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30岁以后,你要学会向死而生

30岁以后,你要学会向死而生

作者/皮特主创团

“向死而生”是海德格尔提出死亡的概念,你要把死亡看做是可能性。

人生毫无疑问是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假如你把它看做是一个从存在到不存在的一个过程,我不考虑它,海德格尔说不对,你是在面向可能性啊!你要面向可能性筹划选择自己的人生啊。

他提倡“提前到死中去”,“向死而在”!“提前到死中去”不是叫你去自杀,它恰恰类似于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

你不要等到七老八十了之后才想我这一辈子过得真不值,如果让我再重新来一遍,你不要想。

为了不要在那个时候才说这样的后悔话,我们现在就应该想!我们想为什么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不了,哎呀前怕狼后怕虎,庸庸碌碌。

无论工作还是家庭都是在找一种平衡。

30岁以后,你要学会向死而生

01 女性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

一个女性身上有这么多的光环,这么多的标签,很多人经常问职场的成功女性一个问题,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

无论男女,都值得拥有独立而完整的人格和独立自我实现,这是生理、心理、事业、感情、物质、精神的积累过程,需要慢慢的成长。

但在传统的世界观里,女性在家庭扮演的角色是相夫教子,虽然人人喊着男女平等,女性既要工作还要照顾家庭。男人却只要求事业成功,这似乎看起来不公平,但是符合普世价值观。

因为成功的事业是男士们的标配,女性的成功是一定要牺牲家庭换取一样。

没有人会在意一个全职妈妈带孩子,照顾家庭,带孩子的辛苦,因为他们觉得那是一个女性应该做的,但如果一个女性事业很成功的话,也不会收到很多的掌声。

很多人想的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以为人生只要找个好人嫁了,后半辈子就可以幸福快乐的过一生了,但是很多人婚后的不幸福,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得不到理解和关爱。

在一个家庭里面不是平衡家庭和事业,而是平衡男女关系。如果女性事业比男的成功,这样女强男弱的婚姻如果经营不好,就容易走向婚姻破裂。

很多女性事业比男性成功的,婚姻是失败的,因为丈夫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作为女主人没有觉察到这个细微的改变,拿自己工作辛苦,在家也是以职场形象对待另一半。

很多婚姻的梗就在这里,工作和家庭不能很好的切换,夫妻之间也缺乏沟通,时间长了,怨气会越积越多。

作为创业者潇洒姐,当被问到家庭和事业怎么平衡的时候,她说事业和生活无法平衡,她必须在平衡中找到一个点突破,然后深耕做到极致。

万众创业的时代,很多人对创业很感兴趣, 但凡有点能力的人都希望自己创业。对于创业,潇洒姐讲了自己创业路上的坎坷,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正如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很好的抗压能力和承受创业路上的孤独能力。

我很欣赏潇洒姐的人生活法,家庭和谐幸福,做着一份自己喜欢的事业。在她人生活法的方法论中通过健身,可以又老又美。而不是等待岁月这把飞刀夺走一切。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幸福也不是只有一种定义,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想要事业成功。

30岁以后,你要学会向死而生

02 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生活中找不到存在的价值,每天都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没有自己的空间和生活,最悲惨的生活莫过于,生说中除了老公和孩子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前天有小伙伴,问我她快毕业了,从小生活在小城镇,是选择在大城市奋斗,还是留在自己生活的小城镇。

这个问题我无法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大城市有大城市的美,小城镇有小城镇的味道,如果是自己选择的,都可以去尝试,别人评价好与不好,不是你的,那是别人经历的体验。

很多人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不是因为工作不好,而是自己心无法安住在当下,总想着自己边界以外的事情。

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有趣的工作,那么多好玩的地方,你为什么不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呢?

《最后假期》这部电影女主角,被查出患有“蓝氏终合症”知道自己活着的时间不多了,花掉自己所有的积蓄,去了自己梦想中想去的地方,和想见的人,最后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和事业。

如果女主角乔姬娅不知道自己快死了,就不会有想去实现自己梦想的冲动,会依旧生活在社会最底层。

有时候,只需要明白一个点,它就会立刻让你蜕变,那种了悟并不是渐进的,而是突然的,在半秒之内,你就从此变成一个戛然不同的人。

30岁以后,你要学会向死而生

03 三十岁以后的容颜是灵魂的样子

当你二十多岁的时候,你可以说,越来越漂亮,但是当你三十岁的时候,很显然越来越漂亮有点违心。青春易逝,容颜易老,但是有些人就可以活得又老又美。

你可以选择自己的活法,潇洒姐选择创业,一种极少人数的活法,她身上有很多方法论值得学习,比如把健身当做一种生活方式,在成长的路上终身学习,对新的事物有好奇心。

一开始我们都会觉得自己作为个体是特殊,跟别人不同,从特殊到认识自己的平凡普通是一种成长。

当你还有勇气选择另外一种活法,去尝试多种可能的生活,去旅行,去读书,而不是把生活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别人那里。

向死而生也是一种活法,每个人都在想活着的时候,光鲜亮丽,从不为死亡准备,好像死亡离我们很遥远,没有意识到日子过一天少一天。

第一次接触向死而生的这个概念是在《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这本书中。

去年夏天我花一个下午的时间读这本书,看完热血沸腾,反观自己的人生太苍白。既没有按自己的意愿过前半生,也没有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是一个承若一个誓言,很多人暂时做不到。按自己的意愿,要能确保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方向,目标在哪里?用一生的时间去兑现自己的诺言。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活成一个真正有形的人,而不是一摊肉、一团混乱不堪的情绪。

就如潇洒姐说,人生的意义就是体验最大化活到淋漓尽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