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骨肉瘤是啥病?

水滴匯聚


單純的從名字來看,就知道“骨肉瘤”是一種惡性的疾病了,而且是高度惡性的!

事實上確實如此,骨肉瘤是原發骨腫瘤中最常見一種惡性的腫瘤,主要涉及到骨骼,多發生在脛骨和股骨,發病年齡多是青少年,發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和致癌物質,射線的接觸有關,也可能和局部的感染炎症有關。

骨肉瘤最主要的表現就是發病的骨和關節的疼痛,這種疼痛是因為腫瘤侵犯了骨膜周圍神經,以及周圍軟組織所致,疼痛往往特別明顯,並且一般止痛藥物緩解效果差。另外,在腫瘤骨部位會出現明顯的腫塊表現,周圍軟組織腫脹凸起,很多患者在疼痛發生時會出現腫脹,這也是比較典型的一個症狀,如果有類似症狀一定要幾時到醫院就診;另外有的可能會伴有發熱、食慾減退、身體消瘦等;伴隨著疾病的深入,關節疼痛加劇,局部皮膚可能會潰爛,活動能力也會受到影響,甚至可能會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發生病理性骨折。

在影像檢查上,x線,CT可以明顯的的看到骨質破壞,骨皮質骨小梁結構紊亂。磁共振可以更為清晰的看到軟組織腫塊以及對周圍肌肉,血管的侵犯情況。目前對於骨肉瘤的主要治療手段是根治性手術治療,配以放化療,因為其惡性程度極高,往往發展成為腫塊的部位部分需要截肢手術治療。



張浩醫生


骨肉瘤為骨惡性腫瘤的一種,它起病急、發病嚴重,短期內可以迅速轉移。佔全部原發惡性骨腫瘤的33%左右,居第一位。通常侵襲的是青少年, 75%的患者是在青少年時期發病的。

由於骨肉瘤常發生於膝關節周圍,會引發關節周圍疼痛,尤其在夜間更為明顯,而這一時期青少年的骨骼快速生長,所以骨肉瘤引起的疼痛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生長痛,或以為是一般的關節炎、扭傷、骨膜炎,而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骨肉瘤的治療依然是術前輔助化療、手術和術後化療,手術以保肢為主,必要時截肢。

傳統型骨肉瘤的五年生存率是60~70%,髓內高分化骨肉瘤的五年生存率高達90%以上,表面型骨肉瘤的愈後也是比較好的,尤其是皮質旁骨肉瘤,五年生存率也達到了90%以上。

如果我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請關注頭條號“海上名醫”哦~海上名醫是上海報業集團旗下醫患互動服務平臺,持續提供健康科普原創內容。能解答您的疑惑,是我們共同的追求。

海上名醫


骨肉瘤是一種原發惡性腫瘤,患者多為青少年兒童。它的特點是瘤細胞可以直接形成骨樣組織,因腫瘤的惡性程度高,嚴重時還會危及生命。

目前,對於骨肉瘤的研究表明,未能確定該疾病的具體病因,其發生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分別是創傷刺激、放射性同位素鐳、遺傳、接觸放射性物質、病毒感染等。

有資料顯示,骨肉瘤患者的早期疼痛症狀可分為兩個階段,先是間斷性疼痛,隨著疾病的發展,會迅速轉為持續性劇烈疼痛,且夜晚更為嚴重。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其疼痛症狀發生較早且較劇烈,常有局部創傷史。

此外,患者在疾病期間還會出現有明顯腫塊、跛行、高燒高熱、全身不適、體重減輕、貧血以至衰竭等症狀。需要注意的是,骨肉瘤還有可能引發的併發症,包括了心臟病、肺病和糖尿病,以及病理骨折。

就其治療而言,臨床上大多是採用綜合的治療方法,即以手術治療為主,並通過其他方法包括了放療、化療等進行術前術後的輔助治療,從而提高治療的效果。其中,為了避免術後的局部復發,手術是進行根治性切除。

此外,骨肉瘤的患者在飲食上要注意,多吃高蛋白質的食物。多吃芝麻等有利於造血功能的食物,多吃具有抗骨髓病作用的食物,戒菸戒酒,忌食辛辣食物、醃製類,忌食雞肉、豬頭肉等發物。


廣東骨科專家團


骨肉瘤,俗稱“骨癌”,是起源於骨骼的惡性腫瘤,也是兒童和青少年最常見的原發性惡性腫瘤。骨肉瘤的發病率較低,每年大約3-4例/100萬人口,因此,不是骨腫瘤專科醫生一般很難有足夠的經驗來診治該疾病,臨床上常有誤診誤治的情況。

骨肉瘤好發在四肢長骨(股骨、脛骨和肱骨等),最多見於膝關節周圍。

惡性腫瘤均有轉移的傾向,骨肉瘤也不例外。骨肉瘤最常見的轉移器官是肺,其次是骨。

骨肉瘤如何診斷?

骨肉瘤的診斷強調“臨床表現-影像學-病理學”緊密相結合的診斷方法。就診時,醫生會進行詳細的病史詢問以及體檢,還會進行X線、肺部CT、MRI以及骨掃描等檢查,每種檢查均有其特定的臨床意義。在獲得足夠的影像學信息後,下一步是從病變處取得組織標本進行病理學診斷,此步驟一般僅需微創的穿刺活檢即可。穿刺活檢建議由有經驗的骨腫瘤外科醫生進行,因為不恰當的穿刺活檢不但對診斷造成困擾,還可造成腫瘤的汙染,給後續的手術切除帶來障礙,嚴重情況可導致截肢。

在等待診斷結果期間,由於病變骨骼強度已被破壞,患者需要減少患肢的負重,注意避免骨折。另外,不能使用活血化瘀的藥膏貼敷腫塊表面,否則將導致腫瘤的快速增大。建議使用口服止痛藥來減少局部疼痛。

當骨肉瘤的診斷明確後,就需要及時治療,一般採取“術前化療-手術-術後化療”的綜合治療,化療期間患者應保持良好的心情,進食容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手術的方式包括保肢和截肢。經過有效的規範化療後,大部分患者得到保肢。術後患者應按照醫生的建議積極進行康復鍛鍊,以獲得良好的肢體功能。

骨肉瘤能治癒嗎?

經過規範的治療,有50%-60%以上的早中期骨肉瘤患者已能存活5年以上,只要能跨過5年這道坎,就有治癒的希望。目前我們有患者經過規範治療後,重拾生活的信心,擁有幸福的家庭。

骨肉瘤患者需終身隨訪,即每隔一定時間需要返回醫院進行檢查,包括體格檢查和必要的影像學檢查,千萬不能對此掉以輕心。

骨肉瘤有遺傳危險嗎?

目前骨肉瘤的病因還不明確,也無證據表明骨肉瘤有明顯的遺傳傾向,更無傳染性。家庭成員對患病者不必刻意隔離,而是應該鼓勵患者積極治療,一起對抗骨肉瘤!

https://www.toutiao.com/i6778098722262745604/


唐博虎談骨事


雖然隨著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人們生活環境的不斷改善,但是一些疾病的發生我們仍沒有辦法去制止或控制,就像一些比較難以醫治的疾病在當今仍存在很多,很多時候我們也只是在一些疾病未發生之前或未感染之前做一個預防的工作,但有些疾病的發生真的沒有辦法去預防就像腫瘤這類的疾病。

腫瘤有好多種分類,骨肉瘤也是其中的一種,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叫骨肉瘤。首先來了解一下骨肉瘤叫法的來源,它的叫法顯而易見是指長在骨頭邊的惡性腫瘤,骨肉瘤還有好多種類型的存在。這種腫瘤只是長在骨頭的旁邊,在骨頭的腫瘤中可以用醫學的顯微鏡看到在其中存在的纖維或軟骨組織,這樣在這種腫瘤中就可以產生骨樣基質,不論骨樣基質的多少這都是決定了此腫瘤為骨肉瘤的標準。骨肉瘤的發病成因可分為原發與繼發。原發是指骨肉瘤在先前的沒有受到病損而直接發生的,繼發是指骨肉瘤在以前有過骨肉瘤或在經過一段之間的放射性治療後而繼續發展的骨肉瘤。

這種疾病的發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少見,它的病發初期不是很明顯,在病發作時患者也不會有很大的感受。骨肉瘤發病時一般表現為身體長有腫瘤處會出現腫塊,如果腫瘤長的較大的情況下,腫塊也會表現的很大,隨著時間的推移,腫塊會讓人感受到明顯的疼痛。長在關節處的腫瘤很有可能會影響關節的活動,使人的行動受到限制。對於骨肉瘤的治療在前期可以考慮手術切除,如果腫瘤到後期才發現那就很有可能要面臨截肢。因此對於骨肉瘤等一些因惡性腫瘤引起的疾病來說要儘早接受正規醫院的治療,配合醫師的治療,對於病情抱有積極樂觀的心態,飲食與運動方面多聽醫師建議。


骨科王健醫生


惡性骨腫瘤通常稱作“骨癌”,廣義上包括了發生於骨與軟組織的惡性腫瘤,包括原發惡性骨腫瘤,繼發惡性骨腫瘤。

相比較肺癌、肝癌等常見腫瘤,骨惡性腫瘤發病率較低,約佔全身腫瘤的0.5%~1%。據2018年美國癌症學會官方統計,骨腫瘤發病人數佔所有腫瘤的0.2%,是一種極為罕見的腫瘤。

然而,這類腫瘤往往好發在兒童及青少年時期,並且早期症狀比較隱匿,就診時大多已是腫瘤中晚期,預後往往較差,因此,及時的診斷並進行規範化治療顯得尤為重要。

原發惡性骨腫瘤,以惡性腫瘤細胞產生骨質為病理特點,好發於兒童及青少年四肢關節周圍,最常見在膝關節周圍。骨肉瘤惡性程度高,非常容易發生早期肺轉移,一旦發生肺轉移,治癒難度很大。因此,迄今為止,骨肉瘤仍然屬於預後較差的惡性腫瘤之一。

骨肉瘤多發於青少年。在早期,疼痛是骨肉瘤主要表現之一,特別是不明原因的四肢疼痛並在夜間出現進行性疼痛加重。然而,部分患兒雖然出現了這樣的症狀,卻容易被家長或醫生誤認為“生長痛”而耽誤了早期發現和治療。

為什麼骨腫瘤常常“青睞”年輕的孩子?

目前醫學領域還不能給出太明確的原因,但由於孩子新陳代謝旺盛,骨肉瘤通常病情發展迅速,如果發病初期沒能得到正規治療,往往半年至一年內就轉移到肺,十分兇險。


骨肉瘤等惡性骨腫瘤,目前發病率較低,不少醫生對之尚不熟悉,如果在一般骨科門診發現或懷疑,建議轉診到治療力量集中、富有經驗的專業機構進行治療。


兒科醫生鮑秀蘭


  紀錄片第二季第一集,就多以患者的角度介紹骨癌疾病,這些孩子、家屬、醫生在為疾病努力著。

  骨肉瘤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腫瘤,也就是所謂的癌,即骨癌。該疾病起病急、疾病程度重,短期內會迅速轉移。佔全部原發惡性骨腫瘤的33%左右,75%的患者是在青少年時期發病。骨肉瘤以惡性腫瘤細胞產生骨質為病理特點,好發於兒童及青少年四肢關節周圍,最常見的是膝關節周圍。

  骨肉瘤惡性程度高,非常容易發生早期肺轉移,一旦發生肺轉移,治癒難度很大。因此,迄今為止,骨肉瘤仍然屬於預後較差的惡性腫瘤之一。

  骨肉瘤患者發病早期主要表現為局部的關節和軟組織的疼痛,最常見的是膝關節周圍疼痛難忍,也有不明原因的四肢疼痛,在夜間出現進行性疼痛加重的情況。不少兒童出現這種症狀後總是容易被家長或醫生誤認為“生長痛”,耽誤了早期發現和治療。

  目前,骨肉瘤的治療依然是以手術治療為主,手術後可以根據病情需要進行局部放射治療和化學藥物化療。一般來說,手術以保肢為主,必要時需要採取截肢手術。因為骨肉瘤比較容易發生肺轉移,早期積極手術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早發現、早診斷、早手術,對於提高五年生存率非常重要。手術之後還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有序的局部放射治療或者全身化療。傳統型骨肉瘤的五年生存率是60-70%,髓內高分化骨肉瘤的五年生存率高達90%以上,表面型骨肉瘤的愈後相對比較好。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我們所說的骨肉瘤其實就是骨腫瘤的一種,它是發生於青少年骨骼內的,最為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也就是說青少年骨骼內長腫瘤,我們首先就要考慮它是不是骨肉瘤。它的實際發病率是比較低的,每年在一百萬人口裡面,也就有3-5個人發病。 一般15-25歲這個年齡段的青少年,比較容易得骨肉瘤。那是不是說中老年就不發這個病了呢?不是的。中老年應該說是第二高發年齡,比如一些原來就存在的骨良性病變,那麼經過一段時間的變化以後,它也可能變成一種惡性腫瘤。它的最常見的發生的部位,就是肢體的幹骺端,就是相當於四肢的關節周圍的骨骼,比如說它常見於股骨遠端,就是膝蓋上面的骨頭,還有這個脛骨的近端,這一塊其實是膝蓋下的骨頭,大約80%左右的骨肉瘤,都發生在膝關節周圍的幹骺端。當然骨肉瘤還發生在肘關節,包括肩關節,甚至還有骨盆,還有脊椎骨這些部位,只是發病率相對要低一些。到目前為止,骨肉瘤發生的具體原因,還不是十分清楚,也就是說哪些因素可能會導致骨肉瘤的發生,目前還沒有找到。


水滴籌輸出


骨肉瘤是一種惡性骨腫瘤,一般多發於青少年。它會造成骨骼的溶解和破壞。一般人都需要截肢才能夠保命。很多人截肢以後沒有進行進一步治療,最後導致腫瘤專一而失去了生命。所以說這個病要積極的治療,並不是,截肢以後就完全治好了。

這個病很討厭,得了以後全身的狀況,一般都比較差,會發熱、不舒服、嚴重的體重下降和貧血等等,最終導致身體衰竭。患者會非常痛苦,很多人都不能正常走路。

常用的檢查有x線、CT檢查、核素骨掃描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