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青川縣:“三個聚焦”振興鄉村教育

日前,位於廣元市青川縣西北部一個僅有17名教職工的鄉村小學校長先後接受了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多家媒體的採訪報道,這裡有一所“小而美”、小而優”的農村學校——樂安寺小學,它2017年被廣元市命名為“美麗鄉村學校”。近年來,青川縣堅持教育優先發展,重點聚焦“改善辦學條件、提升教師素質、加強學生資助”三個方面,推進教育公平,助力鄉村教育高速發展。

首先,讓孩子上“好學校”。以災後重建和薄弱學校改造為契機,按照“因地制宜、適度集中佈局、標本兼治、分期實施、持續發展”的原則,科學規劃校點佈局,做到整體謀劃、科學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由災前的45所調整為46所。針對重建過程中的不足,兩年來,教育局先後向省市縣爭取資金2000餘萬元,對三鍋初中等26所學校進行了運動場改造建設、校舍維修及週轉房改造,對青川縣竹園幼兒園等9所學校校舍及附屬設施改擴建。

其次,讓孩子有“好老師”。近兩年來,青川縣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教師85名、招聘特崗教師45名、免費師範生22人、引進碩士研究生2名、回引縣外專業人才20名。縣財政將教師培訓專項經費按教師工資總額的1.5%列入了財政預算,農村教師的專業技能提高培訓得到充分保證。紅光小學文天立老師作為全省唯一代表被教育部授予“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榮譽稱號。對全縣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和農村非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給予400至600元/月不等的生活補貼,縣政府每年評選一批優秀校園長、骨幹教師、模範班主任、優秀教育工作者進行獎勵,僅2017年獎勵資金達18萬餘元。

最後,讓孩子圓“就學夢”。僅2017年,爭取社會資助資金290餘萬元、省屬高校畢業生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學費獎補110萬元,累計惠及學生1800餘人次。發放生源地助學貸款790餘萬元,惠及貧困大學生1039人,構建起了貧困學生長效資助體系,建立了教育扶貧基金300萬元。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縣總工會、教育、團縣委、婦聯、司法和各鄉(鎮)廣泛參與的留守兒童關愛體系,健全了留守兒童幫扶機制,46個“留守兒童之家”有效運行。

(杜建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