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有兩個版本的《七步詩》?《三國演義》裡的的情節,是否還原歷史?

冬之小岑


用簡單的話說,一個版本是編的,另一個版本是覺得那個編的太深就簡化了個淺的。至於還原歷史,怎麼可能有這種事?


《七步詩》不見於任何史書,最早出自南朝劉義慶所著《世說新語》。《世說新語》是一本什麼書?兩個字:小說!連野史都算不上。但是因為確實離魏晉年代不算太遠,所以文風接近,看著比較像。像歸像,還是小說,不可信。曹植的各種文集中也從不見這首七步詩。認為這是曹植所作毫無道理(稍後再從這個事件合理性上進行分析)。

《世說新語》記載的七步詩版本共有六句,為: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後來這個版本到了《三國演義》裡,變成了四句,也是一般比較耳熟能詳的: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為什麼《三國演義》裡只有四句?因為時代變了嘛!到了《三國演義》成書的明代,六句的古體詩早就不流行了,所以改成一般人較易理解的四句。而且降低難度,更加直白,也符合明代小說的大眾化受眾方向。


好了,那就要說說為什麼我說這個七步詩的故事情節從邏輯上也不靠譜了。按照《三國演義》(當然《世說新語》也差不多)的說法,曹操晚年,曹丕和曹植爭世子之位,最後曹丕上位,深恨曹植,以曹植無禮為由逮捕,設計讓曹植七步成詩,不然就殺他。曹植作出一首,曹丕再次刁難,要他應聲作詩,以兄弟為題但不犯兄弟二字,最後曹植作出這首詩,以豆子豆萁比喻兄弟相殘。曹丕無奈,只好放走。

其實如果曹丕要殺曹植,作為皇帝,隨便給弟弟羅織一個類似謀反的罪名也就行了,像兒戲一樣玩一個作詩定生死,這是生怕別人不罵他昏君啊。其實真實的歷史上,曹丕沒有殺任何一個兄弟,只有弟弟曹彰因為死在國都有些不明不白讓曹丕背了點嫌疑。曹丕對二十幾個兄弟大多不錯,全部加官晉爵,就是前期一直打壓曹植,後來也封了他為王。如果曹丕真的這麼想殺他,最後轉變的豈不是太快?

所以,小說畢竟只是小說,因為民間印象總認為曹操是白臉奸臣,曹丕更是篡位的奸賊,奸賊總要有點奸賊的樣子,六親不認,為了皇位屠殺兄弟,自然也就願意相信七步詩這種故事了。但歷史麼,還是要嚴肅一些的。


伊耆角木


曹植《七步詩》,最早見於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之“文學”篇。說魏文帝曹丕曾令曹植作七步詩,不成則死啦死啦的,曹植應聲便為詩,成,帝不免“深有慚色”。

此詩立喻巧妙,足見才思卓絕。但在《三國演義》第七十九回“兄逼弟曹植賦詩,侄陷叔劉封伏法”中,又花樣翻新,說曹丕當著群臣之面,逼曹植賦七步詩,還指定以畫圖上相鬥的兩頭牛為題。曹植詩成,四座皆驚。這時,曹丕耍賴,說這不算,還得加試一首,題目自擬。(不把你整倒就不罷休!曹丕好壞!)只見“植略不思索,即口占一首。”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說實在的,三國版的七步詩不只是比世說版簡明,要言不煩,而且更加醒豁,所以廣為流傳。

七步詩固然高妙,但與曹植文字綺麗、辭采豐美的文學風格實不相符。當然,子建才高,偶變文風也並非難事。

曹植可以有七步詩,但是否是在朝堂之上被逼所為?曹丕竟如此兒戲?細想起來,有值得懷疑之處。

七步詩所詠,確實貼合丕植之間的關係。曹丕稱帝后,對曹植始終不太放心,畢竟,這人當年曾與自己爭奪過太子之位。曹植當然也啥都明白,大表忠心,願意“捐驅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更有甚者,曹植在《上責躬應詔詩表》中寫道:

“伏維陛下德象天地,恩隆父母。”

這個,這個過分了啊,後世之人讀至此處,每以為曹植“失詞”,或以為“此卑而入於謬者也”。

也許,曹植於其父,於其兄,確有忿恨不平之心。曹操死,曹植作《武帝誄》,有“尊靈永蟄”之辭,對此,劉勰《文心雕龍》“指瑕”篇譏諷曹植把老爹比作“蟲”。此又將曹丕比作老爹,難道是在曲裡拐彎的斥責曹丕也不過是一條“蟲”?(讓我去興文字獄,絕對是一把好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