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科技魚”讓邊疆農戶過上好日子

“科技魚”讓邊疆農戶過上好日子

近年來,在農業農村部的指導下,各級漁業主管部門和相關單位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脫貧攻堅及援疆援藏決策部署,堅持把發展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更加註重規劃引導、政策扶持、科技扶貧、生態扶貧和人才培養,不斷加強漁業援疆援藏,使貧困地區的漁業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在新疆巴楚縣城西邊約7公里的紅海鱘業科技有限公司,每天下午3點半,阿卜都喀迪爾·圖拉克來到魚塘邊,打開投飼機,開始一天的第三次投飼。餌料撒下去的一瞬間,魚兒爭相集聚過來,密密麻麻地爭搶食物,場面很是熱鬧。

阿卜都喀迪爾·圖拉克今年37歲,家裡有三個孩子,最大的剛上初中,最小的還沒上學。由於孩子年幼需要照顧,平時不能出遠門打工,只能在縣城裡的建築工地打零工補貼家用,收入非常不穩定。

像阿卜都喀迪爾·圖拉克這樣的工人,紅海鱘業科技有限公司裡還有7名,他們都處於貧困線以下。由於家庭需要照顧、不會講普通話等原因,不能外出務工,除了耕種幾畝耕地外,主要靠在家附近打零工過活,收入非常有限。“2017年的家庭年收入僅7000多元,維持日常的生活開支很困難,想給孩子偶爾買點零食都無法做到。”阿卜都喀迪爾·圖拉克說道。

生活面貌的改變,一切都要從工人們來到紅海鱘業說起。紅海鱘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以下簡稱漁機所)在巴楚縣的南疆示範點。2018年初,通過巴楚縣扶貧辦的推薦,工人們來到紅海鱘業科技有限公司工作,每月有2500元的穩定收入。在阿卜都喀迪爾·圖拉克看來,這份工作非常理想。

據介紹,漁機所已在巴楚縣開展技術援助工作6年,2012年,漁機所第一次在巴楚縣開展現代漁業技術推廣;2015年漁機所為巴楚縣編制了《巴楚縣漁業發展規劃》;2016年開展了淡水養殖技術培訓;2017年為上海援建循環水養殖車間提供系統構建設計;2018年又為巴楚縣規劃設計了紅海休閒漁業項目。

漁機所推廣處處長宿墨介紹說,漁機所對巴楚縣的技術援助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引入現代養殖模式——工廠化循環水養殖,使養殖戶接觸到最新的水產科技;第二階段開展以減量提質為主要目的的生態化養殖技術應用,減少用藥,提高水產品品質,增加漁民收入;第三階段以綠色生態優質的水產品為基礎,開展三產融合模式的漁業產業構建,大力發展休閒漁業,提高廣大群眾的生活水平。

“今年漁機所根據巴楚縣漁業發展總體規劃,幫助公司規劃了休閒漁業示範點建設。示範點將養殖產業與科普教育、旅遊觀光、休閒垂釣有機結合起來,並且緊挨巴楚縣紅海景區,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目前正在加緊建設,預計到時可以至少再增加50個就業崗位。”紅海鱘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賀家龍說。

除了巴楚縣,漁機所還在新疆的昌吉州五家渠市、阿克蘇地區庫車縣、阿克蘇地區溫宿縣、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幹縣、喀什地區莎車縣、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伊犁州尼勒克縣等多地開展現代工程技術及裝備的推廣示範,進行技術扶貧援疆工作。

“我們還不定期派遣科技人員,在全疆開展技術培訓。從2006年至今,漁機所共在新疆開展各類技術培訓50多次,承擔各類項目達30餘項,包括水利工程增殖放流站、工廠化養殖(繁育)車間建設以及池塘生態養殖規劃與工程設計、網箱養殖及投餵設施系統設計等多個方面。”宿墨說道。

多年的堅持不懈,讓援疆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據瞭解,漁機所在巴楚縣設計的縣重點工程工廠化循環水親魚車間運轉順利,養殖鱘魚親魚5000尾,年產鱘魚苗種60萬尾;在阿勒泰額爾齊斯河流域設計了5個現代化程度很高的魚類增殖站,為解決因水利工程建設對洄游性魚類繁殖的影響奠定了基礎;為布爾津縣提供技術支持,成功申報了農業農村部水產種質資源場項目,推動了布爾津縣特色冷水魚產業發展;與伊利州尼勒克縣新疆天蘊有機農業有限公司簽訂技術合作協議,開展現代化漁業設施建設,2017年公司獲批成立了新疆漁業裝備工程技術中心,2018年更是成功獲批農業農村部2018水產養殖數字農業建設試點項目,為新疆水產科學研究所設計3座工廠化循環水繁育車間,建造了疆內第一塊人工溼地。

此外,漁機所還與新疆當地的科研院所也保持著緊密的聯繫。

昌吉回族自治州位於新疆北部,過去漁業發展非常落後。宿墨告訴我們,當地百姓對養魚一直有非常高的積極性,但由於缺乏技術,養殖處於人放天養的狀態,產量和效益都比較低。漁機所和新疆水產科學研究所考慮到當地群眾愛吃烤魚的風俗習慣,聯合開展室內循環水養殖羅非魚新品種引進實驗,在引種過程中發揮了作用,保證了效果,成功選出相對耐低溫的品種。

“養出的羅非魚,在烏魯木齊市場銷量穩定,當前市場價格約20元/公斤,節慶期間價格可達40元/公斤,成功為當地農民發掘出一條增收脫貧的有效途徑。昌吉州的成功經驗已經推廣到阿克蘇等十多個地方。”新疆水產科學研究所前總工程師陳琳介紹。

2018年作為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漁機所根據年初制定的科技扶貧及援疆工作方案,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優勢,推進巴楚縣漁業規劃的實施,完成布爾津縣水產種質資源場建設項目,推進伊犁州尼勒克縣數字農業建設,完成喀什地區莎車縣漁民培訓,助力新疆精準脫貧,打好脫貧攻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