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蚩尤之死因

黃帝打敗炎帝之後,許多諸侯都想擁戴他當皇帝。但是炎帝的後代不甘心向黃帝屈服,幾次三番挑起戰役,尤以蚩尤為甚。

蚩尤之死因

蚩尤是炎帝的孫子。據說,蚩尤生性殘酷好戰,他有八十一個兄弟,都是能說人話的野獸,一個個銅頭鐵額,用石頭鐵塊當飯吃。蚩尤本來臣歸於黃帝,但是炎帝戰勝後,蚩尤在廬山腳下發現了銅礦,他們把這些銅製成了劍、矛、戟、盾等兵器,軍威大振,便起野心要為炎帝報仇了。蚩尤聯合了風伯、雨師和夸父部族的人,八面威風地來向黃帝應戰。

黃帝生性愛民,不想戰伐,一向想勸蚩尤休戰。但是蚩尤不聽勸告,屢犯鴻溝。黃帝不得已,嘆氣道:“我若失去了全國,蚩尤掌管了全國,我的臣民就要受苦了。我若姑息蚩尤,那就是養虎為患了。現在他不行善良,一味侵犯,我只要懲罰不義!”所以黃帝親身帶兵出征,與蚩尤對陣。

黃帝先派大將應龍出戰。應龍能飛,能從口中噴水,它一上陣,就飛上天空,高高在上地向蚩尤陣中噴水。霎時間,洪流洶湧,波瀾直向蚩尤衝去。蚩尤忙命風伯雨師上陣。風伯和雨師,一個颳起滿天暴風,一個把應龍噴的水收集起來,反過來兩人又施出威風,颳風下雨,把暴風暴雨向黃帝陣中打去。應龍只會噴水,不會收水,成果,黃帝大北而歸。

不久,黃帝重整戎行,重振軍威,再次與蚩尤對陣。黃帝一馬當先,領兵衝入蚩尤陣中。蚩尤這次發揮神通,噴煙吐霧,把黃帝和他的戎行團團罩住。黃帝的戎行辨不清方向,看不清敵人,被圍困在煙霧中,殺不出重圍。就在這危急關頭,黃帝靈機一動,突然昂首看到了天上的北斗星,斗柄轉動而鬥頭一直不動,他便依據這個原理髮明瞭指南車,確定了一個方向,黃帝這才帶領戎行衝出了重圍。

這樣,黃帝和蚩尤一來二去打了七十一仗,成果是黃帝勝少敗多,黃帝心中十分焦慮不安。這一天,黃帝苦苦思索打敗蚩尤的辦法,不知不覺昏然睡去,夢見九霄玄女交給他一部兵書,說:“帶回去把兵符熟記在心,戰必克敵!”,說罷,飄然而去。黃帝醒後,發現手中果真有一本《陽符經》。翻開一看,只見上面畫著幾個象形文字“天一在前,太乙在後。”黃帝頓然悟解,所以依照玄女兵書設九陣,置八門,陣內安置三奇六儀,制陰陽二遁,演習變化,成為一千八百陣,名叫“天一遁甲”陣。黃帝演練了解,從頭率兵與蚩尤決戰。

為了振奮軍威,黃帝決定用軍鼓來鼓舞士氣。他打聽到東海中有一座流波山,山上住著一頭慢獸,叫“夔”,它呼嘯的聲響就像打雷相同。黃帝派人把夔捉來,把它的皮剝下來做鼓面,聲響震天響。黃帝又派人將雷澤中的雷獸捉來,從它身上抽出一根最大的骨頭當鼓槌。傳說這夔牛鼓一敲,能震響五百里,連敲幾下,能連震三千八百里。黃帝又用牛皮做了八十面鼓,使得軍威大振。

蚩尤之死因

為了完全打敗蚩尤,黃帝特意召來女兒女魃助戰。女魃是個旱神,專會收雲息雨。平常住在悠遠的崑崙山上。

黃帝布好陣容,再次跟蚩尤決戰。兩軍對陣,黃帝命令擂起戰鼓,那八十面牛皮鼓和夔牛皮鼓一響,聲響驚天動地。黃帝的兵聽到鼓聲勇氣倍增;蚩尤的兵聽見鼓聲喪魂失魄。蚩尤看見自己要敗,便和他的八十一個兄弟施起威風,桀勇猛地殺上前來。兩軍殺在一起,直殺得山搖地動,日抖星墜,相持不下。

黃帝見蚩尤的確欠好抵擋,就令應龍噴水。應龍打開巨口,江河般的水流從上至下噴發而出,蚩尤沒有防備,被衝了個人仰馬翻。他也急令風伯雨師掀起暴風暴雨向黃帝陣中打去,只見地面上洪水暴漲,波浪滔天,狀況很緊迫。這時,女魃上陣了,她施起神施,霎時間從她身上放射出滾滾的熱浪,她走到哪裡,哪裡就風停雨消,酷日當頭。風伯和雨師無計可施,慌忙敗走了。黃帝率軍追上前去,大殺一陣,蚩尤大北而逃。

蚩尤之死因

蚩尤的頭跟銅鑄的相同硬,以鐵石為飯,還能在空中飛翔,在懸崖峭壁上如走平地,黃帝怎樣也捉不住他。追到冀州中部時,黃帝創意突現,命人把夔牛皮鼓使勁連擂九下,這一下,蚩尤登時魂喪魄散,不能行走,被黃帝捉住了。黃帝命人給蚩尤戴上枷栲,把他殺了。懼怕他身後還作祟,便把他的身和首埋在了兩個當地。蚩尤死之後,他身上的枷栲才被取下來投擲在荒山上,變成了一片楓樹林,那每一片楓葉,都是蚩尤枷栲上的斑斑血跡。

黃帝打敗蚩尤後,諸侯都尊奉他為皇帝,這就是軒轅(黃帝的姓名)黃帝。軒轅黃帝帶領大眾,開墾農田,久居中原,奠定了華夏民族的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