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从这几份报告看自动驾驶:谷歌VS百度的battle,你站谁?

从这几份报告看自动驾驶:谷歌VS百度的battle,你站谁?

|咿咿呀呀

ID|txxxbwz

下班高峰期的你是不是还被堵在路上呢?来一份晚高峰汽车读本:北京近日发布中国首份自动驾驶路测报告——《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2018年度工作报告》(简称“《报告》”):91%是百度跑出来的。

这份报告的新鲜出炉具有重大的意义:在自动驾驶这条汽车交通的未来发展路径上,中国和美国并驾齐驱,处于引领地位。

美国加州交通管理局(DMV)每年的路测数据报告已经成为硅谷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直观参考,现如今中国也有了自己的第一份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报告,是值得喜大普奔的一件事。

虽然专业性及接受度不及DMV,但相较于加州平坦宽阔的测试大道,中国的驾驶环境非常复杂,道路场景更丰富、路况更复杂、人车关系更多变,自动驾驶技术面临更多的特殊挑战,也侧面说明了百度的实力。

很多小伙伴把这一报告和前不久发布的DMV自动驾驶路测数据、以及Navigant Research(简称“NR”)自动驾驶竞争力榜单一起进行跨国度、全球化的横向对比,发现自动驾驶领域真的是像极了经济角度的“中美之争”,也像极了搜索领域的“谷歌和百度的对决”。

自动驾驶是高精尖技术,也是中美科技之争的战略制高点,百度和谷歌成为各自的排头兵。中美贸易战让中国意识到芯片上被掣肘的问题,正奋起直追,而在大家处于同一起跑线的自动驾驶之争上,中国不甘落后,而且有很大机会赢。

1

这次《报告》从已发放测试车辆数、现行有效测试车辆数、总测试总里程三方面进行了披露。据了解,截至2018年12月,北京市登记的54辆有效自动驾驶车辆占全国50%以上,并在试验牌照规模、测试主体数量、车辆类型丰富度上均居于全国首位。所以从《报告》中,公众也能窥探到多家企业在国内自动驾驶领域的实力。

先来看看成绩单吧。

从这几份报告看自动驾驶:谷歌VS百度的battle,你站谁?

看到上图,不用小编多说了吧。百度路测里程领先优势明显,而这事实上也是“美国自动驾驶看Waymo,中国自动驾驶看百度Apollo”的又一次有力佐证。

在过去一年中,包括蔚来、奥迪、奔驰、北汽新能源在内的四家汽车公司与百度、小马智行、腾讯、滴滴在内的四家科技公司分别取得了公路测试牌照。其中百度有45辆,其余7家各1-2辆;

另外,2018年3月,百度是首批获得北京市自动驾驶道路测试试验用临时号牌的企业,也是当时唯一一家获得北京路测牌照的公司,且拿下了5张最高级别T3牌照;

截至2019年年初,全国已颁发了共101张路测牌照,其中,百度以近50张的牌照数量几乎占据半壁江山,传统车企则多在3张以内;

这些数据背后释放出的一大信号即百度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投入力度巨大,其在L3及以上自动驾驶方面的重视程度甚至远高于戴姆勒、奥迪等国际车厂,已拿下了多个“第一、唯一”。

相比起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不计成本的投入,传统车企,尤其是造车新势力,其投入的决心以及资源的丰厚度都未必理想。

小鹏的打法,是特定场景的自动驾驶应用。蔚来的打法,是以服务体验为前提的电动出行方案。并非自动驾驶不重要,而是在商业前景未明,正向商业闭环未形成的情况下,资金使用效率是生存的核心。

在自动驾驶以外,车企有销售、设计、制造、售后等太多需要考虑的环节,这些繁琐又不能缺的每一项都是对自动驾驶或多或少的妥协。

2

自动驾驶竞赛激烈,中美头雁比拼内功

自动驾驶是个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在国内,既有遥遥领先的扛旗者百度Apollo,也有腾讯、阿里等互联网领军企业,还有小马智行这种后起之秀;美国方面,更是有Waymo、GM Cruise、Ford Autonomous Vehicles等一众好手,以及苹果、特斯拉等知名厂商。不过,相比百度,其他行业巨头级的企业,如苹果和特斯拉,始终是在第三梯队。

事实上,在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数据发布之前,百度Apollo在加州车辆管理所(DMV)公布的自动驾驶路测数据、以及Navigant Research(简称NR)自动驾驶竞争力榜单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加州DMV年度报告里,百度Apollo 2018年总里程数达到了18093英里,同比增长818%;而年度MPI方面,同比增幅也达到了401%。自2016年以来,百度Apollo连续多年在总里程数和MPI方面实现了高速增长。

而说到自动驾驶,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巨头谷歌。

此前的2月份,美国加州交通管理局(DMV)也发布了2018年度路测数据报告,百度也同样展现了中国的代表实力。在提交报告的48家企业中,行业领先者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以127万英里的里程数一马当先,百度则跨越了15000英里的里程碑,Apollo 2018年总里程数达到18093英里,同比增长818%,年度MPI同比增长401%,成绩斐然。

为什么是中国的百度和美国的谷歌,走在了各自国家的前列?

原因在于,自动驾驶是“技术为王”的领域,百度、谷歌的技术信仰、工程师文化、代码基因等色彩,让他们站上了行业的顶端。

自动驾驶说到底,比拼的就是对技术的打磨,比拼的是内功!

就拿百度来说,其自动驾驶的积累离不开两点:一个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技术优势,一个是百度地图本身所产生的车辆行为数据。

这两点解决了自动驾驶研发最硬核的条件要素——基于大数据的学习。

前者的大背景是,百度作为 BAT之一,搜索业务背后的商业想象空间见顶,把AI人工智能作为百度未来商业探索的主要方向。后者则是被百度视为一个无法变现的巨大流量入口。而到了自动驾驶的竞争中,这种庞大的交通行为数据开始具备了前所未有的商业价值。从驾驶习惯到出行路径,百度做到了超越驾驶者本身的熟知。

3

自动驾驶不进则退,

独占鳌头还看商业化进程

自动驾驶,作为人工智能最早的落地领域之一,其实是汽车、人工智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5G、大数据、边缘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等众多行业的十字交叉口。一旦在哪个环节停滞不前,就很容易被后来者追上。

回过头来看此次路测报告,其既是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行业统览和厂商横向对比的宝贵资料;也是一份中国自动驾驶在技术、产品、量产、商业化等硬实力方面,以及在运营、管理、规则等软实力方面,全面崛起的“昭告书”。

作为中国自动驾驶的领军玩家,百度Apollo正以技术为核心,通过产业合作、史无前例开源40万宝贵代码等方式,推动中国自动驾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与腾飞。

不过,中国自动驾驶要真正让世界为之侧面,还得看商业化进程。这一点上,百度也是走在了其他车企的前头。

百度Apollo祭出商业化大招是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在CES 2019期间,百度在自动驾驶方面,重磅发布了全球首个最全面智能驾驶商业化解决方案,也即百度Apollo的企业版。

百度Apollo企业版的推出,不仅使得百度Apollo的商业化得到极大的加速,而且推动整个行业在自动驾驶这个新鲜的AI细分领域内部,找到了商业化的可能性。

此前,对于人工智能,业内的一个很大顾虑就是商业化情景不甚明朗,如今百度Apollo Enterprise的推出并且大受欢迎,让有意进军人工智能各细分领域的大大小小厂商,既可以看到贡献科技价值的理想,也可以看到满足现实生存的现实。

总之,我们希望看到类似百度Apollo这样的自动驾驶汽车能够更快普及——毕竟小编还是希望能够靠自动驾驶得以解救每天早晚高峰的堵车潮。

— The End —

七成年轻人频用网络用语致语言贫乏,00后“黑话”大测试

马云刘强东可不会告诉你,中国女人的购买力有多强

大数据“杀熟”是店大欺客还是算法“BUG”?

勾勒多彩信息视界

晓说通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