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希望工程創始人徐永光: 社會痛點,就是社會企業和影響力投資的靶心

希望工程創始人徐永光: 社會痛點,就是社會企業和影響力投資的靶心

徐永光 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希望工程”創始人

科技革命和社會創新讓公益和商業走向溫和

29日在香港啟動了未來資本領袖平臺,這個會議上形成一個共識,就是說數字化從數字經濟開始實際上標誌著資本從傳統的資本轉向現代和未來的資本,也可以說資本就融入了很多社會的因素。

互聯網信息技術革命開始,因為信息產品的共享性,它的共享性實際上在推動共享經濟,這些做信息產品的機構像阿里巴巴,他們開發的淘寶店可以免費去經營,微信可以在微信上開微店,到現在為止已經有三千萬家。兩分鐘可以開一個微店,微店可以賣什麼呢?大概不能賣飛機和汽車,但是可以賣別墅,都是免費的。這是什麼概念呢?因為信息產品的共享性出現了用公益的手段做商業,免費讓你來享用這些平臺,這不是公益,是用公益的手段做商業。

社會企業出現了,尤努斯是全球社會企業鼻祖,過去我們扶貧是要給錢的,現在顛覆了這個模式,要貸款,不僅要還款還要利息,小額貸款利息必須高,不高的話機構就會死掉。

社會企業就是遵循解決社會問題有效性的規則,只有這樣才是有效的,白給錢是無效的,你白給錢把窮人的貪慾激出來了,你給少了還罵你,通過普惠金融的手段很多人脫貧了,在孟加拉有將近800萬貧困農民得到了脫貧。

社會企業是有效解決社會問題的,帶有很強公益屬性的商業模式,所以我們現在出現了顛覆性的一種社會創新,出現了免費的商業,很多商業是免費給我們平臺。收費的公益,過去扶貧就是白給錢,現在收費了,這就是顛覆性的社會創新,信息技術革命給我們帶來了這樣一種變革。

社會企業到底是什麼樣兒

我做了一個靶向圖,看企業好壞就看打靶打到幾環,顯然是打得環數越高越好,還有很多企業在汙染環境、製假售假的無良企業,有些是脫靶的,有些企業依法納稅、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這樣的企業大概打到六七環。中國企業打靶幾環呢?我覺得大量的企業在五環左右吧。

八環企業是什麼樣?他們實現戰略公益,這些互聯網、高科技、綠色農業、綠色食品的良知企業還有分享經濟的平臺,他們有很高的創新性,而且已經積極解決社會問題。

九環企業比較有意思,養老、教育、醫療、健康、文化、藝術、體育、兒童、殘疾人就業,他們跟公共服務領域很將近,有些契合在一起,他們通過優質產品和服務滿足社會需求,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企業我認為是九環。

十環企業把滿足社會剛需、指向社會痛點作為使命,我們稱之為經典的社會企業。社會痛點,就是社會企業和影響力投資的靶心。

希望工程創始人徐永光: 社會痛點,就是社會企業和影響力投資的靶心

比如綠康醫養院,這家醫院2006年由一個臨床醫生創辦,解決失能失智老人養老問題,因為失能失智老人對家庭來講是不堪承受的負擔,綠康醫院形成了醫、養、護、康、教、研六位一體的健康養老產業鏈,你家裡老人佔床是不行的,社會有剛需國家要擔責,但是對這些老人問題的解決政府有分工、部門有自己的賬,政府幹不好誰來幹?非營利組織無錢、無權、無能力,想做做不了;企業有錢、有人、有能力這個事太難做了,趨利不願意做,怎麼辦?沒人管了,就出現綠康這個企業。

綠康2006年創辦的時候25張床位,2013年是民辦非企業公益模式做到700張床位,2014年禹閎資本對他進行投資,改造為綠康醫養集團,改造為公司模式,經過四年時間,第二年床位到了1400張,翻了一倍,現在已經超過1萬張床位。

我問卓永嶽董事長,假如養老機構政府建成以後,政府自己來運營結果會怎麼樣,他說政府自己運營一年再投入5千萬的管理經費都是管不住,民營做得非常好。在綠康我們看到是商業模式的運營,又是政府的設施,裡面有大量的志願者,對志願者做一個時間銀行,志願者在那裡服務,時間銀行記錄下來服務時間,將來可以讓他們家的老人得到別人的服務,這樣一個機構你說是政府嗎?像政府,是政府的設施,是企業嗎?像企業,但是超越了企業,是公益嗎?又超越了公益。它實際上是政府、企業、公益三位一體,是一個平臺,就是我們所講的第四部門,

社會企業就是新的,超越第一部門政府、超越第二部門商業、超越第三部門公益,是第四部門,是跨界合作融合的解決社會問題的一個創新平臺。

又在浙江,科學家沈傑做了一個物聯網智慧養魚的新模式,他是什麼身份?他是中國物聯網基礎標準組的組長,可以說是中國和國際物聯網科學的高級的科學家,在標準方面他是首席科學家。

他把物聯網的技術用在養魚這個領域,這個項目太了不起了。中國有5千萬畝淡水養魚的魚塘,這5千萬的魚塘每年換幾次水呢?換5次水,這些水不換魚會死掉,如果換掉就是髒水,這些髒水排到江湖裡,湖州80萬畝魚塘每年排出的水足足裝滿一個太湖。

但是智慧養魚是一個過濾池,不斷在過濾水,水質是3級飲用水的水質,甚至人喝了都沒關係。厲害在哪裡?零排放,魚塘永遠不對外排水自己循環來過濾、潔淨,實現零排放。這個魚在清水裡面養,養出來食品安全沒有問題,美味、味道非常鮮,還可以提高價格。而且智慧養魚的魚塘密度是平常的六倍,產量是正常魚塘的三倍。

這樣一位科學家做的創新,兩年已經在浙江推動了8千個農戶採用這種模式,這就是創新。如果把中國5千萬畝的淡水養魚魚塘按照這個模式,這會對我們帶來多麼大的改變。它是實現了食品安全、農民增收和環境保護三大效益。

還有最新出現的“水滴籌”,上線兩年為十幾萬家庭困難的大病患者籌集醫療救助的款,籌集120億,現在我們哪個基金會這麼厲害,它不是公益模式,是個人救助,人對人的幫助,是一個私益的慈善,不是公益的慈善。公司兩年多為幾十萬大病患者募集了120億的捐款,捐款人次超過4億,同時又建立一個互助保險的網絡,大家放在一起是一個互助金,誰有病就給誰,癌症可以得到30-50萬的互助金,可以累計給2500多的家庭超過3.5億元人民幣的互助金。

通過這個模式,有幾億人群粉絲,公司就給他們推出一些性價比高的保險產品,和50多家保險公司合作,現在保險的用戶已經5000萬,它用流量+場景的經營模式,很快脫穎而出,中國社會企業論壇把這個項目推薦給施瓦布社會企業家基金會,因為它作為一個商業模式非常創新,真的解決巨大的社會問題。

中國將成為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的世界第一大國

中國成為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第一大國的理由有三。第一,我們“民非”制度起始於商業投資進入公共服務領域,1998年,國務院《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條例》發佈,過去由國家通管壟斷的教育、醫療、養老、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領域放開空間,允許民間的力量進入,來彌補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登記是民非,誰來幹?不是公益捐款做,1998年全國基金會524家,全國一年的捐款只有9.98億,希望工程拿走2個億,根本沒有錢做這個事,誰來做?商業。我們中國早在二十年前影響力投資就有了,民辦企業是教育企業拿到辦學許可證,民辦醫院拿到行醫許可證,他們早就進入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的領域。

第二,在中國社會痛點人人有份,社會企業人人需要,在世界各國很多社會企業服務都指向弱勢群體,有的人服務窮人,有的挖掘金字塔底部的財富,有的人反轉模式,讓弱勢群體自立自強改變自己的命運。中國不是這麼回事,我們雖然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存在諸多社會問題來自於社會痛點,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是天大的問題,保護生態環境是地大的問題,健康養老關係到每個人的生命是命大的問題,我們另外還有很多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的問題,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格改革,補短板、惠民生。

社會創新的思維,所有社會問題裡面都蘊含著商機,只有把解決社會問題當成有利可圖的模式,才能可持續解決這些社會問題。公益來解決社會問題有一個什麼難題?公益要燒錢,他解決社會問題這麼多可以,再大一點沒錢了,燒不起,有天花板;但是社會企業一邊解決問題一邊擴大市場一邊還可以賺錢,是可持續的,到2020年中國影響力投資市場真是一片藍海。

希望工程創始人徐永光: 社會痛點,就是社會企業和影響力投資的靶心

聯合國可持續金融提出,說全世界可持續金融需要1.5萬億美元,絕對不是,光中國就不是這個數字。這些都是補短板、惠民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面,也是十九大提出解決人們日益增長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靠什麼?靠影響力投資。

理由之三,現在中國影響力投資漸入市場主流,紅杉資本全國執行合夥人沈南鵬2016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最佳投資人,他接受雜誌採訪說,紅杉資本未來更加關注社會企業的投資。中和農信在2010年獲得了紅杉投資,後來獲得了天天向上和螞蟻金服的投資,沈南鵬在中國發展論壇上面發言,他說我投資中和農新,這個機構為400萬農戶提供了貸款,貸款是240多億,我為投資這樣一個企業感到自豪。

今年會舉辦第五屆中國社會企業和影響力投資論壇年會,禹閎資本是中國影響力投資的楷模,規模50億人民幣的上善資本影響力投資正在準備之中。

混合金融,一種新興的金融工具。

現在概念太多了,從影響力投資、影響力金融、綠色金融,可持續金融、公益金融、公益創投,現在又是聯合國最早提出的混合金融。混合金融聯合國環境署提出,定義就是將公共金融和私人金融相融合,提高綠色項目投資者的生存,舉一個案例解釋聯合國這個定義。

2017年北京市政府出資200億設立了科技創新基金,政府通過對母基金和子基金鍊的放大,實現基金總規模達到1000億,政府政策是怎麼定位的?金融資本政府是風險共擔,利益讓渡,如果賠了,政府共擔風險,如果賺了政府只收會本金+利息,這樣大量的私人資本進來,吸引優秀基金團隊,這是混合金融的模式。

29日,在聯合國可持續金融辦公室舉辦“未來資本領袖高級別會議”,與會代表提出把商業資本、公共資本和公益資本融合在一起,建立未來產業發展基金,這個又是影響力投資、可持續金融又一個大的舉動。

什麼叫做公益資本?如何構建混合金融?

第一,支持公益創新和社會企業,公益基金會的混合金融工具運營可以包括資助公益產品和機構規模化的公益創投。

第二以資金捐贈或者是獎勵方式扶持初創型社會企業,無回報;對社會企業的優惠貸款,這個叫做與項目相關型的投資,國外英文是PRI;還有基於市場條件的扶貧小額貸款,與政府合作的社會影響力債權,使命驅動型投資即社會企業股權投資叫MDI。

用南都基金會會舉例,你的資本怎麼用?左邊是傳統的資助,右邊是傳統的投資要賺錢的,一方面是花錢,一方面是賺錢。

傳統的資助方面,南都基金會為農民工孩子建學校、銀杏夥伴投資人的能力提升;還有景行夥伴計劃,投資公益機構擴大影響力;和十幾家基金會聯合共建中國好公益平臺,讓好公益產品規模化,這個是傳統資助的部分。

在資助端出現了PRI,與項目相關型的投資,我們通過資助、獎勵和無息貸款等方式資助培育初創期的企業。2009年以來投資近2億人民幣,這個投資通過資助、獎勵、免息貸款支持160傢伙伴的發展,其中近三分之一是社會企業,初創期社會企業的培育需要基金會的資助支持。我聽項目彙報我閉著眼睛聽,你項目做什麼的,是不是有效解決社會問題的,是不是可持續的,聽完了之後我睜開眼問你是公益機構還是公司?最後說是公司。是公司一樣,我相信公司更有效,照樣資助你。

傳統投資南都基金會做得很好,我們是紅杉資本唯一一家公益基金會的LP,我們2012年給紅杉基金一個億,6年以後贖回差不多有3倍的回報。

投資端我們覺得對社會企業全是資助還不夠,社會企業雖然前端需要資助慢慢長大,如果前端沒有基金會的資助,投資機構是不敢投的,投資機構拿的是投資人的錢,你太嫩了投資風險很大,前面這些風險應該由基金會來擔,基金會投資成了讓它做大做強,不成你自己說了算,你也是在支持他們進行了社會創新。

但是這還不夠,我們去年又拿5千萬加入了禹閎資本下面設了子基金叫禹禾投資基金,我們成了禹閎的投資LP。

希望工程創始人徐永光: 社會痛點,就是社會企業和影響力投資的靶心

我們追求社會企業的股權投資,追求社會目標、財務收益實現同步,整體上可以說基金會的混合金融價值鏈來推動社會創新,支持社會企業。這個模式前幾天包括洛克菲勒基金會到南都基金會交流,我就介紹這個,講完之後,他說這就是美國最先進的基金會的做法,就是美國能做到這樣的基金會也是有數的幾家。

在混沌地帶是一個創新的空間,不要分得那麼清楚,公益、商業就是看它解決結果導向,看它的結果是不是有效的解決社會問題。總之,影響力投資,社會企業前途無量。

(本文系《公益時報》張雪弢 根據徐永光先生3月31日在“2019杭州(國際)影響力投資大會”上的發言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