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哪個國家最擔憂和害怕俄羅斯崛起?

香堂風子


俄羅斯的崛起會發展到什麼程度呢?在目前的現實國際格局之下俄羅斯的相對崛起利於打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一家獨大的現狀,利於世界朝多極化方向發展。可如果俄羅斯有朝一日強大到像蘇聯一樣成為一個超級大國,那麼將對現存的國際秩序造成相當的衝擊,事實上不只是作為俄羅斯戰略對手的美國等國不願見到這天到來,其實不願見到這天到來的國家不在少數。

首先美國作為俄羅斯長期以來的戰略對手自然不願看到俄羅斯的崛起——作為世界霸主的美國最忌憚的就是在世界的某一地區崛起一個排他性的地緣強國,因為這會威脅到美國在當地的利益存在,進而威脅到美國的世界霸權。俄羅斯龐大的規模體量就足以令美國感覺猶如芒刺在背了,這和俄羅斯實行的是什麼制度沒任何關係,所以即使是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已接受了資本主義制度,可美國仍將其視為主要的戰略對手之一。俄羅斯的體量註定美國會一直壓制俄羅斯,除非俄羅斯進一步解體後淪為小國。只是如果事情發展到這一步的話,恐怕世界上能牽制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的力量就更少了。

作為美國鄰國的加拿大同樣不希望看到俄羅斯的崛起——這一方面自然是因為加拿大和美國之間特殊的外交關係,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目前加拿大和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爭端。事實上加拿大距離俄羅斯最東段的楚科奇半島之間僅僅只隔著白令海峽以及美國的阿拉斯加州,冷戰時期美國對加拿大提供軍事援助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試圖在與蘇聯爆發衝突時得以利用加拿大國土作為自己的國防戰略縱深。因此與美國的特殊外交關係、與俄羅斯的北極爭端以及地緣區位使加拿大對俄羅斯的崛起也將是充滿警惕的。

英、法、德等西歐國家同樣不樂意看到俄羅斯的崛起——這些國家多為北約成員國,屬於美國的盟友。當然這些國家不願看到俄羅斯的強大也並非完全是美國主導的作用:其實在西歐國家眼中俄羅斯一直是個十足的另類,儘管從地理位置上看俄羅斯也是一個歐洲國家,然而俄羅斯獨特的地緣區位和人文歷史使其在歐洲一直保持著獨立獨行的狀態。在西歐發達國家眼中俄羅斯就是一個曾被蒙古統治過的異類文明,以致於將俄羅斯稱為“白色韃靼”。三百多年前俄羅斯的彼得大帝曾一度實行過全方位的西化改革,然而俄羅斯在接觸到西方文化後不久又走上了爭奪歐洲霸權的道路,因此與法、德等國都曾爆發過戰爭。至於英國由於其一貫的外交政策就是維持歐洲大陸的均勢狀態,自然也不樂意見到俄羅斯問鼎歐洲霸主的地位。

波蘭、烏克蘭、格魯吉亞、波羅的海三國等前蘇東陣營的國家也不願見到俄羅斯的崛起——歷史上長期被俄羅斯控制的處境使這些國家同俄羅斯之間普遍存在複雜的歷史積怨。以波蘭為例:沙皇俄國分別在1772年8月5日、1793年1月23日、1795年1月3日三次聯合普魯士和奧地利瓜分波蘭,使波蘭經歷了123年的亡國之痛。冷戰時期波蘭又長期處於蘇聯的控制之下,波蘭民間始終潛伏著對對俄羅斯的敵意。作為和俄羅斯同文同種的東斯拉夫兄弟的烏克蘭如今也因為克里米亞問題和俄羅斯關係緊張。

中亞五國對俄羅斯的崛起相對而言不會像上述國家那麼排斥,但也不願看到俄羅斯重新成為一個超級大國——中亞五國自成為獨立國家以來仍與俄羅斯保持著較為密切的經濟和外交關係,這也是中亞國家沒像烏克蘭、格魯吉亞一樣和俄羅斯關係緊張的原因。然而中亞五國自獨立以來的外交方針就是在維持與俄羅斯的睦鄰友好關係的前提下發展與西方國家、中國、印度等國的多元外交,顯然一個過於強大的俄羅斯將打破當地地緣外交格局的平衡,所以中亞國家面對俄羅斯的崛起其實心態是較為複雜的:一方面他們不希望俄羅斯衰弱,而是希望俄羅斯繼續作為牽制西方勢力的一股強大的地緣勢力存在;另一方面他們又不希望俄羅斯的勢力在中亞一家獨大,因此在未來他們仍將積極致力於發展多元外交。與中亞五國情況類似的還有蒙古——畢竟蒙古歷史上也曾長期被北方大國控制,而自1992年轉型以來蒙古就確立了在中、俄兩大鄰國之間儘可能平衡的外交政策並積極致力於尋找“第三鄰國”。

日、韓兩國同樣不樂於見到俄羅斯的崛起——這一方面固然是出於兩國是美國盟友的因素,另一方面日本與俄羅斯之間還存在領土爭端。即使是現在日本也拿俄羅斯毫無辦法,如果俄羅斯進一步崛起,日本甚至可能都要擔心本土的安全了。

最後有的答案提到了我國,這應該是爭議最大的——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在現實的國際環境下俄羅斯的相對強大利於打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一家獨大的現狀,利於世界朝多極化方向發展,所以在現實國際環境下全面戰略伙伴是中俄外交關係的基石。這是兩國為維護本國的國家利益以及維護世界多元發展、和平繁榮的現實理性外交抉擇。至於說將來嘛,務必需要記住一點:國與國之間從來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俄羅斯繼承了當年世界強國蘇聯的大部分實力,甚至仍然有眾多群眾認為俄羅斯就是蘇聯。但是俄羅斯卻沒有蘇聯那樣成為世界超級強國的能力,並且在葉利欽時期沒落的一塌糊塗,普京總統勵精圖治,但是起色有限,那麼俄羅斯崛起有哪些國家不願看到呢?個人認為有一下國家。

第一個我國。不要懷疑,俄羅斯崛起最不願看到的國家肯定我國,原因是以下幾點:首先中俄交界,作為直接與俄羅斯交界的我國被影響最大,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亮劍》中丁偉在最後做的總結,俄羅斯永遠是中國在北方的潛在敵人,我國的原蘭州軍區和原東北軍區的最大作戰對象都是俄羅斯。所以俄羅斯強大對我國邊境軍事壓力會劇增;然後中俄貿易,現在的中國,眾多資源都要從俄羅斯進口,如果俄羅斯強大起來,他還會需要出賣自己國家的資源來換取經濟上的需求麼?還有就是歷史,俄羅斯現在仍然是侵佔我國最多的領土國家沒有之一。蘇聯打敗日本後在東三省所作所為大家也可以在網上查查,真的俄羅斯沒有什麼好的,俄羅斯崛起中國真的沒什麼好處可得。

第二個是波蘭、烏克蘭等國,俄羅斯和波蘭的過節真是歷史悠久,尤其在二戰中,蘇聯和德國更是瓜分了波蘭,但是蘇聯是作為戰勝國並未歸還任何領土。烏克蘭更是近幾年和俄羅斯矛盾連連,所以說俄羅斯的崛起對他們會是巨大的壓力。也是他們最不願見到的。

第三個可能是美國以及歐洲國家了,俄羅斯的崛起嚴重威脅著美國的國家戰略,歐盟安全,所以他們總是聯合起來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封鎖,迫使俄羅斯經濟無法真正得到復甦。

個人認為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願看到別人強大,只願意自己強大,畢竟麼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每當多了一個強大的國家,那麼你就可能多了一個潛在的敵人,而相對這樣,還是弱小的同伴更好,更聽話。

以上僅僅是個人所感,切勿較真。


polityW


擔憂和害怕俄國崛起的國家有一堆,主要是俄國的鄰國(接壤和隔海相望),因為大多數遭受過俄國侵略。哪個國家最擔憂和害怕,需要依次梳理一下,按照地理區域的遠近,先說咱們最近的東亞。

【歷史地圖】

東亞。和俄國有關的有3個國家,歷史上受俄國危害最大的當屬東方古國、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外東北、外西北、外蒙等地被俄國割佔領土面積超過300萬平方公里,歷史課都學過,學生就不贅述了。日本作為老牌帝國主義,也被俄國割佔了南庫頁島、北方四島(至今還在索要)。“蒙古人民共和國”曾被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是蘇聯的第16個加盟共和國。

【瓜分波蘭】

歐洲。和俄國有關的國家有3類:交戰國、鄰國、列強。目前在技術上和俄國處於戰爭狀態的有烏克蘭(克里米亞、頓巴斯)、格魯吉亞(阿布哈茲、南奧塞梯)、摩爾多瓦(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受俄國威脅的鄰國最典型的是波蘭,歷史上4次被俄國瓜分,直到蘇聯解體才重獲自由。波羅的海3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波蘭的命運類似,多次被俄國吞併。北歐的芬蘭,自瑞典戰敗後長期被俄國統治,蘇芬戰爭被俄國割佔大片領土,喪失北冰洋出海口。南歐的羅馬尼亞被俄國侵佔北布科維納、比薩拉比亞,至今未能和同文同種的摩爾多瓦實現統一。作為歐洲列強的德國,也被俄國割佔了東普魯士北部地區(加里寧格勒)、被迫接受俄國劃定的“奧德尼斯邊界”。另外,英法出於“大陸均勢”的考慮,也對俄國有所忌憚。

【阿拉斯加和俄國隔著白令海峽】

綜上,除了歐亞國家,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也把俄國視作潛在威脅,俄國距離阿拉斯加只有幾十公里、導彈飛越北極上空可以直接攻擊美國本土。因此,俄國的崛起,受到世界主要國家的普遍擔心,至於誰是“之最”,咱們心裡最清楚。


吳下阿蒙毋忘在莒


俄羅斯強大起來有多可怕?周邊國家沒有哪一個沒有見識過。這裡先以俄羅斯的鄰國蒙古國舉一個例子。

蘇聯時代,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強大的時期之一。在蘇聯時代,蒙古國雖然是一個獨立國家,但是蒙古國無論在內政還是外交上都要看蘇聯的臉色。蘇聯人在蒙古國實際上享有著很大的特權,凌駕於蒙古人之上。甚至在文化領域,蘇聯滅掉了蒙古文字,而讓蒙古國改用斯拉夫文。蒙古國的民族英雄成吉思汗,在蘇聯的影響下也被貶得一文不值,蒙古人甚至不敢談及這個祖先。

這只是一個簡單的例子,俄羅斯強大的時候,對於周邊的國家往往是壓迫性的。俄羅斯這麼龐大的國土,以及遍佈俄羅斯周邊國家的俄羅斯人,並不是憑空就產生的。由於俄羅斯的存在,很多原本存在於歐亞大陸的國家,永遠成為了歷史;還有一些國家,由於俄羅斯的影響,至今還沒有恢復過來。

因此,最害怕俄羅斯強大起來的國家,其實就是俄羅斯周邊的國家。當然,這些國家遠不止一個。對於俄羅斯曾經的侵害,每個國家遭受的浩劫都大同小異,並沒有誰比誰程度更輕的說法。

當然,像歐洲國家和美國,由於俄羅斯與這些國家一直在霸權領域展開著強有力的爭奪,這些國家也處於俄羅斯的威脅之下。但是相比較俄羅斯周邊國家而言,這些國家在歷史上其實並沒有吃多少俄羅斯的虧,他們雖然擔心俄羅斯的崛起,但只是擔心俄羅斯和他們搶奪利益而已。

而俄羅斯周邊國家擔心俄羅斯的再度崛起,則完全是生死攸關的問題了。孰輕孰重,一目瞭然。

(曾經的沙俄帝國)


蘇綻


哪個國家不擔心,不害怕俄羅斯崛起?寧可美國當霸主也不要俄羅斯崛起,美國作為霸主會在世界各地挑起事端,為了自己可以無視他國利益,但是俄羅斯無視的可不只是利益。



俄羅斯周邊國家,哪一個國家沒有被俄羅斯侵略過?俄羅斯原本是莫斯科公國,領土面積是很小的,但是經過幾個世紀的征伐擴張,俄羅斯成就了今天的領土面積世界第一的地位。


俄羅斯原先沒有出海口,是一個內陸國家,在歐洲俄羅斯不斷向南向北進攻,直到打通波羅的海和裡海的出海口為止,曾經有一副漫畫,畫的是魔鬼向沙俄女皇葉卡捷琳娜獻上兩座城市,一個是波蘭的華沙,一個是君士坦丁堡(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

俄羅斯的行為有時候也比較野蠻,比如二戰期間,德國進攻波蘭,蘇聯也從背後進攻,並製造了卡廷慘案。

正是由於歷史上俄羅斯的所作所為,所以對於強大的俄羅斯,周邊國家都十分忌憚,原先與蘇聯同一陣營的國家紛紛加入北約就是一個證明。


視野新觀


很多人認為是龍所在的國家。但我認為是歐洲。

首先歐洲不是一個國家,太容易被各個擊破。龍國是一個整體,要麼全面開戰,要麼動不了。

其次,俄羅斯本身就是一個歐洲國家,面對歐洲更有優勢。而龍國是亞洲國家。

再次,俄羅斯人口面對歐洲還是有一定的數量優勢,至少不是劣勢。但龍國,不是瞧不起他,分分鐘,把他們人口融合了。

最後,俄羅斯歐洲部分有斯拉夫民族,有東正教等幾個手段可以拉攏部分人口。龍國論民族,論宗教都沒辦法拉攏。在清朝已經把能夠拿過去全拉過去。

以上的算地緣,人口等優勢。

還有現實:龍國現在的實力不去欺負俄羅斯就算好的了。論核武大家都有。論陸軍我們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論海軍,除了核潛艇,俄羅斯所有軍艦都是二十年前的。只有空軍還有幾架戰略轟炸機,讓我們眼紅。軍事潛力,俄羅斯GDP只有廣州一個省的。怎麼比。

面對歐洲,比不過整個歐洲,至少一個個小國對比還是可能的。

俄羅斯這個時候根本不會面對我們。而是和我們背對背,一起穩住中亞五國,保證後背。我們面向亞洲,他們面向歐洲。不停的把別的國家勢力往外頂。


鬥天鬥地鬥自己


事實上如果俄羅斯重新強大,那麼對於很多國家來說都不好事,因為有著“前車之鑑”,但俄羅斯已經很難重新崛起。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俄羅斯,成為出擁有龐大殖民地的英國之外的領土第一大國,此時的歐洲芬蘭、波蘭、波羅的海三國、烏克蘭、白俄羅斯,外高加索地區亞洲的伊拉克以北,伊朗以北,阿富汗以北,及中國以北都是沙俄的領土。

一戰前的沙俄版圖

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1917年,沙俄遭到到強大德國軍退突襲,被德國佔領大片領土,同時國內發生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沙俄政府垮臺,末代沙皇被處死,很快沙俄的保皇黨的白俄和蘇維埃的蘇俄開始大規模內戰,俄羅斯的國力下降到最低點,以至於當時國內的大批俄羅斯人逃入其他國家,比如我國的俄羅斯族就是此時逃入中國。為此列寧宣佈“沙俄政府通過強權逼迫其他國家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全部作廢”而且還在1918年和德國簽訂的《佈列斯特和約》不僅給予德國鉅額的賠償,還割讓了大批的西部領土,同時波羅的海三國、芬蘭等國也紛紛宣佈獨立。

波蘭成立之後,波蘭和蘇俄發生戰爭,曾經大殺四方的俄羅斯人,此時連波蘭人也打不過,被波蘭暴揍了一頓。就連我們的北洋軍閥政府也能夠參與出兵干涉蘇俄。進入到俄羅斯的遠東的海參崴附近。

一戰後干涉蘇俄內戰的北洋軍隊

然而時間僅僅過去幾年之後,蘇俄變成了蘇聯又過了十餘年,蘇聯通過計劃經濟大力發展重工業,重新強大起來。

列寧去世不久,他當時承諾的“沙俄政府通過強權逼迫其他國家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全部作廢”的口號,蘇聯沒有人再提起,在遠東,蘇聯揍了張學良的東北軍,繼續佔有中東路的所有權,並侵佔了黑瞎子島,在追擊白俄的過程中,蘇俄趁機進入外蒙古,此後外蒙古實際上已經脫離中央政府控制。在中亞,蘇聯的勢力向伊朗滲透,與英國一起控制著伊朗。而在歐洲,在希特勒閃擊波蘭之後,蘇聯也如約攻入波蘭,佔領波蘭東部;隨手蘇聯紅軍進入波羅的海三國重新將三國併入蘇聯,蘇聯發動蘇芬戰爭,強迫芬蘭割讓卡累利阿等領土,又武力強迫羅馬尼亞割讓臨近領土。

二戰爆發後,蘇聯向西進行的侵略

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聯遭到重創,大片國土被德國佔領,然而在蘇聯轉入反攻後,不僅恢復了所有領土,而且在二戰後將整個東歐的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東德等國全部納入勢力範圍,將俄羅斯的勢力發展到頂峰。此外蘇聯人還向中東、中亞地區發展勢力,在冷戰時期與美國一起構成威脅世界的最大不穩定因素。

二戰後蘇聯勢力發展到頂峰

1991年12月,蘇聯解體,俄羅斯的勢力又得到極大的衰弱,俄羅斯人中歐僅保有加里寧格勒的飛地,波蘭變色、波羅的海三國獨立,中東歐國家紛紛加入北約和歐盟,在1999年北約轟炸南聯盟之後,俄羅斯勢力被徹底逐出巴爾幹半島。

如今的俄羅斯周邊,烏克蘭也已經變色,鐵桿盟友只剩下白俄羅斯。

北約東擴到了俄羅斯的家門口

雖然俄羅斯在普京領導下,仍然堅持著大國和強國地位和政策,對東歐、中東進行干預,但實質上俄羅斯的發展後期乏力,核心技術仍在吃蘇聯的老本,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俄羅斯的衰弱是可以預期的。


大東北的小豆包


國家崛起不一定走向領土擴張之路。如果說,俄羅斯重新崛起,又走向擴張之路,哪個國家會害怕?大家目光肯定投向烏克蘭和格魯吉亞,但答案肯定不是這樣。

國家領土的擴張肯定是先易後難,先奪取能源資源豐富的地區,再利用征服地區的僕從軍當炮灰攻佔新的地方。如果俄羅斯崛起又走向擴張之路,首先害怕的是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阿塞拜疆這三個油氣資源豐富的國家。

征服哈薩克斯坦可聯絡東方某國,十天可平定,俄坐收油氣資源豐富哈西地區。而阿塞拜疆南部大片土地早已淪陷
,可一戰而定。平定中亞、外高加索,藉口“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白羅斯自然來歸降。

當然了,本文純屬猜想胡說,毫無真實性,並無影射攻擊某個國家的意思。大凡是國家擴張,誰不是先易後難,吞併最容易吞併的,大家說是不?像烏克蘭、格魯吉亞,石油不產一滴,資源又極度貧乏,為了些耕地就去和北約大幹一架,俄羅斯又不是瘋了。


豐都判官33號


最害怕俄毛崛起的國家是西歐。西歐盼俄羅斯立馬死掉,俄亡則美國不再是西歐老大、北約不需存在、英法德諸強翻身農奴把歌唱。

其次中國。中國既不希望俄羅斯崛起又不希望俄滅亡,但以中國目前的和未來的綜合實力已不需太過擔心俄羅斯崛起。

所以中、歐雖然仍與俄毛保持經濟貿易往來,但以進口俄原材料(石油、天然氣)為主,絕對不會在俄毛投資建廠,絕不扶持俄實體經濟。要知道獨靠資源打天下的國家很難晉升為發達國家,如中東、阿根廷、委內瑞拉。

第三害怕俄毛崛起的國家是原蘇聯加盟共和國,如波羅的海三國、烏克蘭、格魯吉亞等。但是弱國無外交,俄毛不崛起,吞下它們也不算個事,所以這些小國都以投靠美國、北約為立國之本,這是典型的掩耳盜鈴。

美國並不害怕俄羅斯崛起,但打壓俄羅斯始終是美國的既定國策。一直以來美國夥同歐盟、OPEC操縱國際油價,油價忽高忽低,則俄羅斯經濟難以振興;操縱北約,從政治外交、軍事等方面制衡俄羅斯、束縛俄羅斯。

順便提一句,最希望俄毛崛起的國家應該是蒙古和朝鮮,不解釋。


獨尊宋明


其實俄羅斯真的談不上崛起,但是美國對俄羅斯的擔心是真的,對俄羅斯的遏制也是真的。這不是因為俄羅斯要崛起美國擔心,而是俄羅斯的所作所為,直接傷害到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利益。


木叔認為,一個國家要崛起不是說說而已,而是要有表現的,至少兩點:


一是經濟發展要好,特別是要快速,經濟發展質量也要高,會給發達國家帶來一定的威脅和挑戰。


其次是政治和軍事的實力增強,對現存的國際秩序帶來比較大的挑戰。

從經濟發展來看,俄羅斯其實遠沒有中印等國家這樣的實現所謂的“經濟崛起”,儘管是金磚國家,但和巴西相比也有差距,可能比南非好一些。

另外和新興國家“第二梯隊”的墨西哥、印尼等國在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上也呈現出疲態。比如2017年俄羅斯的GDP增長在全球竟然都不能排進前10名。而印度則排到了第六,超過了法國。預計2030年印度的GDP可能會全球第三。

所以至少從經濟上來看,俄羅斯是沒有崛起的。這也不是西方因此要對俄羅斯遏制的根本原因。

從政治和軍事實力來看,俄羅斯確實給西方造成了直接威脅,但本身並沒有所謂崛起的要素。

也就是說俄羅斯的所作所為是一個國家正常發展的利益驅動造成的,不是因為從小到大的一種自然成長順其自然地損害到了西方的利益。比如在烏克蘭問題上,這是俄羅斯政策造成的,不是俄羅斯有弱變強崛起的過程造成的。這是普京在克里米亞問題上超級強硬的政策,讓俄羅斯和西方因此“翻臉”,從而俄羅斯被西方遏制至今。

要知道,在克里米亞問題之前,俄羅斯和西方關係儘管有時緊張,但還沒到如今特朗普想和普京見個面,都會被國內一批人罵死的地步。當年的俄羅斯還是美國為首的G8成員呢,這些西方國家和俄羅斯高層有著機制化的年度會晤機制,所以說雙方的關係尚可,至少基本維持有問題對話解決的態勢。

而因為普京的強硬政策導致的烏克蘭問題爆發後,西方與俄羅斯的機制性聯絡幾乎中斷了。外在表現就是西方對俄羅斯在政治、經濟、外交等各方面開始“懟”。

由此,俄羅斯並沒崛起,所以因此也不會讓西方人擔心。而是普京“窮橫窮橫”的政策,給西方帶來的直接威脅,才讓西方對俄羅斯更加忌憚而加大制裁與遏制的力度。

至於說俄羅斯強大起來會給美國帶來哪些威脅?那要看普京之後的俄羅斯高層採取何種對外政策了。說不定又出個葉利欽和西方關係變好,甚至好的不得了,也說不定。


你認為俄羅斯會崛起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