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只有我们自己能够决定自己的样子

“他是一个失败者。”

“他是一个弱者。”

“他是一个垃圾。”

......

古往今来,人言可畏。

人言常常让我们迷失了自我,使得自己害怕表现的不好,被别上不好的标签。我们往往会受到别人的定义,被人贴上某种标签。

微信上有着对你自己朋友圈的“朋友”进行标签上的归类分配,或许,是为了方便对多朋友的人你对你的朋友们进行某种特定的标记。但,这是对人性的最直接否定,你在你的朋友心中,标签定义了你社会人格,定义了你的社交价值,你是在某某公司任职,你是在某某场合上认识的人,你是某某性格的一类人。

但是,头衔、社交属性,真的能够定义一个人的存在吗?

我想,绝对不能!

只有我们自己能够决定自己的样子

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是谁。他人的评价,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从小到大,从学生时代到进入残酷的社会竞争,我们无时不刻被其他人定义着。只有非常深刻的反省自己,与自己进行深入的自我对话,你才能知道自己是谁;才能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才能知道自己未来想要变成什么样的人。

儿时的玩伴,小城,从小因为某几次考试不理想,就被老师定义为一个笨蛋的人。他自己心里也就从此认同了这种说法,从此,自我放弃,初中毕业就跑到外地打工。因为自己认定自己笨,后来的多份工作都没能够为自己证明,都是没啥成就,草草放弃,至今蹉跎,徘徊在温饱线之下。

可见,一个否定标签对于一个弱小的心灵是有着多么大的作用。他从此以后几十年都对自我定义为笨蛋。反之,为何他不能够勇敢的撕开标签,为自己的“笨蛋”来一个证错的努力呢?

只有我们自己能够决定自己的样子

只有我们自己能够决定自己的样子。在通过充分的认知自我之后,当自己选择想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决定好自己想要变成什么样之后,开始去行动。为着自己的目标,坚实地踏好前进路上的每一个步子,我相信,未来的某一天,你就会成就属于自己想要的自己。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千万不要因为路人的评价,而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回到前文所说的,人言可畏。

犹记得父子赶驴的故事。父子二人赶驴到集市去,途中听人说:“看那两个傻瓜,他们本可以舒舒服服地骑驴,却自己走路。”于是老头让儿子骑驴,自己走路。又遇到一些人说:“这儿子不孝,让老子走路他骑驴。”当老头骑上驴让儿子牵着走时,又遇到人说:“这老头身体也不错呀,让儿子在下面累着。”老头子只好让两人一起骑驴,没想到又碰到人,有人说:“看看两个懒骨头,把可怜的驴快压爬下了。”老头子与儿子只好选择抬着驴走的方法了,没想到过桥时,驴一挣扎,坠落河中淹死了。

如果,父子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目标是去赶集,而不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到达市集,就不会有这个故事最后的悲剧发生了。这个过程中,他人的语言令父子改变了几次行为。他们在人言中,迷失了双双自我。

只有我们自己能够决定自己的样子

只有我们知道自己是谁,只有我们能决定自己的样子。坚强的内心,拒绝绝人言的影响。

只有我们知道自己是谁,只有我们能决定自己的样子。明确的目标,坚实的走好每一步。

为自己撕开标签,做一个不能随便被一件事或者一个人定义的自己!

只有我们知道自己是谁,只有我们能决定自己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