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這種病菌會“藏”在心臟裡,影響全身健康!

血脂高、血壓高會損傷心臟健康;但你知道有些病菌也會損害心臟健康,甚至“吃掉”心臟嗎?

而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小行為,就會給這些致病菌留下“傷心”的可乘之機!

1“藏”在心臟裡的病菌!

生活中,有些病菌會通過我們一些小行為“藏”到我們的心臟裡,悄悄破壞我們的心臟結構,甚至引起全身性的疾病。

醫學上把這種情況稱為——感染性心內膜炎,是一種嚴重威脅生命和健康的疾病!

病菌進入心臟,再遇到抵抗力低下等情況,就會粘在我們的心臟內膜上,形成贅生物。並且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以下危害:

這種病菌會“藏”在心臟裡,影響全身健康!

當病菌“藏”在心臟:

1損傷心臟:致病菌不僅在心臟繁殖壯大成團,而且還會“吃掉”心臟的瓣膜。它最喜歡藏在瓣膜的後面,因為這裡的血液流動壓力沒那麼大,適宜生長。

心臟瓣膜一但出問題,就會影響全身的供血和心臟結構,造成心臟肥大,甚至可能出現急性心臟衰竭。

這種病菌會“藏”在心臟裡,影響全身健康!

2出現栓塞:心臟會不停的把血液泵向全身,而包含病菌的贅生物就可能隨著這個過程進入到身體各處,在這些的血管裡形成栓塞,比如進入大腦後造成腦梗。

這種病菌會“藏”在心臟裡,影響全身健康!

3炎症感染:有些病菌雖然沒有造成栓塞,但卻隨血液散播到腦、腎、脾、眼等部位,造成繼發感染。而這些炎症感染會引發高燒,讓人身體虛弱。

這種病菌會“藏”在心臟裡,影響全身健康!

既然這種情況這麼危險,那生活中哪些事情會給致病菌留下“傷心”的可乘之機呢?

2 4種“小行為”,帶來心臟致病菌!

01不注意口腔衛生

我們口腔中存在著500種以上的細菌,大部分時候相安無事。而有牙周疾病的人往往容易牙齦出血,這就可能導致細菌進入到血液循環中,甚至紮根心臟。

建議用巴氏刷牙法,面面俱到刷夠3分鐘。最好在每頓飯後半小時後刷牙一次牙,每年洗1-2次牙齒,減少牙周病發生的可能。

02不正規的口腔操作

修牙、補牙、洗牙等過程中,都會出現出血的情況,遇到免疫力低下、疲勞期等情況,就可能出現病菌感染。

因此,不建議疲勞時候去看牙,同時一定要到正規口腔機構去看牙。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在高危病人口腔操作過後,合理使用抗生素。

這種病菌會“藏”在心臟裡,影響全身健康!

03不安全的紋身

紋身時,使用的紋身機器及色素顏料可能攜帶病菌,會通過血液流到心臟,從而造成感染性心內膜炎。

因此建議紋身選擇正規機構。

這種病菌會“藏”在心臟裡,影響全身健康!

04不必要的輸液

輸液過程中雖然用酒精和碘酒對皮膚進行了消毒,但不排除皮膚褶皺中會留存一些病菌,可能隨著輸液的過程進入身體。因此輸液越多,感染性心內膜炎風險也越高。

建議患病後能吃藥就不打針,能打針就不輸液。

這種病菌會“藏”在心臟裡,影響全身健康!

3 5種情況,當心心臟致病菌!

平時生活中,如果有以下表現,就要當心心臟健康問題了!

1心臟出現雜音:正常的心跳是“撲通撲通”清晰、整齊而有力,而感染性心內膜炎後的心臟會出現嘆氣一樣“呼呼”的雜音。

這種病菌會“藏”在心臟裡,影響全身健康!

2發燒:頑固、反覆高燒39℃甚至40℃,持續較長時間比如一週左右。

3憋氣:出現心力衰竭的症狀,憋氣、喘息。

4瘀血點:鎖骨以上的皮膚和粘膜會出現瘀血點,比如頸部、口腔黏膜等。

5出血點:手指甲、腳趾甲會出現線狀出血點;或手掌心、腳掌心出現小的出血點,一般1-4毫米;或視網膜上卵圓形的出血。

這種病菌會“藏”在心臟裡,影響全身健康!

如果出現以上這5種情況就要當心了!建議到大醫院做心臟彩超、血培養等檢查,排除心內膜感染。

如果能早期發現心內膜炎,只要進行抗生素治療,心臟瓣膜能修補而不換的機會大很多,也避免了瓣膜置換後需要長期服藥抗凝的風險。

而如果發現時已經很晚了,往往就需要進行瓣膜置換手術了。無論是機械瓣膜,還是生物瓣膜,目前都是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

[1] 楊思遠,石應康.感染性心內膜炎外科治療研究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09,30(06):1029-1033.

[2] 20180428 北京衛生《養生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