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怎麼在還剩下兩個月的時間裡快速提分,一定要有正確的方法和策略


二輪複習策略與方法指導

一、關注四方面問題

1、切實把握一輪複習中暴露出的問題,明確學生能力與思維的薄弱點

①基礎知識能力薄弱;

②知識應用能力薄弱;

③學科語言表達能力薄弱。

2、繼續突出“六個”強化——二輪複習的關鍵性保證

①強化學課內知識綜合;

②強化專題複習;

③強化專題的限時訓練、提高解題的速度與正確率;

④⑤強化講評課的針對性、切實解決訓練中暴露出的問題;

⑥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自我歸納與整理分析能力, “題後反思”能力與習慣——指導學生對一輪複習中的常錯題進行錯因分析與歸類;研究二輪複習中的易錯題;尋找思維缺陷與疏漏,採取矯正性訓練。

3、著眼效益,抓好時間管理——二輪複習的基礎要素

①要在規定的時間內作對規定的題目才有效。要克服“會兒不對、對而不全 ”的現象;避免試卷做不完現象。

②多進行自主複習。③合理安排時間,不要再難題上打“持久戰”。

4、立足實際,制定切合自己實際的目標要求

——二輪複習的條件性需要

①對優等生定目標要留有空間。如:模擬題可以選做、適當關注一些能力要求較高的題目。

②對中等水平的邊緣生目標要略高於實際水平,激發其主動性;

③對基礎薄弱生,儘可能彌補薄弱問題,及時查漏補缺,避免走馬觀花不深不透。

二、教學方法突出“兩個重視”

(一)、學生答題的規範化訓練。此階段學生的丟分更多的是非知識方面的問題造成的。如:答題不規範、答題語言不科學、答案缺乏條理性、要點有缺漏等。

避免解題中的“五中”錯誤:看錯、想錯、算錯、寫錯、抄錯。

讀題——不能匆匆而過,要字字落實,注意不能多字和漏字。

審題——注意試題中的細節,找出關鍵詞,明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答題——

① 答案力求要點條目清晰,步驟規範有序,書寫整潔乾淨,書面語言規範通順、寫錯別字;

② 要把主幹知識表達清晰、寫在題首。“四化”——要點化、規範化、簡潔化、層次化。

訓練——

① 題量要適中,要留有一定時間進行自我反思,把握好求快與求準的關係。

②二輪後期要恰當處理好“會做”與“得分”的關係,適當安排一些限時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和正確率;重點解決“會兒不得分”的問題,做到“該得的分一分不能少,能得的分一分不能丟”。

三、高效複習課、講評課。複習課:

1、總任務與主要目標

總任務——①重組知識、完善體系;②總結規律、提煉方法;③突出重點、強化訓練。

主要目標——①框架清晰(知識與能力框架);②三點明確(必考與常考點、難點、易錯點);③筆頭落實(精做練習,杜絕以想代寫、以看代寫)。

2、課堂教學程序

(1)明確目標:本專題的課表、考綱要求;多年來的主要考點、主要題型特點、主要能力要求。

(2)專題知識與能力梳理。

構建知識框架——可設計成學案,學生自主完成;可運用案例法指導學生自主歸納。

構建能力框架——學科能力、通用能力。

①要設計能力訓練方向;

②尋找知識與能力的有機結合途徑。

教學方式——自主落實為主、互助互查保證。“三不要”: 不要以練教代教、不要以教代學、不要以口頭代筆頭;“三看”:看學生是否參與、看學生怎樣參與、看學生參與的程度。

(3)重難點解析,集中精力進行規律的總結和方法的提煉,集中精力解決常考點

集中精力解決易錯點、易混點,集中精力解決訓練點:針對主要考點、知識點的綜合訓練;針對共性問題、規律性問題的針對性訓練;針對易錯、易混點的矯正性訓練。以後兩種訓練為主。

教學方式——精講點撥、啟發誘導、互動探究。

(4)典型例題的分析與當堂訓練。

一是精選例題;分析命題意圖、命題特點、命題趨勢等。

二是當堂訓練。

講評課模式:回扣主幹、總結規律、梳理思路、舉一反三、規範作答課前:精心批改,細心統計課上:

自查自糾,相互交流;

突出重點,師生講;

借題引路,授生以漁;

迴歸主幹,延伸輻射;

補償訓練,考後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