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一歲孫子被奶奶帶成瘸子,大夫說出原因後,家人泣不成聲

一歲孫子被奶奶帶成瘸子,大夫說出原因後,家人泣不成聲

孩子出生後5個月婆婆就硬叫我去上班了,說她來帶孩子。剛開始她照顧的非常好,只是到了後面可能也覺得疲憊了,孩子正好在學走路,於是婆婆就給孩子買了個學步車。

一歲孫子被奶奶帶成瘸子,大夫說出原因後,家人泣不成聲

婆婆還總說:“孩子早點學會走路都聰明。” 直到寶寶13個月的時候,我發現寶寶有點不對勁了:寶寶走路老喜歡踮著腳尖,步態像只“鴨子”。

一歲孫子被奶奶帶成瘸子,大夫說出原因後,家人泣不成聲

於是我和老公就把寶寶帶到醫院去檢查,到醫院檢查後醫生告訴我們,孩子右側跟骨發育不良,雙足內翻,診斷為馬蹄內翻變形。長大後可能會變瘸子。聽了這個我和老公泣不成聲,這麼小的孩子怎麼就發展到這麼嚴重的局面了呢?真的是超級想不通啊。

一歲孫子被奶奶帶成瘸子,大夫說出原因後,家人泣不成聲

之後醫生就問我們孩子是不是經常坐學步車,我說婆婆給孩子買了學步車的,知道是因為學步車後,我們一家人又痛哭起來。孩子的骨骼中所含的膠質多、鈣質少,骨骼柔軟,此時很容易定型,所以小時候最好少給孩子坐學步車。

由於家長過早的給孩子用學步車,忽視了爬行這個階段,即使家長重視了爬行,但是因為孩子站在學步車上的視野要比爬行時的視野廣闊,因此孩子肯定就不願意再練習爬行。缺乏爬行階段的孩子長大後容易出現:好動、注意力很難集中、手眼協調差、閱讀能力差、經常跳躍式閱讀、空間距離判斷有問題、也不容易和小朋友處好關係。這樣的孩子雖然智力很好,有可能學習成績上不去。另外孩子在學步車裡,由於有框圈的支撐,孩子不需要練習平衡,前庭也沒有得到刺激,這樣的孩子一旦離開學步車,就會站不穩。一般孩子在10~12個月是練習站立和行走發育的關鍵期。但是由於過早的在學步車裡站立,雙腿過早支持全身容易引起雙下肢彎曲,或者雙腳呈“內八字”“外八字”或者“馬蹄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