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貝爾信“爆雷”致年報被出具“非標” 超華科技要追討超2.7億補償

一家參股比例僅為19%的公司將超華科技(002288,SZ)“折騰”得夠嗆。因貝爾信存在的種種不確定問題,超華科技2017年年報被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然後,貝爾信實控人鄭長春還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貝爾信“爆雷”的背景下,貝爾信另一股東捷成股份(300182,SZ)早在2017年對該項長期股權投資進行全額減值準備的計提。但是,超華科技則一直“執著”地向鄭長春追討累計2.7億元的賠償,一直未對貝爾信進行相關投資價值減值的計提。

9月14日下午,超華科技董秘辦相關負責人對於該筆賠償的追討可實現性及未能追回將對公司造成的影響等問題進行回覆,公司仍保留追究鄭長春現金賠償的權利,並不排除通過民事訴訟的方式追回其所欠公司款項。

無法判斷長期股權投資價值

貝爾信也曾經是“香餑餑”。早在2014年9月,上市公司捷成股份就宣佈以8954萬元,通過增資和收購的方式獲得貝爾信20%股權。2015年8月,貝爾信受到上市公司超華科技的青睞。公司宣佈以自有資金1.8億元對貝爾信進行增資,獲得其20%股權。

從兩者業務上看,一家做柔性線路板及其上游原材料,另一家的定位是智慧城市及智慧城市綜合體頂層設計、諮詢服務運營等一攬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兩者並無太多關聯性。當時對於這筆投資,超華科技表示,公司要開啟“雙輪驅動”的戰略模式,優化現有主業結構,搶佔和培育新興產業的制高點。

隨後的2015年、2016年,貝爾信順利地完成了承諾業績。然而,到了2017年,貝爾信內部存在的種種問題開始顯現。根據超華科技披露,貝爾信在2017年陷入虧損,與承諾業績1.01億元相去甚遠。

審計機構也以無法判斷超華科技對投資貝爾信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價值,對超華科技2017年年報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超華科技對貝爾信的長期股權投資在2017年年末餘額為1.96億元。而2017年超華科技的營業收入為1.44億元,淨利潤為3685.5萬元。記者注意到,在2018年上半年,超華科技也未對貝爾信的投資價值進行計提。

而另一邊,捷成股份則宣佈了公司2017年將對貝爾信進行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合計金額為1.38億元。

捷成股份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出了這個事情之後,我們就行使了股東權益,及時地關注這個公司的情況。後來在年報審計前,我們也派了審計機構包括一些中介機構去看一下公司目前的運轉進展情況。最後確認的情況不是特別理想。所以在我們年審的時候,基於謹慎性的原則,我們對這家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已經進行全額計提,相當於是全額壞賬處理了。”

今年5月份,超華科技對外發布了審計機構對公司年度財報出具保留意見的補充說明,“由於對貝爾信的投資及業績補償金額大,在對長期股權投資計提減值準備及確認業績補償公允價值過程中,涉及公允價值、可回收金額、減值準備計提比例、補償金額的時間價值等重大事項的判斷和估計”。

未追回賠償對業績無重大影響

對於“踩雷”貝爾信,超華科技也十分重視。根據超華科技與鄭長春簽署的《先行補償協議》,鄭長春應補償超華科技現金1.62億元;根據第三方審計機構出具的審計報告,貝爾信2017年度審定後合併淨利潤為虧損4999.68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虧損5179.63萬元,按照增資協議規定補償計算公式,鄭長春應向超華科技補償現金約2.72億元。

但是截至2018年6月22日,超華科技收到由鄭長春支付的補償款5000元,其餘欠款尚未獲得賠償。與此同時,鄭長春目前處於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狀態。

對於剩餘欠款的追償可實現性,9月14日下午,超華科技董秘辦相關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複稱:“因目前公安機關已對貝爾信涉及的合同詐騙事項立案偵查,具體情況尚待公安機關偵查結果。”

對於無法追回欠款對公司2018年業績將產生的影響,上述相關負責人稱:如該部分業績補償款追回,將增加公司的利潤;如當期未追回,對公司當期業績不構成重大影響。

贝尔信“爆雷”致年报被出具“非标” 超华科技要追讨超2.7亿补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