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哪些將領的豪言壯語讓你聽了淚流滿面?

錢包空了怎麼辦


郝夢齡

“往日見傷兵多愛惜,此次專為國犧牲,乃應當之事。此次戰爭為民族存亡之戰爭,只有犧牲。如再退卻,到黃河邊,兵即無存,哪有長官?此謂我死國活,我活國死。” “人人都應抱定有我無敵,有敵無我的決心。”


忻口會戰:山西雁門關失守,忻口為山西抗擊日軍的第一道防線。

1937年10月11日,忻口戰役戰役打響,日軍集結全部精銳,以飛機、大炮、坦克等立體攻勢的密集火力網,向忻口陣地猛撲。郝夢齡親臨一線阻敵,南懷化主陣地被破,雙方在主陣地周圍兩個高地開始近距離拉鋸戰,一晝夜陣地易手13次。


1937年10月16日凌晨,郝夢齡親自率部反攻,為保佔領陣地天亮不失,率部猛攻,被日軍機槍掃射擊中,英勇就義。

戴安瀾

“只要還有一兵一卒,亦需堅守到底。如本師長戰死,以副師長代之;副師長戰死,以參謀長代之;參謀長戰死,由步兵指揮官替代,各級照此辦理。”


1942年3月19日,同古保衛戰爆發。戴安瀾率部200師三面受敵,背水一戰。終孤軍守衛同古12日,數次打退日軍猛攻,終因糧草彈藥告罄。戰至30日凌晨,成功率部突圍。

約瑟夫·史迪威:“近代立功異域,揚大漢之聲威者殆以戴安瀾將軍為第一人。”

馬占山

“此國家多難之秋,三省已亡其二,稍有人心者,莫不臥薪嚐膽,誓求危亡,雖我黑龍江一隅,尚稱一片乾淨土……爾後凡侵入我省者,誓必死一戰”。


1931年11月4日,江橋戰役爆發,馬占山將軍率部於江橋地區奮起抵抗日寇,打響抗日第一槍,數次打退日寇,陣地多次易手。其間未獲張學良一兵一卒支援,孤軍與數倍日軍浴血奮戰14日,終因寡不敵眾。1931年11月18日下午,被迫撤出江橋。19日,齊齊哈爾淪陷,江橋之戰結束。

劉湘

“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 “抗戰,四川可出兵30萬,供給壯丁500萬,供給糧食若干萬石!”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劉湘主動請纓抗日,通電全國。雖身患重病,但仍決心親征。

1938年1月20日,劉湘病逝漢口,前句為其病逝臨終遺囑,逝前語不及私,勉勵將士,此後川軍每日升旗之時,必大聲誦讀,以示決心。

方先覺

“敵今晨由北門突入以後,即在城內展開巷戰。我官兵傷亡殆盡,刻再已無兵可資堵擊,職等誓以一死報黨國,勉盡軍人天職,決不負鈞座平生作育至意。此電恐為最後一電,來生再見!”

1944年6月23日凌晨,衡陽保衛戰爆發,方先覺率第10軍1.7萬餘人與數十倍日寇交戰,孤軍守衛衡陽47日。終日寇慘勝。


方先覺將軍大可以死殉國,保青史千古流芳。但47日晝夜鏖戰,所部已無可戰之兵,彈盡糧絕,將軍為殘部8000餘傷兵之性命,於8月8日,無條件投降日本。此戰失利,非戰之罪,被譽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

謝晉元

“軍人以服從為天職,衛國守土,職責所在,灑最後一滴血,必向倭寇索取相當代價,餘一槍一彈,必與敵周旋到底。”

謝將軍親率四百勇士,孤軍血戰四行倉庫四晝夜,此戰為世界所知。正因血性所驅,中華不會亡!

...

青山處處埋忠骨。

抗日之戰,無數熱血男兒前仆後繼,共赴國難。血灑中華大地的勇士,埋骨異鄉的遠征軍將士,無數孤單佇立的無字碑文悄悄述說著一切。

“我活國死,我死國活”

一寸江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

十四年抗戰,中華大地家家戶戶身穿縞素方換今日之太平。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都要銘記歷史。


木劍溫不勝


盧溝橋事變後蔣中正發表的聲明中有很多讓人淚流滿面的語句,其中最著名的是:“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陳懷民:“每次飛機起飛的時候,我都當作是最後的飛行。與日本人作戰,我從來沒想著回來”,之後在4.29空戰中陳懷民擊落日寇5架飛機後,飛機油箱著火,他本可逃生,但他卻架機與日本的高橋憲一同歸於盡了。

3軍12師師長寸性奇:“我腿已斷,不必管我。我決心殉國,以保全國人格。”在中條山戰役中,寸師長身中八彈,拔刀自殺,其父恨自己已88歲高齡,無力報國,遂絕食而亡,死後雙目不瞑。



川軍出川時,第45軍軍長鄧錫侯:“川軍出川抗戰,戰而勝,凱旋而歸;戰如不勝,決心裹屍以還。”


左宗棠在中法戰爭時南下督師,行至福建病重,臨終上折:“而越事和戰,中國強弱一大關鍵也,臣督師南下,迄未大伸撻伐,張我國威,懷恨平生,不能瞑目。”

日本為招降馬本齋,將其母親捉走以此脅迫馬本齋,馬本齋:“偉大母親雖死猶生,兒定繼承母志,與日本人血戰到底!”


在中華歷史長河中有很多令人淚流滿面的豪言壯語,我寫幾句主要是拋磚引玉。


司馬長史


軍人的血性躍然紙上,看了淚流滿臉;言語鏗鏘,豪氣沖天,捨生忘死,只為家國河山,前有歷史豪傑,後有來人紀念之!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陳湯。

說這句話的時候,陳湯只是一個校尉,他鼓動著猶疑不敢出擊匈奴的上級將領,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終於殺出了漢軍雄風,一直把勇悍的匈奴趕出大漢勢力範圍之止!這句話可是冒著隨時掉腦袋的危險,終於成為了一直傳到現在的豪言壯語!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

中國歷史記載上第一個率領大規模農民起義的將領,第一個敢吃螃蟹的牛人。

搶`錢!搶`糧!搶`女人!!!————投名狀裡二虎揮舞著馬刀鼓動著他的匪兵,赤裸裸的震撼了亂世中求生的災民,逼民為匪的清末亂世,雖是電影演繹卻震撼人心!

彼可取而代之————剛成年的項羽看著秦皇島森嚴的巡遊不屑一顧地說!

殺`光他們的男人,我喜歡他們的女人跪在我面前哭泣————成吉思汗在到處攻城掠地說的,野性而直接!

醉臥美人膝,醒握殺`人劍,不求連城璧, 但求殺`人劍,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霍去病徵匈奴時答漢武帝!

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馬援。一生南征北戰,平定交趾、烏桓、西羌等民族的叛亂。從來不求回報,只求國家安康,最終因年老死於前線,實現了他馬革裹屍的夢想。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朱元璋把蒙古元朝趕出中華,灰溜溜地回去草原放羊!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戚繼光抗倭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蔣介石電告全國聯合抗日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毛澤東在開國大典上宣言!








鬼谷伍


說說國軍將領吧,和日軍鏖戰的時候,湧現出過一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比如74軍57師的餘程萬將軍,在常德會戰的時候殊死抵抗,率8000官兵和30000日軍正面硬剛,最後減員至100人,在最後的時刻,他發電報給上將孫連仲這樣說:“彈盡,援絕,人無,城已破。職率師部,扼守一屋,作最後抵抗,誓死為止,並祝勝利。”

這真的是最後時刻了,彈盡糧絕,水裡來火裡去,生命已經不在自己的手裡,可能僅在須臾之間。在這時,他想的卻不是如何活著,而是誓死抵抗。

最後,他和數十人突圍而出,這是57師最後的力量。但他們不是逃離,而是在外圍聯繫上一個團,轉頭殺回常德,收復失地。在他的殊死抵抗之下,常德僅僅淪陷了20余天就重新收復了。

每次看到“扼守一屋,誓死抵抗”都會很感動,心裡酸酸的,這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們的革命先烈中也有很多感人事蹟令人淚流滿面,比如陳毅將軍的“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當時陳毅將軍在梅嶺被國民黨46師圍困,又是傷病,又膠著了20餘日,陳毅將軍擔心“慮不可脫”,於是寫下了這首詩藏在衣袋中。



我想,這些將領之所以令人感動,令人淚流滿面,是因為他們真正為人民謀福祉,他們不計個人安危,榮辱得失都拋諸腦後,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大先生的故紙堆


國破山河在!全民共抗日!英雄同赴死,將軍血染江!抗日戰爭湧現出了太多偉岸的身軀,也傳下許多讓人聽了淚流滿面的豪言壯語:

蔣介石:“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


1944年10月21日,蔣介石在知識青年從軍大會上,舉起拳頭,激動地發出了令青年熱血沸騰的口號:“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

鄧錫侯:“川軍出川抗戰,戰而勝,凱旋而歸;戰如不勝,決心裹屍以還。”

八年抗戰,川軍功不可沒!八年中出川的壯士超過了40萬人,而等到抗戰結束後,光犧牲的人數就有26萬之多,其他還或多或少的負傷,川軍的《死》字旗更是慘烈悲壯,讓人看了忍不住潸然淚下!

姜玉貞:“有我姜玉貞在,就有原平在,我姜玉貞誓與原平共存亡!”

【姜玉貞】1893~1937,山東菏澤人,時任66軍65師196旅旅長。 1937年,日軍7萬人直撲太原,姜玉貞奉命死守原平等待援兵。他和5000官兵下定決心,血戰到底。與日軍在此血戰十日,反覆進行拉鋸戰,姜玉貞親自率領敢死隊衝鋒。後陣地上只剩下二三百人,姜玉貞奉命突圍,但在突圍途中中彈犧牲。原平死守為忻口會戰殲敵2萬贏得了時間。


郝夢齡:“此次戰爭為民族存亡之戰爭,只有犧牲。此謂我死國活,我活國死!”

【郝夢齡】1898~1937,河北藁城人,時任第9軍軍長。1937年忻口會戰爆發之前,郝夢齡如此鼓勵官兵。戰爭打到白熱化階段,他親自到前線督戰,告誡官兵,“現在我同你們一起堅守這塊陣地,決不先退。我若是先退,你們不管是誰,都可以槍斃我!你們不管是誰,只要後退一步,我立即槍斃他。”郝夢齡是抗日戰爭中我軍犧牲的第一位軍長。


吉鴻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吉鴻昌】1895~1934,河南扶溝人,時任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第2軍軍長。1933年5月,吉鴻昌與馮玉祥、方振武在張家口建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任第2軍軍長、北路前敵總指揮,率部向察北日偽軍進擊,連克康保、寶昌、沽源、多倫四縣,將日軍驅出察境。後被國民黨親日派殺害。

闞維雍:“千萬頭顱共一心,豈肯苟全惜此身,人死留名豹留皮,斷頭不做降將軍!”


【闞維雍】1900~1944,廣西柳州人,時任31軍131師師長。 1944年,日軍發動了豫湘桂戰役。八個師團十餘萬人猛攻桂林,闞維雍指揮部隊沉著應戰,打退了日軍多次瘋狂進攻,雙方損失慘重。日軍使用了毒氣,6000抗日將士被殘害於巖洞中。在中正橋主陣地被日軍突破後闞維雍將軍親自指揮敢死隊,奮勇逆襲奪回陣地。後桂林陷落,闞維雍自殺殉國。

李必蕃:“誤國之罪,一死猶輕,願我同胞,努力殺敵!”

【李必蕃】1892~1938,湖南嘉禾人,時任第23師師長。1938年5月9日,日軍十六師團進攻鄆城,李必蕃令69旅死守。該旅守城不力,鄆城失陷。後日軍重兵臨菏澤城下,他率部迎戰,獲勝後兵分兩翼作鉗形追擊。日援軍趕到,進行瘋狂反擊,他率師直屬部隊與敵軍肉搏,後菏澤淪陷。他在城郊腹部中彈,臨終前用軍用地圖反蓋於胸,上有如上字樣。

李家鈺:“男兒欲報國恩重,死到沙場是善終!”

【李家鈺】1890~1944,四川蒲江人,時任第36集團軍總司令兼47軍軍長 。1944年5月21日,李率集團軍總部官兵左右衝突,卒在秦家坡陷入日軍伏擊圈。在敵寇密集火力射擊下,總部官兵200餘人全部殉難,李家鈺頭額及左腋被子彈和槍榴彈破片擊中終因流血過多而犧牲。

劉湘:“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

【劉湘】1889~1938,四川大邑縣人,時任第七戰區司令長官、第23集團軍總司令。 “七七事變”爆發次日,四川省主席劉湘即電呈蔣介石,同時通電全國呼籲“一致抗日”。劉湘準備帶病出徵,部下多勸他不必出川親征,他說:“過去打了多年內戰,臉面上不甚光彩,今天為國效命,如何可以在後方苟安!”劉湘最終在前線吐血病發,死前留下如上遺囑。

羅芳珪:“我死不足惜,你們要殺敵前進……”

【羅芳珪】1907~1938,湖南衡東人,時任第89師529團團長。 臺兒莊血戰打響後,雙方反覆拉鋸戰,湯恩伯軍團快速馳援,89師羅芳珪團衝殺在前,連克敵陣地三處,殺進臺兒莊。在敵從臺兒莊潰退的時候,羅芳珪頭部和胸部中彈,臨死前還以微弱的聲音說:“我死不足惜,你們要殺敵前進……”年僅31歲。

彭士量:“餘獻身革命,早具犧牲決心,以報國家。倘於此次戰役中,得以成仁,則無遺憾!”


【彭士量】1904~1943,湖南瀏陽人,時任73軍暫五師師長。 1943年底,常德血戰,73軍被四面包圍,軍長汪之斌命暫編第五師留下堅守石門陣地,軍主力向西突圍。彭士量率部從14日夜晚到15日黃昏激戰一天一夜,後敵機飛來,投下重磅炸彈,並用機槍掃射,年僅38歲的彭士量身中數彈,永遠地倒下了。部下在裝殮他的遺體時發現上述遺言。

齊學啟:“昔日成功,今日成仁,此其時矣,彈盡各自裁!”

【齊學啟】1900~1945,湖南寧鄉人,時任中國遠征軍新38師副師長。 在緬甸卡薩之戰齊學啟身負重傷被俘,決心以一死報國,拒絕換藥和進食,敵旅團長詢問有關情況,他說:“中國軍人可殺不可辱!”並猛力向前奪刀自刺。兩年以後,汪偽政權派陸軍部長葉蓬等前去勸降,他怒斥葉蓬等“認賊作父,不知人間羞恥事”。後傷重去世。

饒國華:“現在正是軍人報國的時候,我們要為國爭光,流盡最後一滴血!”

【饒國華】1894~1937,四川資陽人,時任川軍145師師長。 1937年11月,145師師長饒國華受命固守安徽廣德以拱衛南京,他親率435旅劉儒齋團據守廣德前五里陣地,在陣前振臂高呼此宣言。但孤軍奮戰,幾被全殲,廣德失守。遂揮淚寫下絕命書,稱“驅敵出境,復我國魂!今自決於城,雖死無恨。”然後開槍自戕,慷慨成仁。

薩師俊:諸人儘可離艦就醫,惟我身任艦長,職資所在,應與艦共存亡,萬難離此一步!”

【薩師俊】1895~1938,福建閩侯人,時任中山艦艦長。1938年10月,中山艦奉命開赴武漢上游26公里的金口迎敵,遭到日機狂轟濫炸。中山艦重損不可救矣,薩師俊左臂、左腿皆重創,右腿不知所蹤,化為一血人。然其繼續指揮,不離崗位,部下勸其離艦,薩師俊作此答覆,最終與一代名艦共沉江底。


靜言讀史


中國遠征軍戴安瀾將軍的詩句。

不一定是最悲壯的,但自從少小時候讀過,當時便抄在了筆記本上,一直鐫刻在腦海裡,再難遺忘。藉此分享出來,希望能有同好:

人我之際要看得平,平則不歧;

功名之際要看得淡,淡則不求;

死生之際要看得破,破則不懼。

人能不歧不求不懼,則無往而非樂境而生意盎然矣!

~~~下圖為戴安瀾將軍像



雲是鶴家鄉680


我最喜歡的一首軍歌,是當時一名駐印新一軍戰士所作,目前曲調已經失傳,只有在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中,阿譯為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而用新四軍軍歌的曲調唱的,比較遺憾,這首歌曲不長,但是辭藻極為華麗,全是中國曆朝歷代的典故。

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
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
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
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
棄我昔時筆,著我戰時衿,
一呼同志逾十萬,高唱戰歌齊從軍.
齊從軍,淨胡塵,誓掃倭奴不顧身!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當時抗戰已經到了1944年,當時中國正面戰場上,在與日軍為打通南北通道的“一號作戰”''中慘敗,而招來了社會各界的責難國民政府把責任推到了“士兵軍事素養”上來,認為是士兵沒什麼文化,因而在對敵作戰中無法根本戰場做出科學的反應,所以發起了讓知識青年參軍的口號,當時認為,一個有文化的知識青年,比招十個普通士兵戰鬥力要高的多。

當時為了能夠讓知識分子參軍,還特地給出了優惠條件,比如只要年滿18到35週歲,受過中等以上的教育,身體健康者參軍,可以保留學籍,免試升學,縮短學期,優先錄取等鼓勵辦法,原定徵軍十萬,服役期為兩年,結果很快變突破這一人數,中央大學和重慶大學這兩所學校的報名人數竟然超過了三分之一的在校生,蔣介石8兒子蔣經國和蔣緯國都送到了遠征軍內服役,包括一些省市縣的長官,也把自己的兒子送去參軍,投筆從戎,保衛國家,成了當時的一股潮流,“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口號響遍大江南北。


風雲一點通


經過14年艱苦卓絕的抗戰,中國人民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這是近百年來我國反侵略取得的一次偉大勝利。

1932年淞滬的“一·二八”事變時 駐守在上海的第19路軍的蔡廷鍇向全國發出通電:卑軍守土有則,尺地寸草,不得放棄;為救國保家而抗日,雖犧牲至一卒一彈,決不退縮。19路軍官兵在上海與日軍血戰33天,使日本侵略軍四度更換指揮官,打出了中國軍人的氣勢。


1941年5月,中條山會戰時,第3軍軍長唐淮源被日軍包圍,唐淮源寫下了遺書:

餘身受國恩,委以三軍重任。當今戰士傷亡殆盡,環境險絕,總軍兩部失去聯繫。餘死後望餘之總司令及參謀長收拾本軍殘局,繼續抗戰,餘死瞑目矣!


寫完之後,唐淮源自殺殉國。

1942年應英國政府的邀請,國民政府組建了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時任第5軍第200師的師長戴安瀾給妻子寫的遺書:

現孤軍奮戰,決心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為國戰死,事極光榮。

在民族大義面前,這些將領都是好樣的。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每一位抗日軍人都值得我們尊敬,歷史不會忘記你們!


歷史軍魂


“老鄉,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楊靖宇

這是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對勸降自己的村民趙廷喜所說的話,或許這根本算不上豪言壯語,甚至聽來讓人心酸,但是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讓人熱血沸騰,眼睛溼潤。要知道這是一個身陷絕境、滿身傷病、飢腸轆轆的人所說的話,這種信念真的比金子都珍貴!

楊靖宇(1905-1940),河南確山縣人,原名馬尚德,著名抗日英雄,革命家和軍事家,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率領抗日軍民與日偽軍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由於叛徒出賣,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與大量日偽軍周旋幾晝夜,壯烈犧牲,敵人解剖其遺體發現,肚子裡沒有一粒糧食,全是樹皮草根之類的東西,敵人都驚呆了,以至於在場的日軍頭目都敬佩不已!

2009年楊靖宇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最後讓我們看看楊靖宇與村民趙廷喜的對話:

趙:我看還是投降吧,如今滿洲國不殺投降的人。他哪裡知道,豈止是不殺,如果楊靖宇投降,日本人準備讓他出任偽滿洲國軍政部長。

楊靖宇沉默了一會兒,說了本文開頭的話:

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

這句話真的是震人心魄!在四面合圍之下,冰天雪地之中,孤身一人的楊靖宇是有著怎樣的血性膽氣和堅定的“誓死不當亡國奴”信念,用沸騰的熱血和整個生命,來詮釋了什麼叫真正的中國人、中國軍人!中國之所以不但存在而且屹立於東方,就是因為有楊靖宇這樣的血性男兒,在國家危難之時,用靈魂血性支撐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樑!


磨史作鏡


第一句話,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句話出自諸葛亮的《後出師表》,這八個字也是諸葛亮的真實寫照,諸葛亮以管仲、樂毅自比,他的夢想,就是繼承劉備的遺志,匡扶漢室,還以舊都,諸葛亮與劉備的託孤之情,君臣之義,確實是千古佳話,後面姜維又秉承諸葛遺志,繼續北伐,而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孫子諸葛尚也是戰死。

諸葛亮雖然不是戰死於沙場,卻是累死在沙場之上,三國人物都為之動容,三國與晉時,還有後代,都給了諸葛亮極高的評價,所以有讀《出師表》不流淚者,是為不忠的說法,諸葛亮本人也被列入了武廟十哲。

即使到了現在,不管是受三國演義的影響,還是三國志的影響,還是有很多人都很喜歡諸葛亮這個人物的。

第二句話,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句話出自西漢的陳湯之口,張湯當時駐紮在西域,而匈奴郅支單于殺害了漢朝的使者,張湯和主將甘延壽與西域各國聯合起來,打敗了匈奴的軍隊,並將郅支單于殺死。

第三句話,匈奴不滅,何以家為。

自從劉邦的白登之圍戰敗之後,西漢對匈奴都是採取的是和親的辦法,一直到了漢武帝前期,但是匈奴對西漢仍然多有侵擾,這時候就出現了兩個優秀的軍事天才,一個是衛青,一個是霍去病,戰功赫赫,將匈奴趕到漠北。

漢武帝為了獎勵霍去病,賞給他一個宅院,讓霍去病去看一下,霍去病卻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而霍去病死的時候才二十四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