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堅如磐石—基礎分局鄭州東三環(107輔道)項目樁基施工側記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城市的高樓大廈描繪著發展的藍圖,蒸蒸日上的事業,也體現著我們根基的堅固牢靠。

從2016年的陽春三月到2018年的銀裝素裹,作為協辦單位的基礎分局鄭州107項目部,累計完成樁基長度8.8萬米,連接起來相當於圍繞鄭州三環兩圈多的長度。細細算來,累計4.3萬多道工序,經歷高峰期80多人的全方位控制,兢業堅守,灌注了107構築物下3986根堅如磐石的根基。 僅2017年度,在與主辦分局、監理單位的顧客溝通及滿意度調查中,“質量評定反饋”均給予高度評價。


品質是我們的追求

逆流而上需要勇氣,披荊斬棘需要智慧。作為一個基礎處理的專業分局,在質量管控中高標準嚴要求,展現專業人的智慧和才幹。

從鄭州東三環(107輔道)快速化工程PPP項目5-8標段樁基施工開始。北起北四環,南至南四環,佔線長,(各標段之間最遠距離20公里),尤其在過程管控中,管理難度大。如何利用有限的人員,高效、高質的完成施工任務,為主辦分局下一步施工留備充足時間,成為項目開始之後致力解決的問題。

首戰伊始,“技術質檢部門的有限人員,而各標段同時開工,如何24小時不間斷施工監管?如何做好每道工序和工藝流程的控制?如何做好戰線統管?如何做好與監理設計主辦單位的有效溝通?工作上的強度和緊張度如何有效克服,保證安全施工”?一系列問題噴湧而出。

“強弱結合”模式啟動,各個標段,以強帶弱,以老帶新,執行力迅速擴大到一線各個工作崗位。學生劉永飛為快速學到更多專業知識,為自己總結了一套“破路要用旋挖鑽,物探要用洛陽鏟,鋼筋籠焊接得報檢,混凝土試塊養護要28天”工作順口溜。同時,為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利用時間,將工程質量責任目標分解至項目部各科室、各工區、各作業隊。全員參與,人人負責的初衷,將質量控制過程,全員、全方位履行“一崗雙責”,為專業技術質檢人員後續工作提供有效的監管溝通時間。

隨著施工開始有序進行,質量管控問題依舊不斷湧現。在鄭州市107輔道五、六標段的施工中,有部分超長樁基,由於當時上部的砂質地層及下部的鈣質膠結層,加上最大68米的超長樁基施工,首先保證能夠順利成孔是個關鍵的問題、加上鋼筋籠焊接及混凝土澆築時間過長對質量管控方面增加了難度,如何提高效率和質量成了這一時期的重點難題。由於在砂質地層存在較大的塌孔風險,為避免出現這種不良現象,大家提前試驗,不斷摸索過程中,通過提高泥漿黏度,進而規避或者減少塌孔風險。在鈣質膠結層由於地質較硬,造成成孔時間過長、效率較低,避免出現垂直傾斜度偏大現象,通過截齒鑽鬥更換鬥齒鑽鬥、直螺旋鑽頭替代旋挖鑽鬥等方式保證成孔質量,並增加了垂直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七標段支護結構格構柱施工中,因格構柱頂部高程距離地面過高,且位於泥漿液麵以下,難以辨認格構柱的方向,於是格構柱的精確對中成為了項目質量控制的重點。格構柱的定位不準確將會影響混凝土支撐及混凝土系杆的施工,同時影響支撐體系的受力情況,項目部於2017年4月份成立QC小組,專項開展《提高格構柱施工定位精度》QC活動。從“人、機、料、法、環、測”6個方面著手,積極攻克難關。經過多次試驗,最終加工一邊長為0.5米,長度3.5米的“內四方”模具放置於格構柱上方,通過調整“內四方”對格構柱進行對中,提高了格構柱的下放精度和施工效率,保證了樁基質量。使得格構柱的定位合格率提高到97.6% ,目前項目部不斷進行改善,力爭將格構柱定位合格率達到100%。

質量細節上下苦工,攻克控制難點,科學有效的解決實際困難,提高工程質量。正是對高品質的追求,項目部注重強化各個系統人員的質量意識與水平,實現了分部分項工程合格率100%,一次驗收合格率達98%,得到了主辦單位、監理高度認可和好評。


追求卓越的夢想

基礎處理,是大廈根基,是橋樑的根基,也都是隱蔽工程,來不得半點馬虎和質量上的瑕疵。高質不是朝夕就能形成的,是日積月累,精細化管理、不斷改進創新造就出來的。

為保證每道工序隱蔽之前達到規範及設計要求,項目部建立24小時值班制,白夜班交接班制度以及“三檢制”,確保對施工過程的各個步驟、各個環節的質量管控均在受控狀態。為提高成孔效率和質量,反覆試驗探討,不斷進行改進提升過程控制程序。

隨著鄭州市107輔道七、八標段地面以下8-12米的淤泥地層,造成樁基施工採用旋挖鑽機成孔,成孔質量出現問題,隨即停下腳步,專題會議接踵而至,說思路、講方法,一道道關卡、一道道難題,先正循環鑽機代替旋挖鑽機,但達不到最滿意的效果,在項目班子以及專業人員多次探討研究試驗,最終提出旋挖鑽機全護筒跟進施工的方法。

混凝土澆築過程中,利用護筒驅動器將護筒提拔,從而解決在易塌陷地層中成孔質量,提高成孔效率,保證樁型規則,成孔垂直度容易控制,減少後期偏樁等質量問題。樁基施工工序繁瑣,尤其傳統旋挖鑽機成孔由於需要泥漿護壁,鑽孔施工前需進行泥漿製備,採用旋挖鑽機全護筒跟進技術能夠減少調漿時間,節約時間, 鑽孔過程中成孔作業速度快,孔壁不會坍塌,成孔質量高。同時避免了泥漿汙染鋼筋和混凝土,有利於提高混凝土對鋼筋的握裹力,成樁質量高並提高了樁的承載力。

堅如磐石—基礎分局鄭州東三環(107輔道)項目樁基施工側記


咬定青山不放鬆

回頭觀望,宏偉的工程建設離不開大家的辛勤努力。作為基礎樁基項目,大家衝在第一線,時間緊、任務重,對於戰線長達20多公里的項目施工,是個非常大的挑戰,尤其過程管控更為突出,如何做到良好履約,是這個年輕項目團體共同奮進的目標。如何咬定青山,也是這個年輕團體最想實現和證明的。

走進項目部,你會發現一群青春面孔,肆意地揮灑著他們青春的汗水,洋溢著青春氣息。“工作執著”在項目這群90後年輕人身上同樣顯得尤為突出。安紹燦,標準90後,現任基礎分局鄭州107項目部副總工程師兼質量管理科科長,經常奔走於監理、設計、業主、辦公室及施工現場,帶領技術質檢人員認真努力的完成每一項任務,和同事們解決了現場管控上一個又一個難題。作為90後的奮進青年,不懂的就虛心請教,在遇到難題時,他有時很晚才從工地回來,一身的疲憊還未消除,有時衣服鞋子上有泥漿也來不及清洗,又開始查閱資料。正是這樣的努力執著,他一步步從責任工程師走到項目副總工程師。

楊英豪,2016年7月入職的新分大學生。施工高峰期正值夏季,他每天早七到晚七,全天候在工地。尤其夏天天熱,為不錯過每一道工序的檢測和學習,他從未放棄,縱觀下來他反而沒有初來項目的不適,有的就是學習的執著,負責的態度。正是這樣,在項目推選團支部幹部候選人時,他的呼聲是最高的。

連軸奔波的質檢員徐惠東、試驗員李梁……像這樣每時每刻提高專業技能,不怕苦、不怕累的電建青年還有很多。黝黑的皮膚、專業的談吐已是他們最好的證明,他們的青春之花正在電建事業中絢爛綻放。

春華秋實,土扶可城牆,積德為厚地,現在這支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隊伍,他們樂觀、上進,思想活躍,朝氣蓬勃。咬定青山,只為執著,回望107輔道工程建設的辛苦和喜悅,從荒蕪的田園,再到建起的高架,自豪感油然而生,相信電建的旗幟必將迎著中原大地的烈烈雄風,飄揚得更加炫彩奪目。


堅如磐石—基礎分局鄭州東三環(107輔道)項目樁基施工側記


檢查鋼筋籠焊縫

堅如磐石—基礎分局鄭州東三環(107輔道)項目樁基施工側記


講解施工工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