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俄羅斯、法國和美國都不願讓土耳其攻打庫爾德呢?

快知網


目的各異,卻殊途同歸。這就是美,俄,法在這一問題上的現實狀況,結果有利於庫爾德人,肯定不利於土耳其了。至於為什麼?說起來很長,是個跨世紀問題。



庫爾德人是中東的四大民族之一,與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一樣。只是,它是一個民族,沒有自己的國家。它有3000多萬人,分佈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境內。歷史上它有幾次建國的機會,但陰差陽錯都失敗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庫爾德人在《色弗爾條約》中得到了獨立建國的機會,但由土耳其的反抗,英法的放水,在修改後的《洛桑條約》中就被刪去了。第二次是二戰後,在蘇聯的幫助下,伊朗境內的庫爾德人成立了“馬哈巴德共和國”,但由於美國人的反對,伊朗政府的鎮壓,蘇聯人的放棄,這個機會又被錯過了。第三次是海灣戰爭,美國人允諾事成後幫庫爾德人建國,但,美國得手便拋棄了庫爾德人,使庫爾德人遭到了薩達姆殘酷的報復。
伊朗和伊拉克境內的庫爾德人都有獨立的傾向或經歷。不用說,土耳其境內的庫爾德工人黨的獨立鬥爭,也讓土耳其政府頭痛不己。所以,土政府對庫爾德人的動向很敏感。當第二次海灣戰爭後,伊拉克境內的庫爾德人漸成氣候,埃爾多安就多次喊話要對伊拉克境內的庫爾德人動手。但經過第二次海灣戰爭,伊拉克境內的庫爾德人羽翼己豐滿,它們實現了名義上的自治,事實上的獨立,其國旗就和馬哈巴德共和國的旗子一脈相承。更為關鍵的問題是,周邊國家的庫爾德人穿越國界都會來到這塊根據地。土耳其怕的就是這個現實:有一天,土耳其境內的1300萬庫爾德人也會象伊拉克,敘利亞境內的人一樣鬧獨立。所以,當敘利亞發生內亂後,土耳其借打擊IS進入敘利亞,其實質是把庫爾德人當目標的。


土耳其的行為使敘利亞局勢變的更為複雜。但對敘利亞來講也不是一無是處。美國人扶持庫爾德人目的是分裂敘利亞這個國家,給以色列找個中東夥伴。有土耳其的反對,就讓美國猶豫不定。因為同為北約同家,美國對土耳其還有許多倚重的地方,一但鬧翻,得不償失。對俄羅斯來講,敘利亞是盟友國家,維護盟友的利益是它的本份,利用土耳其對抗美國也可以助它一臂之力。但不能讓土耳其走的太遠。對法國來講,法國自認為《色佛爾條約》規定了敘利亞是其委任統治地。所以,自敘利亞內亂以來,法國一直比較主動積極。其目的大概是彰顯自己的大國領導力吧?所以,它也要維持一個貌似公正的局面。其實,主要原因是不願讓土耳其盡享利益。總之,錯綜複雜的利益糾葛,使利益各異的美,法,俄在反對土耳其攻打庫爾德人一事上反而取得了一致,也許,這是天意!


天太2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目前敘利亞局勢已經出現新的變化,敘利亞政府軍和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的矛盾已經不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轉移到了土耳其和敘利亞境內庫爾德人之間。而美國、法國和三個在敘利亞插手很深的國家都一直警告或者不願意讓土耳其進攻庫爾德人。這其中原因值得追究。

庫爾德人現在的位置很吃香,不僅僅是美俄法三個大國要力保,連敘利亞政府軍都多次警告土耳其不要妄想越境進攻庫爾德人。

對於美國來說,由於在敘利亞投入數萬億美元,部署了大量兵力卻沒有能夠推翻敘利亞阿薩德政府,現在反政府武裝已經難以再死灰復燃。敘利亞境內的博弈未來唯一可以依靠的棋子就是庫爾德人,畢竟庫爾德人也十分需要美國的支持和保護,美國也很需要這個棋子以確保在未來敘利亞局勢博弈中不過分處於劣勢地位。

對於俄羅斯來說,和土耳其只是表面兄弟,埃爾多安的政治騎牆術俄羅斯人看的是很清楚的,況且俄羅斯和土耳其這些年也已經做了很多的利益交換,為了支持和逆轉敘利亞政府軍的地位俄羅斯也讓土耳其佔了很多便宜。但是俄羅斯很清楚土耳其是一隻喂不飽的狼,如果土耳其越境打擊庫爾德人那麼庫爾德人必亡,那時土耳其豈不在敘利亞想要什麼都得給?庫爾德人也向俄羅斯進行了多次政治求援,俄羅斯為了自己的利益需求也不可能把土耳其喂的太飽。


對於法國來說,現在美國毫不負責的宣佈撤軍,等於置北約這麼多年的付出於不顧。而法國必須承擔起北約在敘利亞勢力擴張的主導者地位,所以法國才會在庫爾德人屬地部署了數千人的部隊和包括“凱撒”自行火炮等在內的大量兵力,目的就是為了不讓北約這麼多年的付出付諸東流。土耳其已經得罪了西方國家多年,法國不可能再做出讓步。


標槍毒刺


原因很簡單,土耳其攻打庫爾德武裝不符合其他國家利益。長期以來,庫爾德人一直謀求在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和伊朗的邊界地帶建立統一的庫爾德人國家,因此上述四國對於庫爾德人都採取了一些強力措施。但從具體實施方面,敘利亞對於庫爾德人的態度明顯要比土耳其更溫和。相比於土耳其將庫爾德人趕盡殺絕,敘利亞僅對庫爾德人的一些權利進行了限制,庫爾德人更願意跟哪邊打交道可想而知。對於美國和法國來說,土耳其攻擊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人等同於將庫爾德人推向了敘利亞政府一方,這會壯大敘利亞政府一方的力量,毋庸置疑對於美國和法國維持其中東政策沒什麼好處。而對於俄羅斯來說,敘利亞的局勢正在逐漸趨於穩定,這有利於俄羅斯維護敘利亞這個在中東僅有的支撐點。

但土耳其如果對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人發起越境打擊,就不可避免地將讓敘利亞的安全形勢再次複雜化,反對派武裝和“伊斯蘭國”再次藉機發展乃至興風作浪並不是不可能。所以,目前敘利亞的形勢其實非常特殊:美國、法國與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持對立立場,但由於土耳其越境打擊庫爾德人對於雙方來說都沒有好處,所以三國對於土耳其打擊庫爾德人問題都秉持反對立場。至於土耳其對敘利亞反對派的支持,且不提美國和法國都支持敘利亞反對派,光是敘利亞反對派的不同派別之間的矛盾,就可能引發其背後支持勢力之間的衝突,這當然是美國和法國不希望看見的。
因此,土耳其越境打擊庫爾德人的行動,遭到域外大國的反對其實是不可避免的。


軍機圖


之所以美俄法不願意土耳其攻打庫爾德人,不能僅限於從這四個國家去看待和分析問題,當從更深層次去抽絲剝繭之後,其實就是美俄法全球戰略博弈與地區大國爭霸兩個層面的角力,在分析這兩個層面的角力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庫爾德人的情況,各位且聽我細細道來:

庫爾德人是個悲情的民族,好比當代的猶太人,是兩千多年前一直至今生活在庫爾德斯坦的遊牧民族古米底亞人的後代,在中東是僅次於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的第四大民族。具體人口因為所在地區的戰亂、人口分散和居無定所的遊牧習慣而沒有準確的數據,總體在3000萬人左右,主要分佈於土耳其(約1500萬)、伊朗(約600萬)、伊拉克(約500萬)和敘利亞(約130萬),其它如亞美尼亞、阿塞拜疆、阿富汗、黎巴嫩和土庫曼等國共有250多萬,歐洲各國也散居著約60多萬。



下面我再來分析下土耳其之所以想要攻擊庫爾德人的緣由,主要是因為一直以來其國內民族政策的不平等,在資源分配和經濟發展等方面區別對待,造成庫爾德人不滿情緒的長期積累進而爆發。土耳其的庫爾德人不但數量眾多,且有明顯的分離傾向,以庫爾德工人黨為代表,經常組織武裝襲擊,進行叛亂活動,給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造成了巨大隱患,不管土耳其誰執政,為確保國家統一,鎮壓庫爾德人都是首要任務。同時,作為曾經雄霸歐亞非大陸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繼承人,雖早已日薄西山,但土耳其人還是夢想有朝一日能夠東山再起。因此,首先稱霸中東或伊斯蘭世界就是第一步,從硬懟以色列支持巴勒斯坦,到揭發沙特王儲暗殺卡舒吉又支援卡塔爾,都是從國家層面著手,有意識的攪亂局面或削弱區域對手政局穩定並樹立自己的權威和正義形象,打壓潛在的爭霸對象,可謂一箭雙鵰的妙招。

而法國曾經是中東多國的宗主,殖民者的榮光至今無法忘懷,然而無可奈何花落去,實力撐不起野心,目前也就是刷刷存在感,想趁機會撈點好處,所以懶得花時間去評價這隻高盧落湯雞了。

老毛子不得不好好誇一下,在大帝領導下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在敘利亞最危急的關頭出手相救,以摧枯拉朽之勢消滅了ISIS和敘政府反對派,不僅巴沙爾感激涕零,更曝光了美國人、土耳其和沙特還有北約跟班對伊斯蘭國明打暗幫的陰謀,讓山姆大叔的中東戰略滿盤皆輸,威信掃地,灰溜溜匆匆宣佈撤軍又反悔,進退失措;而且拆解了美國計劃打造環伊朗包圍圈(伊拉克、敘利亞、阿富汗、印度和沙特)的招,還打出了俄國人的霸氣,顯示了實力,實驗了新武器,增加了國際話語權。但如果任憑土耳其消滅和佔領庫爾德地區,俄控敘利亞的戰略價值將大打折扣,不說油田在庫區,且一旦土耳其真的做大,以突厥人毫無底線的性格以及與俄羅斯的歷史恩怨,勢必老毛子也控制不了它翻臉,畢竟人家還有北約和美國盟友撐腰。So,擠美國、壓突厥、拉波斯的同時,庫爾德人也會感激不盡,對北極熊來說可謂一舉四得,這麼好的一個抓手,傻子才會放棄!



美國之所以反對土耳其打庫爾德人,關鍵在其曾經的代理人ISIS和反對派自由軍等全都不爭氣,整個一扶不起的阿斗!當然也是北極熊下手確實狠,一頓操作,潰不成軍,烏合之眾,作鳥獸散!山姆為了有立錐之地,花了萬億美元,又不至於輸的底褲都沒了,沒辦法才冒著得罪突厥人的風險扶持庫爾德人,不讓土耳其打,否則怎麼跟國內交代?而當看到土耳其火冒三丈倒向俄羅斯之後(買S400),山姆又有點慌了,最初想法是形成對伊朗的包圍圈,用庫爾德建國打造第二個中東以色列,如今不僅沒幹成,連盟友都要丟了,那不是虧大了!?完全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啊!所以又同意賣F35給土耳其,僅保留幾個據點和教官,以防土耳其全殲庫爾德武裝,開始從庫爾德撤軍,當初說好的支持庫爾德建國絕口不提,悲催的庫爾德人再一次被始亂終棄,但美國人還是為將來插足中東打了一個楔子,保留了一線希望。


盤龍Hu述


因為不管美國也好,還是俄羅斯也罷,乃至於歐盟英法德也好,都不想見到中東出現一個強權國家,更不想見到土耳其恢復奧斯曼帝國的輝煌,因為中東不僅擁有天量的石油儲藏,同時還是世界上的十字路口,地緣關係極其重要。

中東西可以虎視歐洲,北可掣肘俄羅斯,此外還能控制蘇伊士運河,抑制震懾伊朗、中亞。

事實上在歐亞舊大陸上,能誕生帝國強權的除了東北亞地區的中原,還有就是歐洲跟中東了。

從現在的中東局勢上來看,土耳其和俄羅斯看似有所呼應,幾有土耳其快退出北約跟俄羅斯結盟,共同去對抗北約的趨勢。

但其實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俄國跟土耳其才是真的百年宿仇,雙方在巴爾幹到黑海沿岸,再到高加索,大打出手鏖戰百年。而在一戰之中,俄羅斯的主要對手除了奧匈帝國以外還有便是土耳其人了。

所以抑制土耳其,是美俄歐盟之間一個默契共識,而庫爾德人問題便是掣肘土耳其人的一個重要策略。

庫爾德人是中東第四大民族,人口三千餘萬,勢力分佈遍及土耳其、敘利亞、伊朗、伊拉克四國,同時也是中東四大民族裡,唯一沒有獨立建國的民族,但其建國運動自奧斯曼帝國解體之後,就一直髮展持續。

在經過了“伊斯蘭國之亂”後,庫爾德大致形成了四支有力量的武裝政治團體,僅敘利亞的庫爾德人民保衛軍就有四萬五千名經美國訓練的戰士,其中精銳就有一萬人。

而庫爾德武裝其實跟土耳其的衝突都未曾斷過,甚至在敘利亞戰場上,雙方還曾一度交手,最終的結果雖是土耳其以多勝少,但根據俄媒消息,雙方的戰損比一度是6:1,土耳其可謂慘勝。

所以庫爾德這樣一支有民族獨立、武裝強大且亟需域外大國支持的政治力量,無疑就是遏制土耳其崛起的不二盟友,不管是美國還是俄國當然都不願意見到土耳其將之撲滅在茁壯成長之時。

還有一個原因則是,美俄擔心土耳其進攻庫爾德人會將好不容易剿滅了“伊斯蘭國”安定下來的中東局勢重新帶動全面混戰之時,這對於正將精力投注到“讓美國重新偉大”和“讓俄國成為全球十大經濟”的兩巨頭而言,都是不樂於見到的。

畢竟軍費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而現在美俄的老百姓們都要改善生活,而不想要烽煙四起,浪戰於絕域。

- END -

看見我們,發現世界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真實星球


真實星球


土耳其境內的庫爾德裔一直是土耳其政府的難題,若庫爾德人成功建國將對土耳其的庫爾德裔形成強大的向心力與鼓舞,這會嚴重影響土耳其境內的安全局勢以及分裂勢力抬頭。

所以,土耳其選擇了對庫爾德動武。這對於土耳其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就土耳其來說他們選擇了一個很好的動武時期,美,俄,歐盟他們這些方面對於土耳其的行為只是簡單的譴責。並沒有什麼實際的行動,所以說,這些大國可以說就是默許了土耳其的這一次行動了。

而就庫爾德來說,他們在歷史上曾經是自治的,在巴黎和會處理戰敗國中,建立了自治的庫爾德斯坦。不過這在現代土耳其之父的手下一舉被改變。他們徹底的剝奪了土耳其的主權,甚至還對他們進行了屠殺。



至於說美國,法國,俄國不願意,這一點倒是沒怎麼看得出來,他們的行為,譴責更像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以說他們是默許了土耳其的這一行為。


至於庫爾德,只不過是大國博弈中的一枚棋子。放棄了也就放棄了。就像土耳其攻擊他們的時候,國際上甚至都沒有發出什麼聲音。


是阿維啊


老金認為,俄羅斯,法國,美國都不願意讓土耳其攻打庫爾德人,是因為都明白土耳其有私心,佔領了庫爾德人地盤不會撤出來,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

庫爾德人問題由來以及,自從一戰,二戰以來,庫爾德人從未放棄建國的夢想,不過由於庫爾德人聚居區橫跨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四國,高加索國家也有一些分佈,

萬一庫爾德人現在鬧獨立,就牽扯以上四國的利益,四個國家都要分割一部分國土出來!

這幾個國家當然不會幹,不過伊朗基本制服了國內的庫爾德人,伊拉克給了北部庫爾德人區域高度自治,敘利亞也在跟敘利亞庫爾德人談判,最好的結果也是高度自治,就剩土耳其的庫爾德人了,最難制服!

土耳其打了幾十年,也沒打服本國的庫爾德人,現在土耳其明顯想趁敘利亞鬧內亂的時機,先佔了敘利亞庫爾德人地盤,然後對本國庫爾德人形成包圍,減少本國庫爾德人的外援;

所以,一旦俄羅斯,法國,美國同意土耳其去攻打敘利亞庫爾德人的話,就一發不可收拾了!事情會越鬧越大,不如干脆不同意算了!


以上是老金之見,你有何想法?歡迎留言!

關注 老金看世界 頭條號,老金為你挖掘重大事件之後的秘密!


老金看世界


俄羅斯擔心土耳其假道伐虢,藉著打庫爾德人的機會直接就吞併了敘利亞領土,這樣的話等於是趕走了灰狼卻接來了一頭老虎,這對於敘利亞政府來說絕對是噩夢,因為土耳其的軍力大約是敘利亞的四倍,俄羅斯在敘利亞軍力有限,無法與之抗衡。

法國是因為庫爾德人拿石油抵債賒了大量的武器物資,這些物資已經被庫爾德人用掉了,但是尾款卻還沒收上來,如果土耳其吞併了庫爾德人地區,那麼這些尾款就泡湯了。敘利亞庫爾德人地區的石油大約可以達到每年60~80億美元的出產量。

美國方面則是另外一回事,美國方面則完全是因為自己坑爹的畫餅。早在伊拉克戰爭時期,庫爾德人就已經成了美國的金牌打手,當時美國收買庫爾德人的許諾就是允許其建國,但是當美國攻下伊拉克之後美國便反悔了,他又另外許諾把敘利亞北部地區劃給庫爾德人讓其建國。


優己


中東地區的各種重大問題,繞開庫爾德問題就無法解釋清楚,也難以徹底解決。這就涉及到一個核心古老的話題,庫爾德人的“建國”夢想。

庫爾德問題,是19-20世紀英、法、俄為爭奪和瓜分中東勢力範圍而遺留的歷史問題,是涉及伊朗、伊拉克和土耳其3國的重大民族問題。

庫爾德族是中東地區一支較大的古老民族,主要聚居在伊朗西部、土耳其東部和伊拉克北部毗連地區,其餘散居在敘利亞和前蘇聯地區。庫爾德人將這一地區稱為“庫爾德斯坦”,總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3000多萬。庫爾德人屬雅利安人種,有自己的語言文字,信仰伊斯蘭教,大多數是遜尼派,少數什葉派。庫爾德人以強悍善戰聞名,他們為爭取獨立和自治進行了長期不懈的鬥爭。早在16世紀,庫爾德人就進行了反對奧斯曼帝國統治的鬥爭。第一世界大戰後,奧斯曼帝國崩潰,1920年8月締結的“塞佛勒條約”規定,在蘇聯的亞美尼亞南部和伊拉克北部的狹長地帶建立庫爾德國家。1922年11月簽訂的“洛桑條約”,廢除了“塞佛勒條約”,並把庫爾德地區分別分解給土耳其、伊朗和伊拉克。庫爾德人對此強烈不滿,併為爭取民族獨立而鬥爭。1922-1943年土耳其、伊朗和伊拉克3國庫爾德人曾多次進行武裝起義,均遭鎮壓。二次大戰後,伊拉克和伊朗的“庫爾德民主黨”在蘇聯的支持下,曾一度成立後“庫爾德斯坦共和黨”,不久失敗,此後上數三國庫爾德民族運動此起彼伏,三國庫族雖互有聯繫,但主要是在各自國家為爭取獨立、自治的合法權益而鬥爭。

目前,庫爾德人在土耳其有1400萬之多,獨立建國意識最強,與政府關係最緊張的庫族問題。如果土耳其國內的庫族獨立建國,那麼居住在庫爾德地區以外的五六百萬庫族人何去何從?土耳其失去了東部地區,不光失去了戰略水源地,還將失去與阿拉伯國家競爭中的戰略地位,以及連接地中海、進入外高加索和中亞地區的戰略通道。

其實,庫爾德人為了民族獨立,所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在庫爾德武裝力量和政府軍發生衝突的地區,村莊被夷為平地,農田遭毀滅,人、畜大量傷亡和失散。上世紀60年代,在伊拉克政府軍和庫族武裝之間的戰爭,6萬人的傷亡、30萬人無家可歸;1974-1975年的戰爭則使5萬人傷亡、60萬人流離失所;伊拉克政府為此消耗40多億美元,投入8萬軍隊、8箇中隊的米格17和米格-21戰機;庫爾德游擊隊炸燬了基爾庫克油田。

在土耳其,自1984年政府與“工人黨”發生武裝衝突以來,政府軍傷亡1萬多人;1993-1994年,土耳其用於這場戰爭的開支每年近100億美元,約佔全年預算的31%,致使政府債務類計高達600億美元;從此以後,土耳其在庫爾德人地區的駐軍達25人之多。

自上月9日始,土耳其以“和平之泉”的軍事行動,率“土協軍”進攻敘利亞北部地區,稱其為替在土耳其的360萬難民尋找安身立命之“安全區”。美俄法三國各懷鬼胎,美國起初想把“爛攤子”甩給土耳其,為其做代理人,接著讓敘利亞戰亂不止,不想讓俄羅斯抽身;俄羅斯給了土耳其一顆“大甜棗”,借土耳其之手逼走美軍,也有轉移土耳其在伊德利卜軍事實力的考慮,趁機俄敘聯軍徹底解決伊德利卜這塊“事非之地”,目的讓巴沙爾政權收復更多地盤;法國為了彰顯大國話語權和大國地位,也是為了歐洲出頭,避免戰爭持久會產生更多難民進入歐洲,2015-2016年的歐洲“難民潮”,讓歐洲永生難忘。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割離安全區”能否真正意義上建成,主要看巴沙爾政權和庫爾德武裝力量如何思考各自的未來,這需要高超的政治能力。庫族領導人有沒有戰略眼光,取決於跟美還是“認娘”的問題,巴沙爾如果有遠大的政治眼光,能夠與庫族達成默切,合力對抗土耳其軍和土協國民軍,埃爾多安可能是竹藍子打水一場空的結局。國際大的政治環境很有利於敘利亞政府,就看能否把握住機遇的問題了。


何由之


如果任由土耳其滅掉庫爾德武裝,殺死十幾萬武裝人員,製造二百萬難民,那邊的國家都不高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