院等單位的31名專家組建有機旱作農業專家指導組,開展技術指導和培訓。

五是抓保障措施。有機旱作農業發展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任務重、要求高,為此,省裡從強化組織領導、典型示範帶動、品牌打造、科技支撐、政策支持、體制機制創新、宣傳培訓等七個方面的保障措施,確保工作紮實有序開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