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再见了,济钢!主厂区已部分拆除!

作为济南曾经的骄傲

1958年建厂的济钢主厂区真的要说再见了

炼钢厂120吨转炉及配套3.5米中厚板产线

4.3米宽厚板产线厂房正在拆除中

厂区东部的堆料场已平整为净地

随着更多资产包陆续摘牌

钢城行将和济南人告别

而“新济钢号”也将开启新的征程

据了解,3月初济南市组织召开专题会

济钢“凯旋门”、厂区内的雕塑“大拇指”等地标建筑

3200立方米高炉、45吨转炉

2.5米中板厂等厂房设施

有可能作为工业遗产被保留下来

再见了,济钢!主厂区已部分拆除!

厂区东部的堆料场已平整为净地

再见了,济钢!主厂区已部分拆除!

再见,济南骄傲


这里曾是热火朝天的工业基地,在济南活成了记忆;这里曾是一片不夜的钢城,2006年钢产量高达1200多万吨,济钢就此跻身全国十大钢厂行列,记录着一代人的豪情和梦想;这里曾有过难以割舍的情愫,2017年6月29日,随着3200立方米高炉正式停炉,拉开了济钢钢铁生产线停产工作的序幕。

作为安全员,蒋文志如今每天都要到封闭管理的主厂区转转,多看一眼这个曾经的“家”。在他的带领下,记者进入偌大的厂区,这里抬头可见纵横错落的巨大管道、锈迹斑驳的石灰窑,以及黑色厚重的铁门、静静躺着的火车头、失去火花的高炉,这些展现现代工业文明的符号道不尽历史沧桑。


再见了,济钢!主厂区已部分拆除!


蒋文志如今每天要到封闭管理的主厂区转转

鼎盛时期,济钢主厂区里有两三万工人,每一条路上放眼看去都是人。如今,这座61年之久的钢城正在经历着它最后的时光,在空旷的主厂区里仅能看到零星挂外地牌照的车辆,蒋文志说这是来看资产包的。

从去年开始,济钢主厂区固定资产采取打包公开处置挂牌,并以厂区内部道路为界限划分成19个资产包。其中已有多个资产包被摘牌,来自上海、河北的摘牌人已组织人力、设备进场拆除。

再见了,济钢!主厂区已部分拆除!


3200立方米高炉


3200立方米高炉是济钢容积最大、设备最先进的高炉。站在巨大的高炉下,可以看到4个铁水出口,能想象到出炉的刹那间铁水四溅,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忙碌场景。

出了3200立方米高炉车间,蒋文志指着南边不远处一处巨大的厂房说,4.3米宽厚板产线主要设备已搬迁到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剩余设备被打包出售,眼下车间里有200多人正在拆除施工。

再转向东面,炼钢厂120吨转炉、配套3.5米中厚板产线正在拆除施工中,工期7个月。这意味着济钢的历史版图又少了一角。

再见了,济钢!主厂区已部分拆除!


炼钢厂120吨转炉及配套3.5米中厚板产线,4.3米宽厚板产线厂房正在拆除中。


再见了,济钢!主厂区已部分拆除!

二次创业逐梦


也许你在胶济客专的列车上,曾被这儿规模空前的厂区深深震撼;也许你从没有踏入过这里,矗立在工业北路的“凯旋门”却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鲍山、济钢医院、济钢体育馆……这些熟悉的地名更承载济南人难忘的记忆。

主厂区启动拆除,并不代表济钢谢幕,而是再次创业的开始。

2017年6月29日,济钢主业钢铁产线拉开停产序幕后,在短短33天里,济钢安全有序关停650万吨钢铁产能、平稳分流近2万名职工,创造了国内钢铁行业关停规模最大、安置人数最多、安置期最短纪录。在这场新旧动能转换实验中,济钢转型升级的第一步已然迈出。

再见了,济钢!主厂区已部分拆除!


进入2018年,济钢迎来建厂60周年。这一年,济钢打了个漂亮的“转型仗”。步入61岁的济钢,2019年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新主业。就在3月,济钢环保新材料产业园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可引领济南市石灰石资源深加工产业向环保化、集约化和大型化转变,该项目计划10月试生产。

此外,汽车拆解产业园项目6月底投运。年内完成资产处置、土地交付目标。全年实现营收目标169亿元,职工人均收入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提升8%。

再见了,济钢!主厂区已部分拆除!

地标建筑有望保留


济钢主厂区的每一个角落都留有济钢人艰苦创业的印记,也承载着济南东部老工业区的发展史。主厂区西至钢化路,东至京沪高速,南至工业北路,北至济钢集团彩板厂,占地面积约5.5平方公里。

拆除后的这片土地如何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

对于济钢片区的开发利用,老济钢人都希望能留存一部分城市记忆。这有先例可循。在中央商务区建设中,二钢老厂房变身文服中心,成为区域文化、历史坐标。


再见了,济钢!主厂区已部分拆除!

厂区内的老火车头


在济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薄涛看来,梳理好济钢文化脉络,紧密结合济钢片区的城市规划,利用部分厂房及设施打造钢铁工业主题城市公园、国家4A级矿山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可以留存城市工业记忆,进行可持续性开发。

在主厂区拆除过程中,3月初济南市组织召开专题会,对《济钢片区城市设计》进行了专题研究,会上称济钢片区的发展规划要活化利用工业遗存,塑造特色建筑风格。


再见了,济钢!主厂区已部分拆除!


济钢“凯旋门”、厂区内的雕塑“大拇指”等地标建筑、3200立方米高炉、45吨转炉及2.5米中板厂等厂房设施有可能作为工业遗产被保留下来。

济钢片区紧邻新东站核心区,是新东站次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载体。随着济钢片区城市设计框架的敲定,与新东站片区、白泉湿地公园绿廊积极联动,构建以产业遗址公园为区域绿芯、多轴放射、一环串联片区、三大公园点亮特色的总体架构。

同时,区域工业遗址与展览、文创等功能结合起来。显然,未来的济钢主厂区拆除后,城市设计将以独有的济钢情怀和“一团火”的济钢精神呈现给济南人,延续一段独有的记忆,铭记济钢曾经为这座城市作出的巨大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