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天一閣書目》初探

《天一閣書目》初探

《天一閣書目》初探

天一閣是我國現存歷史最久的藏書樓,數百年來,隨著藏書的增減變化,其藏書目錄達十餘種之多,在歷代藏書家中是罕見的。清嘉慶年間阮元編定的《天一閣書目》,則是其中有較大參考價值的一種。

清嘉慶八、九年(公元1803一1804年)間,浙江巡撫阮元登臨天一閣,他看到以往的書目龐雜無次序,因而訂定體例,著重強調要節錄原書的序跋,著錄藏書家題識印記,以資考證。又挑選範欽後人範邦甸等六、七人,分日登樓,不久完成了《天一閣書目》十卷,補遺一卷。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阮元又命寧波府學教授汪本校勘刻印。

《天一閣書目》原為四卷,後又析為十卷。卷一之一為“御賜書”及進呈書六百九十六種,五千二百五十八卷。卷一之二為經部,著錄二百二十六種,四千一百七十一卷。卷二之一、之二為史部,共著錄一千二百七十六種,一萬九千五百六十二卷。卷三之一、之二為子部,著錄一千零十一種,三千二百四十八卷。卷四之一至之四為集部、補遺及範氏著作,著錄八百八十種,一萬一千五百四十五卷。後附《天一閣碑目》一卷。總共著錄四千零八十九種,四萬三千七百八十四卷。

《天一閣書目》基本上按照《四庫全書總目》分類,經部九類,無“孝經”類,史部十五類,子部十四類,集部五類,增設“雜著”,類,著錄賦、駢文、題跋、策論、尺牘等方面的書籍,如《類編法賦》、《尺牘新裁》、《東坡題跋》、《古今四六會編》、《名家表選》、《策學輯略》等皆是。

《天一閣書目》在著錄版本時,凡是刊刻的書皆稱“刊本”,有不少書著錄了刻書年代和刻書單位。有的還著錄了題簽和印章,例如:《周禮鄭注》下著錄:“刊本,司馬公題簽”,《大學衍義》下著錄:“刊本,卷首有‘欽文之璽’、‘廣運之寶’二方御章。”至於著錄抄本,則分別稱之為朱絲欄抄本、紅絲欄抄本、藍絲欄抄本、烏絲欄抄本、抄本等,有的還加“棉線”二字。天一閣所藏抄本很多,大多是根據罕見善本抄錄,如乾隆皇帝從範氏進呈書中提出兩種,題詩以表鄭重,一是宋魏了翁的《周易要義》十卷,為棉紙藍絲欄抄本,另一是馬總的《意林》五卷,為棉紙米絲欄抄本。天一閣鈔本多是從豐坊、王世貞、姚諮等當時藏書家借錄,堪稱集各家精華於一閣。

《天一閣書目》的著書較為詳細,除書名、卷數、作者、版本外,一部分書的著錄還有數行簡述,或簡介作者生平,或概括書中大意,並指出某人有序,某人有跋。例如:集部《謝子象詩》十五卷下著錄:“刊本,明金陵謝承舉等著,初名璿,字子象,夢神授其名,逐改焉。八歲善詩,十舉不第,退耕國門之南。自號野全,又以美鬚髯,行九,人稱為髯九,所著有《採毫錄》、《東村稿》、《西遊錄》、《在客稿》、《日得錄》、《廣陵雜錄》、《湘中漫錄》,總共若干首,子少南以進士官刑郎,刪刻其詩十五卷於京師,皆斷自三十年後諸稿、視少南所輯,僅十之三,視所藏遺稿僅十之一,嘉靖癸卯西蜀張湖序,同裡陳風、許谷為後序”。《天一閣書目》的著錄還有一大特色就是約五分之一的書節錄序跋原文,這是仿元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之例,在清人目錄中也是不多見的,尤其是一部分書已失傳,這些序跋對於考證原書就顯得特別重要,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由於編纂者六七人的水平不一致,且各自為政,全書錯訛之處甚多,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著錄方面的錯誤

1、書名之誤。例如:《清河縣誌》四卷、續錄一卷,明孟仲遴纂修。《天一閣書目》誤作“《清和縣誌》三卷”。又如《龍巖縣誌》二卷,明湯相、莫元纂修,《天一閣書目》誤作“《龍巖州志》七卷,楊相纂修”。

2、卷數之誤。如《汜水縣誌》六卷,明肖佩纂修。《天一閣書目》誤作《汜水縣誌》二卷,陳萬言纂修”。又如韓雍的《兩廣平蠻錄》七卷,《天一閣書目》誤作一卷。

3、作者之誤。如《福州府志》四十卷,明葉溥、張孟敬纂修,林庭??序。《天一閣書目》著錄林庭??纂修,將作序人誤作纂修者。又如《晉溪敷奏議》十四卷,明王瓊撰,《天一閣書目》著錄為:“《晉溪敷奏》十四卷,明少保王恭撰”。《四庫全書總目》著錄此書曰:“瓊,字德華,太原人,成化丙戌進士,官至吏部尚書,諡恭襄”。編者誤將其諡法中的“恭”字作為他的名字。

《天一閣書目》在著錄書名、卷數、作者時錯誤甚多,本文限於篇幅,不能一一列舉。

二、失收

馮貞群《天一閣書目內編》雲:“《天一閣書目》時代先後,頗有失次,且閣中所藏遺漏良多,考嘉慶壬戌目(即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編成的《四明天一閣藏書目錄》)未載醫書、地理、算命、風鑑、登科鄉試會試錄、圖書集成,計書四千八百一種,是目增入壬戌目遺諸書即試士錄一類,已增四百七十一種,合增入者計之,僅得四千九十四種,今與壬戌目相較,約失收一千一百種有奇”。又云:“(劉喜海《天一閣見存書目》)依阮氏原目分類排比,凡二千二百二十三種,增出原目四百七十種”。又編目之時,正當乾隆皇帝禁書之後,王世貞的《綱鑑會纂》、《續宋元紀》,陳仁錫的《潛確後類書》,錢肅樂的《庚辰春偶吟》等書屬禁書,不敢收入。

三、歸類不當

《天一閣書目》歸類不當處甚多,如宋嚴羽的《滄浪先生吟卷》、明陶安的《陶學士集》、明王梅的《王柘湖遺稿》、明楊旦的《陶國後集》,皆別集而誤入總集類。宋趙師使的《垣庵長短句》,辛棄疾的《稼軒長短句》,明楊慎的《升庵長短句》皆詞集而誤入雜著類。再如柳永的《樂章集》是詞集而誤入經部樂類。

總之,《天一閣書目》雖然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但錯訛之處甚多,在使用此書時,須參考薛福成的《天一閣見存書目》、林集虛的《目睹天一閣書錄》、楊鐵夫的《重編寧波範氏天一閣圖書目錄》、馮貞群的《天一閣書目內編》等書。尤其是《天一閣見存書目》,糾正了《天一閣書目》在著錄書名、卷數、作者時的一些訛誤,而且書的歸類也大體得當,最值得參閱。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學習古籍版本,離不開查看實物、關注古籍網拍、瞭解市場價格!網拍是低成本、最方便的學習方法:

長按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點滴拍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