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體驗」走一波浙賽,來一發China GT

閱讀時間:5分鐘

視頻:0

閱讀難度係數:1(1為最容易理解,5為最難理解)

「体验」走一波浙赛,来一发China GT

一直以來,傻豹豹賽車工作室堅持讓更多的機會留給身邊的車迷,讓車迷們自己去體驗屬於自己的賽事。所以在上週末剛剛結束China GT浙江站中,我們帶上了一位來自廣州的車迷John,作為一位臨時的前方“戰地”記者,(他)首次到訪浙江國際賽車場,與我們傻豹豹賽車工作室一起報道此次比賽。我們一起看看這位前方記(車)者(迷)發來的一些回顧與感想吧。

—— 傻豹豹 Felix

「体验」走一波浙赛,来一发China GT

上週末,我有幸與傻豹豹賽車工作室一起參與了China GT浙江站的比賽。本站是賽季第二站——浙江站,與我常去的珠海國際賽車場相比,浙江賽道的低落差非常大,直道不長,彎道較多,因此賽道觀賞性很強。而在主看臺的觀眾能獲得很好的觀賞角度,可以直接看到許多彎角,相當的贊(給賽道打高分!你有機會一定要來體驗下)。

「体验」走一波浙赛,来一发China GT

賽況激烈,讓人大呼過癮

因為這是一條新賽道,加之彎多起伏大的賽道特性,對車手的駕駛技術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也出現了非常多的賽道狀況。特別是在週日GT3組別的第四回合比賽中,前排發車的兩臺奧迪R8賽車在一號彎失誤,讓JRM保時捷車隊的Chris van der Drift(前PCCA冠軍)/李超車組乘機領先;但頭車並沒有做出具有競爭力的圈速,從而沒有拉開與後車的差距,成為了領隊的“火車頭”,令前五名首尾相接,火藥味十足。最終JRM保時捷車隊的Chris van der Drift/李超車組獲得GT3組第四回合冠軍。浙江站多變的賽況和激烈的較量,自然讓現場觀眾大呼過癮,相信激烈的競爭會延續到7月6-8號舉行的北京站。

「体验」走一波浙赛,来一发China GT

現場氣氛熱烈,賽車運動逐漸普及

週日的第四回合比賽吸引了非常多觀眾前來觀戰,讓我感到驚喜的是,現場不止有二三十歲的車迷,還有許多家長帶著自己的小孩前來觀賽,更有出現了一些老人家在觀眾席上。在比賽前,許多小孩子爭著和米其林的吉祥物必比登合影;

「体验」走一波浙赛,来一发China GT

比賽中,在賽車的轟鳴聲裡隱約聽到小孩子“第一名!加油!”的吶喊聲。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體現出中國的賽車文化正在逐漸普及,在人們的印象中從燒錢貴族運動變為大眾運動。初次觀看比賽的觀眾們或許不知道這臺車是哪個品牌和車隊、這個車手是誰,但這些都不重要,聆聽刺耳動聽的引擎轟鳴聲、親眼看到一次次精彩的超越、目睹獲勝車手登上頒獎臺的最高處,就已足矣。

「体验」走一波浙赛,来一发China GT

其實賽用輪胎並不簡單!

在週日的米其林輪胎活動上,米其林亞太區賽事總監Patrick Dias先生向我們介紹了米其林在幹胎上植入的WEC同款電子芯片“RFID”,這款芯片是能夠對輪胎進行實時監測,通過固定的維修區傳感器,可以對輪胎數據進行收集,並且方便賽事仲裁的監控。在未來,此項技術將會投入民用,告知車主輪胎的使用狀況,避免意外的發生。

「体验」走一波浙赛,来一发China GT

此外,Patrick先生還重點提到米其林參與賽車運動不單單只是為車隊提供輪胎,還有很更重要的目的是把比賽作為輪胎新技術的試驗場。通過比賽對新技術積累經驗,當技術成熟之後再投放到民用車輪胎上。正如Patrick先生多次提到的米其林秉承著“從賽道到街道”的理念。

「体验」走一波浙赛,来一发China GT

賽事的背後,是無數人員的努力

因為我是第一次來到浙江國際賽車場,第一次現場體驗China GT,第一次採訪車手及技術人員,我在賽場上獲得的信息都是非常直觀的,但也對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每一場比賽開始前都要充分了解車手及車隊的信息(就是我們常說的“做功課”),以及賽道特性、車隊排名;比賽過程中,我除了要關注比賽動態之外,還要完成攝影師的任務,拍攝一幕幕精彩瞬間;比賽結束後,還不忘立即把比賽結果和圖片發送到社交媒體上。點點滴滴,看似簡單的現場報道操作,實際上像是一場耐力賽一樣,是一個漫長的流程,一環扣一環,哪個地方掉鏈子了就會影響到後面的操作。

「体验」走一波浙赛,来一发China GT

經過這兩天的工作,我體會到一場賽事的成功舉辦,除了有車手在場上的拼搏,還離不開車隊成員的徹夜維修、賽會裁判的實時監控、馬修們的賽道清理、媒體記者的趕稿推送。正是許多工作人員的默默付出,加上觀眾們的熱情捧場,才會造就出一場精彩的賽車盛宴。

「体验」走一波浙赛,来一发China GT「体验」走一波浙赛,来一发China GT
「体验」走一波浙赛,来一发China GT

歡迎車迷與我們互動交流,如您對此文有任何的意見和建議,可以通過傻豹豹賽車工作室的微信公眾號反饋給我們。希望不吝賜教,非常感謝!

本公眾平臺作品的所有文字版權歸傻豹豹賽車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