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調查顯示,中國生二胎意願疲軟,亟待激勵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部署,各地統計局近期開展了“全面二孩”政策實施效果調研,反映2018年上半年出生人口和育齡婦女生育情況。調查範圍包括市級、縣級和鄉鎮三個層面接生量大的醫院或助產機構;城市、鎮、鄉村三個層面的村級單位。

根據部分地市級統計局公佈的調查報告,地方統計局針對二孩政策實施效果、出生人口數量變化、二孩生育意願、影響因素、兩孩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等進行了實地統計和調查。

調查顯示,中國生二胎意願疲軟,亟待激勵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多個地方統計局近日公佈的相關調查報告發現,已公佈調查結果的地區普遍呈現人口出生數量下降的趨勢。

對此現狀,各地統計局判斷生育意願不高,尤其二孩生育意願較弱,導致生育率依然維持較低水平,為此建議相關部門出臺新政策以鼓勵生育。

上海社科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鄧智團認為,目前相關部門出臺的生育配套政策還需進一步完善,他建議出臺包括延長產假,以及對有生育的租房家庭給予適當補貼等措施。

調查顯示出生人口同比下降

此前,不少地區的衛計委已經進行類似的調查統計。

而此次地方統計局進行的生育調查,是在國家統計局部署下進行的,除了統計人員到醫院和村(社區)直接摸底外,也對此前衛計委部門公佈的數據進行了比對。

最終公佈的結果顯示,支持衛計委的統計數據,目前多地存在人口出生率下降的狀況。

福建省南平市的“全面二孩”政策實施效果的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活產總數為14834人,同比下降17.23%。16家調查醫院2018年上半年接生新生兒總數為11792人, 同比下降15.51%。

此外,南平市通過對新生兒二孩佔比統計發現,“二孩”出生人數佔比較高,但比重已經出現下降。

而其他地區公佈的統計結果,與南平市情況接近。陝西咸陽統計局的二孩政策落實情況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一胎出生人數同比下降15%,二胎出生人數同比下降7.3%。河南鶴壁市統計局的調研分析顯示,當地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一胎和二胎出生人口基本持平,整體生育水平低於預期。

遼寧大學人口研究所研究員羅元文對於目前的生育情況進行過深入調查,她發現,高房價、高教育支出是導致“二孩”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因素。

湖北棗陽市統計局分析指出,2017年二孩生育多,與部分70後女性集中生育有關,這些人因自身年齡偏大,出於對生育能力減弱的擔憂,因此加快了生育步伐。該統計局認為這屬於生育政策放寬的“初始激發效應”。

而咸陽統計局分析指出, “二孩”生育意願並不強烈的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是生活壓力較大,孩子的醫療、教育等成本過高,因而部分育齡人群不敢輕易生育二孩。二是人們的生育觀念發生變化,更追求高的生活品質,而非傳統意義上的“多子多福”。三是二孩政策對農村的出生率影響有限,基本上多數有意願要二孩的,都已經生育。

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喬曉春則認為,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所面臨的問題各不相同。

與70後相比,80後和90後有著更大的生育支出壓力,“但即使是具備更好經濟條件的70後,卻出現了因年齡因素導致受孕難的問題”。

多地建議強化鼓勵政策

針對生育意願不強的調研結果,各地統計局紛紛開出了“藥方”,比如調整生育政策,給予生育、房租優惠補貼等。

湖北棗陽市統計局建議,全面推行在職婦女有薪產假,由此而產生的企業經濟負擔,政府給予補貼或減稅政策,避免生育造成的職場性別歧視及法定產假落實難的現象。

福建南平市統計局建議出臺二孩補貼政策。完善產假制度,“把產假統一擴至六個月甚至更長,給予二孩孕產婦更長的假期,並考慮延長父親帶薪陪護假等獎勵政策”。

對此,喬曉春認為,這些建議都很好,特別是目前房價高、房租高也間接了導致生育成本增高,因此國家應出臺措施把房價和房租穩定在合理水平。

“但出臺上述政策前,需要相關部門綜合考慮各個因素,同時針對人口發展情況對經濟社會的影響要重新評估”,喬曉春說。

福建南平市統計局報告也指出,從2014年底單獨二孩政策放開到2016年初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對促進新生人口增長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從本次調查數據來看,新生人口增長不明顯,2018年還有減少下降趨勢。“建議未來計劃生育政策需要在全面二孩的基礎上進一步放開。”

河南鶴壁市統計局建議是,下一步要加大政策上的生育鼓勵。全面二孩政策並不能改變我國出生人口的長期萎縮趨勢。如果不能大幅提升生育率,我國未來人口的老齡化趨勢將進一步加快,人口紅利消失,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進一步降低。為此,應讓普通家庭願意生、生得起、養得起、養得好孩子。“在“十三五”期間,中國人口政策應該從限制生育轉變為鼓勵生育。”

鶴壁市統計局還指出,國家應出臺配套政策以輔助家庭養育。據估算,一個孩子出生前的費用為1.95萬元,第1年養育費用為0.55萬元,第2年養育費用為1.65萬元,第3年養育費用為0.95萬元。再加上其他雜費,初步計算,一個孩子在三歲之前的花費在10萬元以上,所以政府有必要對養育小孩的家庭進行財政支持。方式可以是直接補貼,比如產假延長並且國家進行補貼;一般來說,政府的教育投入和養老支出分別佔GDP的5%和15%。因此,養育一個孩子相當於從政府獲得了個人收入5%的教育補貼,但未來則貢獻了個人收入15%來支撐社會養老體系。

此外,鶴壁市統計局也建議延長育齡婦女的產假時間。政府應適當承擔職業母親目前生育小孩產假期間的用工成本。我國的產假是98天,遠短於大部分低生育率國家,延長產假由政府買單,是維護職業母親權益的重要保障。(21世紀經濟報道 定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