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怎樣跟老闆談工傷賠償問題?

梅州上善


您這個問題很常見,很寬泛。首先說一下工傷賠償的範圍。工傷賠償涉及的範圍比較廣,主要包括(一)治(醫)療費。(二)住院伙食補助費。(三)外地就醫交通費、食宿費。(四)康復治療費。(五) 輔助器具費。(六) 停工留薪期工資。(七) 生活護理費。(八)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九) 傷殘津貼。(十) 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和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十一)喪葬補助金。(十二)供養親屬撫卹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等等。

有工傷就涉及到賠償,工傷情況的發生各有不同,具體的結合實際情況。發生工傷,可能會發生以下情況:

一、公司可能會不承認存在勞動關係,不會主動聯繫你,前期的費用由你自己墊付。這種情況您可以跟公司聯繫,瞭解一下公司的態度。如果確實是不承認,您需要蒐集證據申請勞動仲裁,證明存在勞動關係,進行勞動關係認定。

二、確認存在勞動關係後,公司不承認是工傷。如果跟公司協商不成,這就關係到工傷認定。分為兩種情況:(1)公司認為您這種情況屬於工傷,雙方可以協商賠償,解決問題。(2)不認為您的情況屬於工傷。這種情況下需要您進行工傷鑑定,根據鑑定結果,爭取相應的賠償。如果公司不進行賠償,您可以到法院起訴,提出自己的訴訟請求,並提供相應的證據。

需要注意的是勞務關係。勞務關係不同於勞動關係,勞務關係期間發生的傷害不能算作工傷,所以不能要求工傷賠償。可以根據雙方過錯的大小承擔責任。

希望上述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有其它問題可以私信


京益企業法律顧問


根據我在實務當中得出的經驗,工傷的事情,根本不用找老闆談,因為根本就沒什麼好談的。工傷的賠償標準,都是有法律明確規定的,該拿多少就是多少,如果說跟老闆談的話,肯定是拿不到這麼多錢的,老闆不可能超出法律規定的範圍多給你錢。

而且,工傷的賠償包括很多,停工留薪期的工資、醫藥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等。這些錢你都能夠計算清楚嗎?在找到老闆談判之前,我覺得你至少要知道自己能夠拿到多少錢才能談吧,如果連錢的多少都不知道,那麼老闆隨意給你開出的五萬或者十萬,你能接受嗎?你能知道與你能夠拿到的錢相比差了多少嗎?你知道自己的勞動能力鑑定能到哪個級別嗎?如果是單位與你協商,讓你去一個他們指定的鑑定機構做勞動能力鑑定,你能確定單位與鑑定機構之間沒有關係嗎?

談判想要成功,要了解對方的弱點,如果不知道的話,是沒辦法取得優勢的。作為一個職業法律人,我還是建議勞動者在發生工傷之後,找專業的律師處理。律師可以幫你計算出你到底有多少賠償可以拿到,可以幫你對你的法律風險做一個預測,讓你規避掉對你不利的情況。找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我相信,你能夠找到一個好的律師的話,是可以將你的利益最大化的。

點擊頭像關注我,查看更多法律相關回答,總有跟你情況相近的

我是無極,您身邊的法律顧問


上海灘閔律師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在工傷賠償問題上確實會有不少的工傷受傷人員沒有要到逾期的工傷賠償。下面我就跟大家講講需要進行工傷賠償是大家應該注意的事項。我在這裡不講法律,只講在談工傷賠償時會經常出現的問題和大家要注意的問題。

一、甲方負責任的心態。

在這裡所說的甲方不一定是老闆,很多都是專門負責處理工傷賠償的人員,我稱他為甲方吧。由於很多的這種事情出面處理的都不會是老闆,而是老闆把這個權利給了專人去處理。所以很多的處理人都會抱著賠償越少老闆會越高興的心態來處理工傷賠償事件。這樣的人,往往都是通過,指使別人用關心你和幫你出頭的心態和你提前聊天,知道你大概的想法,然後在你獅子大開口或者本分的爭取應得的賠償金的時候都會給你讓你想不到的特別低的賠償金額,其目的就是尋找你的最低承受限度和態度的堅決程度與承受極限。


二、甲方運用的手段

1、甲方不談給你多少賠償,怎麼賠償。而是問你需要怎麼賠償。

其實這是在試探,試探你的認知、態度、和承受、還有你的心裡。其實在現實中,在這一環節裡失去了優勢的人是最多的。很多人在這個時候要麼獅子大開口要的很多,要麼開始跟這訴苦說自己多不容易,或者在這個時候直接講自己的功勞和業績,讓領導看著辦。其實你在說這些的氣候已經輸了,你的表現也是領導最想看到的,尤其是獅子大開口的。這說明你們根本就沒有相對的認知,說明你們就根本沒有一個真正知道的要求,你們的想法只是能多要就多要。也說明你們這個時候根本就不堅決。


那麼這個時候領導最擔心的是什麼人呢?也就是這個時候你最應該做的是什麼呢?

領導們這個時候最擔心的是員工,一不講賠償金額、二不講自己苦衷、三不講領導幫忙、四不威脅公司。他們這個時候最不願意面對的是不講這些人情話,而是不急、不驕、不躁、直接拿出相關賠償條列,也不威脅,也不求軟,說出相關的規定。你這時候就已經表明態度了,我知道、我懂、我不是沒打算、我沒想鬧大但是也沒打算委曲求全,我不會亂要,你也別很壓。這裡其實不是我想要多少,也不是公司給我多少,而是公司應該賠償多少!賠償多少是句號,不是問號。

這第一步贏了,會為以後爭取到很多的話語權。所以第一步一定要注意,不要一聽領導看望你來了,關心你了,就把心裡的底線和想法都說出來了。想好了再說,不是感情用事的時候。


天空散雲


第一,買一個錄音手錶,禮貌敲門,之後按下錄音鍵,

二,就事故而言,已經發生現在討論沒有意義,現在我們來商討一下處理辦法,如果是治療之中,

三,如果是治療之後我們探尋一下,解決這個工傷的解決方案,

有理,有利,有節,不卑不亢,就事論事,對他提出的種種原因一一對應,協商一致,可以解決最好,

否則,一步一步按程序來,堅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呲牙][呲牙][呲牙]

誰叫你天天套路深,挖坑,今天也挖溝坑你一下,讓你知道法術的厲害,哈哈哈


站在未來看現在343


作為專業評殘人員,先問幾個問題,你認定為工傷了嗎?你想要多少錢賠償才能滿意?你知道進行工傷賠償申請需要依法進行嗎?你知道對於確定賠償數額,國家有嚴格計算標準嗎?你是依法辦事還是感情用事獅子張口漫天要價?

工傷認定是勞動行政部門依據法律規定對職工因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是否屬於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給予定性的行政確認行為。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傷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工作時間發生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患職業病的; (5)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工傷的其他的情形。

不知道您屬於那種情形?

一旦認定為工傷,則可進行勞動能力傷殘等級鑑定。在醫療終結或醫療期滿之後,由縣以上勞動鑑定委員會對其進行傷殘等級的評定。

賠償的項目:一次性傷殘賠償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和傷殘津貼等等。僱員損害賠償的,申請傷殘鑑定,根據鑑定結果確定賠償數額。賠償的項目有: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費、交通費、傷殘賠償金等。


如果進行完了以上兩項,你才可以和老闆談!看情況你屬於僱員損害賠償。

和老闆談,建議找代理律師按規定辦事。

如果協商不成,建議律師幫你提起訴訟,必勝訴!而且對雙方最公平,儘管時間成本高點。

前一段時間,有教師批作業累倒病死在家中歷經幾年時間由最高法最終認定為工傷的案例。可作參考。

特別提示:不要走暴力討說法違法維權的道路!得不償失!

我說清楚了嗎?


稻糧謀者


關於"怎樣跟老闆談工傷賠償問題?跟自已要求相差太大,怎麼辦"的問題?

謝謝《悟空小秘書老師》邀請。

關於這個問題當事人一定不要好高霧遠。

尤其是工傷後只要是企業(不分國有民營外企),國家對工傷的鑑定、認證、賠償、保護有一整套的法律法規,絕不是由著當事人的人性需要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問題。

這裡的關鍵是當事人在勞動(工作)期間儘量不要發生工傷。如果萬一發生工傷,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依法。

只要依法,當事人就不會吃虧。

離開法律的軌道,當事人就面對著苦難。

為什麼呢?

一是工傷保護是國家保護。當事人發生工傷事故後,如果是老闆(企業)直接找你談賠償,其實就是企業在逃避國家監管,至少是沒有給員工繳納工傷保險(因為工傷保險是企業繳納,員工個人不繳納,並且是社會保險"五險"中的一險)。

這個問題是不少企業發生工傷問題後不報、瞞報的根源,也是企業逃避國家監管的手段。

因為工傷涉及的問題不僅僅是賠償,並涉及到當事人的一生。

道理很簡單。當事人只要依法繳納了工傷保險,發生工傷事故後一切都是國家兜底,並不是由企業承擔。

醫療費用由醫保支付,傷殘等級由國家鑑定,工傷待遇與在職等同(這也是不少企業私了工傷事故的後顧之憂,一旦當事人失去勞動能力,企業解除勞動關係時,才承擔賠償責任)。

因此,國家把工傷賠償界定在解除勞動關係時。

也因為此,國家規定了一系列保護措施。如工傷人員被企業解除勞動關係後,工傷人員直接享受工傷補助金,而工傷補助金的標準是按當地上年城鎮職工月平均工資支付的,這會高於當事人原來的實際月工資收入的。

同時,國家對全部失去勞動能力的工傷人員女40週歲男50週歲法定退休,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當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工傷人員原來享受的工傷補助金時,由工傷保險中心從工傷保險金中予以補齊差額部分,使工傷人員生活標準不降低。國家管終身。

二是工傷沒有進入國家工傷保護程序的後果很嚴重。凡私了工傷行為都是對當事人不負責任。因此,與老闆談工傷賠償的最高最有效手段是:依法。

也等於當事人攥著拳頭讓老闆猜。只要還有勞動能力,當事人又捏住了老闆的"命門",差不多即可。

記住:人心難滿,坑坑難填,適可即止。

管見了。


商世好


這個問題問的很寬泛,我就我的經驗給出幾點建議。

1.賠償數額,這個不要獅子大開口,關於賠多少錢這個問題,法律法規是有具體的公式計算的,但前提是,你已經認定了工傷,並且評定了勞動能力等級,這個數額才能計算出來。

2.享受的待遇都有什麼:認定工傷後,報銷工傷醫療費用,評上傷殘後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解除勞動關係後的一次性就業補助金和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另外,停工留薪期工資(可以大致理解為誤工費)。

3.如果談崩的話,可以走的途徑。先禮後兵是較好的策略,如果真談不成,可以走勞動仲裁程序,如果認定了工傷,並評定了傷殘等級,贏是沒問題的,實在不行還可以走訴訟程序,只是時間成本高點。

如果喜歡請給我一個贊或關注我,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在下方留言。


路克電影


首先,先要經過工傷認定。很多時候,勞動者認為是工傷,而公司不認為是工傷。建議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向勞動部門申請工傷認定。

其次,認定了工傷,而公司也為勞動者投保了工傷保險,其實沒什麼好談的,按照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即可,包括醫療費報銷、工傷工資等。而公司沒投保的,相關的待遇由公司直接承擔即可。


其三,感覺題目中問的完全是不走法律途徑的工傷協商。這個純粹是雙方協商,但是建議有理有據,不能亂要價,起碼要列出項目才好協商。


律師獨角獸


您好,每個工傷索賠案件都有差異,談判或者通過其他途徑主張權利的方式都不同,您提供的信息過於概括,無法針對性的為您分析,如果方便可以私信我,詳細為您解答


童斌律師


協商不成,建議起訴。尤其須注意不能錯過申請工傷鑑定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