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再見了,濟鋼!主廠區已部分拆除!

作為濟南曾經的驕傲

1958年建廠的濟鋼主廠區真的要說再見了

鍊鋼廠120噸轉爐及配套3.5米中厚板產線

4.3米寬厚板產線廠房正在拆除中

廠區東部的堆料場已平整為淨地

隨著更多資產包陸續摘牌

鋼城行將和濟南人告別

而“新濟鋼號”也將開啟新的征程

據瞭解,3月初濟南市組織召開專題會

濟鋼“凱旋門”、廠區內的雕塑“大拇指”等地標建築

3200立方米高爐、45噸轉爐

2.5米中板廠等廠房設施

有可能作為工業遺產被保留下來

再見了,濟鋼!主廠區已部分拆除!

廠區東部的堆料場已平整為淨地

再見了,濟鋼!主廠區已部分拆除!

再見,濟南驕傲


這裡曾是熱火朝天的工業基地,在濟南活成了記憶;這裡曾是一片不夜的鋼城,2006年鋼產量高達1200多萬噸,濟鋼就此躋身全國十大鋼廠行列,記錄著一代人的豪情和夢想;這裡曾有過難以割捨的情愫,2017年6月29日,隨著3200立方米高爐正式停爐,拉開了濟鋼鋼鐵生產線停產工作的序幕。

作為安全員,蔣文志如今每天都要到封閉管理的主廠區轉轉,多看一眼這個曾經的“家”。在他的帶領下,記者進入偌大的廠區,這裡抬頭可見縱橫錯落的巨大管道、鏽跡斑駁的石灰窯,以及黑色厚重的鐵門、靜靜躺著的火車頭、失去火花的高爐,這些展現現代工業文明的符號道不盡歷史滄桑。


再見了,濟鋼!主廠區已部分拆除!


蔣文志如今每天要到封閉管理的主廠區轉轉

鼎盛時期,濟鋼主廠區裡有兩三萬工人,每一條路上放眼看去都是人。如今,這座61年之久的鋼城正在經歷著它最後的時光,在空曠的主廠區裡僅能看到零星掛外地牌照的車輛,蔣文志說這是來看資產包的。

從去年開始,濟鋼主廠區固定資產採取打包公開處置掛牌,並以廠區內部道路為界限劃分成19個資產包。其中已有多個資產包被摘牌,來自上海、河北的摘牌人已組織人力、設備進場拆除。

再見了,濟鋼!主廠區已部分拆除!


3200立方米高爐


3200立方米高爐是濟鋼容積最大、設備最先進的高爐。站在巨大的高爐下,可以看到4個鐵水出口,能想象到出爐的剎那間鐵水四濺,工人們熱火朝天的忙碌場景。

出了3200立方米高爐車間,蔣文志指著南邊不遠處一處巨大的廠房說,4.3米寬厚板產線主要設備已搬遷到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剩餘設備被打包出售,眼下車間裡有200多人正在拆除施工。

再轉向東面,鍊鋼廠120噸轉爐、配套3.5米中厚板產線正在拆除施工中,工期7個月。這意味著濟鋼的歷史版圖又少了一角。

再見了,濟鋼!主廠區已部分拆除!


鍊鋼廠120噸轉爐及配套3.5米中厚板產線,4.3米寬厚板產線廠房正在拆除中。


再見了,濟鋼!主廠區已部分拆除!

二次創業逐夢


也許你在膠濟客專的列車上,曾被這兒規模空前的廠區深深震撼;也許你從沒有踏入過這裡,矗立在工業北路的“凱旋門”卻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鮑山、濟鋼醫院、濟鋼體育館……這些熟悉的地名更承載濟南人難忘的記憶。

主廠區啟動拆除,並不代表濟鋼謝幕,而是再次創業的開始。

2017年6月29日,濟鋼主業鋼鐵產線拉開停產序幕後,在短短33天裡,濟鋼安全有序關停650萬噸鋼鐵產能、平穩分流近2萬名職工,創造了國內鋼鐵行業關停規模最大、安置人數最多、安置期最短紀錄。在這場新舊動能轉換實驗中,濟鋼轉型升級的第一步已然邁出。

再見了,濟鋼!主廠區已部分拆除!


進入2018年,濟鋼迎來建廠60週年。這一年,濟鋼打了個漂亮的“轉型仗”。步入61歲的濟鋼,2019年不斷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培育新主業。就在3月,濟鋼環保新材料產業園進入全面開工建設階段,可引領濟南市石灰石資源深加工產業向環保化、集約化和大型化轉變,該項目計劃10月試生產。

此外,汽車拆解產業園項目6月底投運。年內完成資產處置、土地交付目標。全年實現營收目標169億元,職工人均收入在去年的基礎上再提升8%。

再見了,濟鋼!主廠區已部分拆除!

地標建築有望保留


濟鋼主廠區的每一個角落都留有濟鋼人艱苦創業的印記,也承載著濟南東部老工業區的發展史。主廠區西至鋼化路,東至京滬高速,南至工業北路,北至濟鋼集團彩板廠,佔地面積約5.5平方公里。

拆除後的這片土地如何才能發揮它最大的價值?

對於濟鋼片區的開發利用,老濟鋼人都希望能留存一部分城市記憶。這有先例可循。在中央商務區建設中,二鋼老廠房變身文服中心,成為區域文化、歷史座標。


再見了,濟鋼!主廠區已部分拆除!

廠區內的老火車頭


在濟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薄濤看來,梳理好濟鋼文化脈絡,緊密結合濟鋼片區的城市規劃,利用部分廠房及設施打造鋼鐵工業主題城市公園、國家4A級礦山博物館等文化設施,可以留存城市工業記憶,進行可持續性開發。

在主廠區拆除過程中,3月初濟南市組織召開專題會,對《濟鋼片區城市設計》進行了專題研究,會上稱濟鋼片區的發展規劃要活化利用工業遺存,塑造特色建築風格。


再見了,濟鋼!主廠區已部分拆除!


濟鋼“凱旋門”、廠區內的雕塑“大拇指”等地標建築、3200立方米高爐、45噸轉爐及2.5米中板廠等廠房設施有可能作為工業遺產被保留下來。

濟鋼片區緊鄰新東站核心區,是新東站次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載體。隨著濟鋼片區城市設計框架的敲定,與新東站片區、白泉溼地公園綠廊積極聯動,構建以產業遺址公園為區域綠芯、多軸放射、一環串聯片區、三大公園點亮特色的總體架構。

同時,區域工業遺址與展覽、文創等功能結合起來。顯然,未來的濟鋼主廠區拆除後,城市設計將以獨有的濟鋼情懷和“一團火”的濟鋼精神呈現給濟南人,延續一段獨有的記憶,銘記濟鋼曾經為這座城市作出的巨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