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泰州:千年古城的那些橋之泰山橋(仍在使用的古石橋)

鳳城資訊 城河、市河,水繞城,城抱水,街河並行,水巷幽深。水韻泰州,風光無限,由西向東,朝我而來,秀水朝門,橫財主發,主功顯達;雙水繞城,前後左右,層層環繞,有情朝抱,均為大吉。

泰州:千年古城的那些橋之泰山橋(仍在使用的古石橋)

1097年,陸游的祖父陸佃來到泰州任知州,他當年就開始建貢院,開鳳凰池,置堂、閣、亭、庵,以經術課士,以平易臨民,事簡政清,人甚感頌。

1140年,泰州知州王瑍開挖了繞內城的東西兩條市河。因壘土其上,山漸高五丈,週一百二十丈,故以泰州的州名取名泰山。風水師們說,水流前後循環合抱、環繞而過,繞城之水、貴在有情。

泰州:千年古城的那些橋之泰山橋(仍在使用的古石橋)

知州李駿建了方洲西園林,王渙開市河、造橋樑、築城牆。1226年,精於風水的知州陳垓,更是位城建高手,他建泰堂,遷貢院,開東西北三外濠,並疏南濠,浚小西湖,所營創者凡六十多處。

泰州:千年古城的那些橋之泰山橋(仍在使用的古石橋)

進士、泰州人劉萬春詩曰:惟有西湖在錢塘,練光黛色何微茫;煙拖楊柳千堤翠,風送荷蕖十里香。側身南望隔揚子,無因飛渡六朝水;平生曾識兩高峰,夜夜神遊清夢裡。

吾鄉亦有小西湖,泰山之麓城西隅;蛙鼓隔林空積蘚,雁沙連野剩殘蘆。寧知得遇來陽伯,身作江淮天半壁;載疏載瀹追禹功,頓使湖波依舊碧。碧流如帶更如環,臨賞真同濠濮間;宛轉橋通仙舫過,青蔥樹待美人攀。

泰州:千年古城的那些橋之泰山橋(仍在使用的古石橋)

(小西湖旁原小廣場)玉帶河,自太和橋入八字橋,從經武橋而出,旖旎慢流。廣袤大地乃萬餘里長江泥沙,由白馬馱負至此;萬物生靈受四億畝淮域之水,於烏巾盪漾處餵養成長。

窮海三秋盡,扁舟萬里行;夕陽無近色,偏照遠帆明。形家以為,玉帶河對於古察院與州治,似玉帶橫腰;在道治與學宮,屬水纏玄武。泰山橋是座小型石拱橋,就橫跨在城西泰山腳下的玉帶河上。

泰州:千年古城的那些橋之泰山橋(仍在使用的古石橋)

原立於城中昇仙橋口、是明御史蔣科為其父蔣行請封而建的柱史坊,被改作烈士陵園牌坊,安置在小西湖旁的泰山橋邊。明朝沿宋代城基建設,對城河進行疏浚加寬,大將軍徐達開濟川河,御史蔣誠挖躍鱗河,早期西漢吳王劉濞開鑿了運鹽河。

小西湖十畝方塘跨兩橋,橋邊紅杏恰相招;籃輿玩世山椒曲,畫舫懷人水面驕。歷史為泰州留下了高密度的如網如織的水系,為我們留下了水城一體、雙河繞城的獨特風韻,是中國其他城市所沒有的水利工程。

泰州:千年古城的那些橋之泰山橋(仍在使用的古石橋)

(橋心龍門石)水映城影,城夾水中,城與河互為增色。西來一水繞城流,遠客千帆次第收。而橫跨在城內水上的一座座橋,更是拈名問故事,到日登臨一惘然,各有一段動人的傳奇。

小橋流水,曲徑通幽。是水給了泰州以靈氣、滋潤了泰州,是水使泰州成了鍾靈毓秀之地、孕育了泰州獨特的文化。城因水而設,市因水而興;不僅使一串如畫景緻恍若再現,更讓今天我們觸摸到了一脈來自歷史的神奇氣息。

泰州:千年古城的那些橋之泰山橋(仍在使用的古石橋)

泰州古石拱橋的典型代表泰山橋,是一座仍在使用的橋樑,其簡潔、穩定、堅固、牢靠,就像是泰州的老百姓,踏實、淳樸、敦厚、善良一樣,或陶醉於憑欄遠眺,或沉迷於閱思舊容,只有城河水一遍遍拍著堤岸,輕輕訴說泰堂明月、貢院奎光、範堤煙柳、臨湖正氣、風池筆穎、董井寒泉、長橋煙景、西湖春雨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