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洋節聖誕來襲,是否抵制?元芳怎麼看?

元芳搬磚累夠嗆,就想眯一會啥都不想看!

說到抵制洋節,元芳以為:抵制不抵制在自己,別人過不過我管不了,也無法控制,我只能做的就是自己不過。再說了,活這麼大,一直也沒過過任何洋節,能把中國的傳統節日過明白過愉快了就不錯了,還扯什麼洋節,不止是聖誕節,其它情人節、萬聖節之類的洋節也一概不過。這就好比鄰村二傻子娶媳婦一樣,和你一分錢的關係沒有,還得瑟個毛線啊。

節日是一種文化,,如果單純為了熱鬧而過節,我認為根本沒有必要,只要你願意,哪天也可以熱熱鬧鬧,我們之所以要有節日,就是一種傳統文化的傳承,我們怎麼過只是一種外在的表現形式而已,真正的意義在於節日給我們帶來的文化認同感。

就像春節,它的意義不止是大家玩一玩,聚一聚那麼簡單,它的更深的意義是我們對家文化的尊崇和敬畏,人活一世的最大意義不就是家和萬事興,老的強少的壯嘛,不就是春節圍坐在一起,表達親情友情愛情,品嚐人生的美好嗎?

節日存在的關鍵因素就是可以凝聚一家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團結力,中國的傳統節日,從本質上講都是團聚的節日,它是一個揮散消極因素,傳播正能量的時間節點,我們在外受了苦品嚐了生活的艱辛受,或者有了什麼委屈,當你節日回家的那一刻,親情都可以把這種負能量抹開。

我們民族的認同感需要什麼來傳承?除了文字、藝術、語言之外,節日也是一種寶貴的載體。而洋節作為一種國外的舶來品,它一沒有文化的土壤,二沒有傳統的載體,三沒有廣泛的認同感,它除了帶來空洞的熱鬧之外,什麼也留不下。

中國的傳統節日,本身就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精神信仰。洋節聖誕來襲,是否抵制?元芳怎麼看?

洋節聖誕來襲,是否抵制?元芳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