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洪七公說華山論劍時降龍十八掌沒有大成,是否大成了就可以技壓王重陽的先天功呢?

風雅齋



這降龍十八掌乃洪七公生平絕學,一半得自師授,一半是自行參悟出來,雖然招數有限,但每一招均具絕大威力。當年在華山絕頂與王重陽、黃藥師等人論劍之時,這套掌法尚未完全練成,但王重陽等言下對這掌法已極為稱道。後來他常常嘆息,只要早幾年致力於此,那麼“武功天下第一”的名號,或許不屬於全真教主王重陽而屬於他了。

這段書中原文是本文問題的由來,只是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個假設。

假設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因為在人生的舞臺上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分鐘會發生什麼。生活每天都是現場直播,你只有努力面對。

所以當你看到奧巴馬55歲就退休,特朗普70歲才當上總統,還是默默地努力工作吧,畢竟一萬隻草泥馬也沒個卵用。

放在武俠江湖中,每一次的決戰,你也很難選擇對手與時機。

耄耋老者可能年老力衰,但人家內力深厚;黃口小兒內力差,但人家有高人指點,還有各種寶血異果,神功秘籍暗中加持,你被虐只是家常便飯,連看武俠小說的都覺得惡俗。

在金庸的武俠世界裡,王重陽和逍遙子、獨孤求敗、達摩祖師、黃裳、前朝太監只能是武林的神話。

當然王重陽的成就似乎相比其他幾位稍遜一籌,畢竟他的歷史還太短也無蓋世神功傳世,身後事也不太盡人意。但他在自己的時區裡卻無疑是絕對的王者。

回到標題的假設,要回答這個假設就必須分成兩個問題來研究:

一,降龍十八掌和先天功,兩種武功都各有那些特點?

二,練過這兩門神功的人功力如何?

搞清楚了這兩個問題才能回答標題中的假設是否成立。



世界是發展變化,不是一成不變的。

降龍十八最早出場是降龍二十八掌(這是新修版設定的)。

在北宋年間,丐幫幫主蕭峰以此邀鬥天下英雄,極少有人能擋得他三招兩式,氣蓋當世,群豪束手。當時共有"降龍廿八掌",後經蕭峰及他義弟虛竹子刪繁就簡,取精用宏,改為降龍十八掌,掌力更厚。

這是降龍十八掌最早在金庸的武俠世界中出現,一出現就是“戰神”蕭峰的標配。

而對降龍掌最詳細的介紹則來自於《射鵰》中。

“降龍十八掌”的精要之處,全在運勁發力,至於掌法變化卻極簡明。

降龍十八掌,根源於《易經》的道理。易經講究的是“泰極否來,否極泰來”。“亢龍有悔”的道理,乃是還沒到頂,便預留退步。這才是有勝無敗的武功。

精義只在“有餘不盡'四字,一掌之出,必須留有餘力。不管對方擊來的拳掌如何剛猛有力,勢若雷霆,我總之應以一招行有餘力,掌力始終無盡無漏,那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說明降龍十八掌是一門講究運勁發力的掌法。而另一門掌法:裘千仞的鐵掌,則威猛雖不及降龍十八掌,但掌法精奇巧妙,猶在降龍十八掌之上。

至於修習降龍十八掌的人,蕭峰是書中天生的戰神,可以不作參考。洪七公和郭靖則成就顯然有別。

《射鵰》中周伯通曾說他們全真教的武功是沒有盡頭的,而洪七公的外家武功已經練到了盡頭。但不能說洪七公的武功就不可能沒有進展。

洪七公的武學本是純陽至剛一路,但剛到極處,自然而然的剛中有柔,原是易經中老陽生少陰的道理,而“亢龍有悔"、“履霜冰至”這些掌法之中,剛勁柔勁混而為一,實已不可分辨。

只是洪七公武功的風格畢竟已經定形,不太容易突破了,這也是“四絕”之間不論發生如何變故,武功始終相若,誰也很難佔到絕對的上風。而郭靖後來的成就顯然就高得多了。

郭靖近二十年來勤練“九陰真經”,初時真力還不顯露,數十招後,降龍十八掌的勁力忽強忽弱,忽吞忽吐,從至剛之中竟生出至柔的妙用,那已是洪七公當年所領悟不到的神功,以此抵擋三大高手的兵刃,非但絲毫不落下風,而且乘隙反撲,越鬥越是揮灑自如。……兼之他在掌法之中雜以全真教天罡北斗陣的陣法,鬥到分際,身形穿插來去,一個人竟似化身為七人一般。

這固然是因為郭靖的諸多奇遇與勤奮,也和自己心地忠厚,胸襟博大相得益彰。

周伯通:師哥當年說我學武的天資聰明,又樂此而不疲,但一來過於著迷,二來少了一副救世濟人的胸懷,就算畢生勤修苦練,終究達不到絕頂之境。當時我聽了不信,心想學武自管學武,那是拳腳兵刃上的功夫,跟氣度識見又有什麼干係?這十多年來,卻不由得我不信了。


先天功沒有留下實戰現場記錄,但依據原文更像是一門高深的內功修為心法。

書生道:“姑娘身上受了極厲害的內傷,須用一陽指再加上先天功打通周身經脈各大穴道,方能療傷救命。自從全真教主重陽真人仙遊,當今唯我師身兼一陽指與先天功兩大神功。但以這功夫為人療傷,本人不免元氣大傷,五年之內武功全失。”

這是唯一的先天功功效的說明,應該和《天龍》中“小無相功”,《倚天》中“九陽神功”相類似。

雖學了先天功的一燈大師並無過人的戰績,但我們知道一燈大師因為周伯通與瑛姑的事而消沉出家,又因為救黃蓉耗費了自己相當的功力。

其後,一燈大師僅在《神鵰》末期與金輪法王交了一次手,從此再也不見先天功的蹤跡。

因此,只能回到第一次華山論劍來找答案。

第一次華山論劍借老頑單之口道:

“那時是在寒冬歲盡,華山絕頂,大雪封山。他們五人口中談論,手上比武、在大雪之中直比了七天七夜,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個人終於拜服我師哥王重陽的武功是天下第一。”

第一次華山論劍的具體過程我們只能腦補,但聯繫其後“四絕”在平日裡的比試較量,這場“五絕”足足比了七天七夜的賽事想必是什麼法子都試過了。

單挑,混戰,拳腳,內力,兵刃,音律,創新,見解,療傷,陣法……有關武功的比試方法應該通通都得到展示。

否則以:

丐幫幫主之能;

桃花島主之博;

大理帝王之尊;

白陀莊主之傲;

何以齊齊折服。

要知當年華山之上“少年心事當拿雲”,論劍之後卻是一生低首拜“陽明”,從此江湖詠流傳。

這就說明,第一次華山論劍絕對是全方面、多維度、含金量極高的綜合較量。

就象今年被清華錄收的“才女”武亦姝,她的實力絕對不僅僅是在詩詞大會上絢爛綻放。


其後王重陽雖在江湖只存傳說,卻還有“全真七子”一眾弟子和“老頑童”周伯通這個師弟,從他們身上也可一窺王重陽武功的堂奧。

首先來說全真七子和天罡北斗陣。

全真七子這幾個老道雖然忒不爭氣,“年紀都活在狗身上了”打架從來沒贏過。但全真七子憑著王重陽傳下的天罡北斗陣就讓“東邪”“西毒”心驚不已。

黃藥師在陣中鬥了一夜沒佔到半分便宜,引得歐陽鋒以一派宗師的身份下手偷襲殺死了譚處端才罷手。戰後黃藥師更是耗費數年心血創立二十八星宿大陣,才自感挽回些顏面。

在《神鵰》中天罡北斗大陣與大俠郭靖也是大戰一場,只因對手是當世絕頂高手且熟悉陣法才功敗垂成。

總得來看,天罡北斗陣無疑是金庸武俠世界中一等一的陣法且無之一。

其次,老頑童是得王重陽親傳武功的師弟,雖無習得先天功,但從老頑童能自行悟出天下至柔的“七十二路空明拳”,全真武功永無止盡當是不假。

後來老頑童用空明拳與武功大成的楊過一番比試,雖近百齡也和楊過在怒濤狂浪中練就的黯然銷魂掌鬥個旗鼓相當,可知全真武功實則獨步武林。

“重陽一生,不弱於人”當真不虛。


還有參考三次華山論劍我們發現:

第一次華山論劍,借爭奪《九陰真經》,五絕比試確立了五絕的江湖地位,但無一人學過《九陰真經》;

第二次華山論劍,參與者都或多或少學過了《九陰真經》。郭靖練了全本,一燈、七公練了《易筋鍛骨篇》,老頑童熟知全文,黃藥師看過下半部,歐陽鋒逆練真經;

第三次華山論劍,黃藥師依舊只是下半部,但已觀摩過眾人習練真經後的武功;楊過練過真經精要且師從多人武功大成;老頑童讀過的真經已與自己的武功化為一體;郭靖是習練真經的大成者,後世張三丰直言所見過內力最強者只有郭靖等寥寥數人;一燈還和上次一樣打醬油,但排名不變。

所以只要活者,人們都在進步。


最後,讓我們回到本標題的假設,也就明白真正的武林高手,永遠依賴的是自己的能力與進步而不是所謂的蓋世神功。這也是《天龍》中金老借枯榮大師和本因方丈要告訴眾武俠小說愛好者的:


當此末世,武學衰微,已無人能修聚到如此強勁渾厚的內力……枯榮大師道:“外魔來時,若是吾等道淺,難用佛法點化,非得出手降魔不可,該用何種功夫?”本因道:“若不得已而出手,當用一陽指。”枯榮大師問道:“你在一陽指上的修為,已到第幾品境界?”本因額頭出汗,答道:“弟子根鈍,又兼未能精進,只修得到第四品。”枯榮大師再問: “以你所見,大理段氏的一陽指與少林拈花指、多羅葉指、無相劫指三項指法相較,孰優孰劣?”本因道:“指法無優劣,功力有高下。”枯榮大師道:“不錯。咱們的一陽指若能練到第一品,那便如何?”本因道:“淵深難測,弟子不敢妄說。”枯榮道:“倘若你再活一百歲,能練到第幾品?”本因額上汗水涔涔而下,顫聲道:“弟子不知。”枯榮道:“能修到第一品嗎?” 本因道:“決計不能。”枯榮大師就此不再說話。

片羽舞雪


首先,王重陽和四絕之間的差距絕對不是許多人認為的稍勝一籌,甚至只有微弱優勢。王重陽性格平和,與世無爭,比武論劍旨在減少因為《九陰真經》帶來的武林禍害,故而不下辣手,尚有許多保留,他的真正武功要比四絕要高出許多。



這一點從東邪、西毒、老頑童三個心高氣傲的大佬那裡都能得到佐證。他們三人無論脾氣再傲、再毒、再痴,對王重陽都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如果王重陽僅僅比他們稍微強一點,黃藥師、歐陽鋒和老頑童絕對不會如此推崇王真人。

其次,我們看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傳到他這一代時,原來的喬峰留下的降龍十八掌已經差了幾掌,全靠他的個人學武天賦,方才補足了缺陷。


所以第一次華山論劍的時候,洪七公基本已經使出了全力,他的降龍十八掌修為業已到了瓶頸期。

第三,真正讓降龍十八掌大成的是他的徒弟大俠郭靖,因為他身兼七十二路空明拳、《九陰真經》、左右互搏等武功,降龍十八掌到他手裡,變得剛柔相濟,超越了洪七公。

但是以洪七公當年的修為,是無法達到這一境界的。

故而綜上所述,洪七公自認為降龍十八掌大成就能技壓王重陽,只是一種自我心理的安慰而已,其中猜測的成分,遠大於客觀事實。


孫少俠品金庸


降龍十八掌估計是金庸武俠中最出名的武功,小時候男孩子喜歡模仿武俠劇打鬧,最常用的武功就是降龍十八掌,還會按照電視劇喬峰的動作比劃出來。

降龍十八掌屬於大開大合的武功,招式簡單,乾脆利落,威力全在運力發力的法門上。跟一般武功不同,降龍十八掌沒有內功,只有招式和運力的口訣。然而,降龍十八掌對內力要求很高,因為它運力法門十分高深,如果內力不夠強行修煉,不但發揮不出威力,還容易走火入魔。

當年洪七公應邀參加華山論劍,他只掌握了降龍十八掌的前十五掌,後面三掌已經遺失。不過洪七公一代宗師,天賦也不是蓋的,後期他補足了剩餘三掌,降龍十八掌得以大成。洪七公後來每每想到這裡,都難免會覺得遺憾,因為他認為如果華山論劍時候會全部的降龍十八掌,說不定就可以奪得天下第一了。

洪七公這個想法倒不是他狂妄,當年華山論劍不是簡單打架鬥毆,而是五絕之間互相驗證武功,一共討論七天七夜,對彼此武功可以說是瞭如指掌。洪七公一代宗師,肯定可以做到知己知彼,王重陽當時只不過是技高一籌而已,其他人跟洪七公半斤八兩,洪七公如果那時候會全套降龍十八掌,很有可能拔得頭籌。

不過沒有假如,王重陽雖然年紀比其他四絕大上很多,但是他屬於先文後武,自創武功,真實修煉武功的年限不見得就多於其餘四人。在武功上,王重陽追求不高,他一心想得是抗金報國,其次是修身養性,最後才是武功。但就算王重陽隨便練練,他也取得了天下第一。就像歐陽鋒狂傲自負,他對洪七公也不怎麼放心上,對王重陽卻是忌憚不已,在王重陽活著的時候一點不敢造次,等王重陽死後才敢作妖。

實際上當時不僅洪七公有遺憾,其他人哪個又沒有遺憾呢,比如歐陽鋒蛤蟆功就圓滿了嗎,黃藥師的彈指神通就大成了嗎,段皇爺的一陽指分品級階段,當時肯定也沒有練到家。就算是王重陽的先天功,估計還有很多沒完成的地方。

其實當時還有一人可以說明王重陽武功,那就是周伯通,周伯通也是難得的武學奇才,一身武功都是王重陽所傳。後來王重陽看到周伯通沉浸在武學中無法自拔,認為自己師弟走入歧途,便不再傳他厲害武功,周伯通回憶起來,總是遺憾不已,王重陽許多厲害武功都失傳了。即便這樣,周伯通武功也是很厲害了,他在當時僅次於五絕和裘千仞。

也就是說王重陽自創的厲害武功絕不止先天功一種,他還隱匿了許多厲害武功。王重陽武功厲害還有一個原因,其他四絕都是獨立修行,身邊除了自己就是弟子,而弟子跟他們實力相差甚遠,像洪七公連個徒弟都沒有。王重陽不一樣,王重陽身邊不僅有周伯通這個高手,還有一個亦敵亦友實力不弱於五絕的紅顏知己林朝英。

林朝英雖然是一介女流,但是性格堅毅,爭強好勝,屢屢跟王重陽爭先。王重陽雖然盡力避免跟她爭鬥,但總有避無可避的時候,兩人動手切磋對於王重陽武功的提升也是很有好處的。林朝英也是十分厲害之人,後期她居然創作了專門剋制王重陽的武功,奇妙的是她創作的玉女心經表面剋制全真教武功,但是如果配合全真劍法,又會成為一門嶄新的武功,而且威力大增。有了這麼一個好對手經常跟他纏鬥,可以激發王重陽更多的武學靈感,所以王重陽技高一籌倒也是合情合理的。

在周伯通眼裡,王重陽更是神仙一般存在,用他的話說就是天生了不起。周伯通屬於武痴級別,除了練武就沒有什麼愛好,而且他後期能夠創造武功,足見他天賦很高。但是即便如此,他跟王重陽隨便練練也有不小差距,畢竟在王重陽活著的時候,在周伯通上面有其他四絕,四絕上面是王重陽。

王重陽有一個理念,就是習武之人一定要有一副濟世胸懷,這樣武學修為才能達到巔峰。在他的武學理論裡,武學修為會隨著個人修養的提升而提升,如果只是單純的去死練武功,不去提升個人修養,那最後也是一場空。但實際上,武林之中能人異士不計其數,很多絕頂高手人品都一般,甚至有人還很壞,但不妨礙他成為一代高手。王重陽也不是武林菜鳥,他為何還堅持這個理論呢,甚至他門下週伯通、丘處機等人痴迷武功都會被他訓斥。

那就只有一個解釋,王重陽自己確實是通過提升個人修養來提升武功的。他自己可以做到這一點,他就希望自己的弟子也可以做到這一點,但實際上,這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一點其實早有先例,九陰真經的創作者黃裳就是這樣的人,他根本就沒有練過武功,而是在年紀很大的時候幫皇帝整理道家典籍,參悟多了居然不知不覺就練成了絕世武功,後來更是結合眾多敵手的武功進行總結,創作了九陰真機。王重陽以前也是讀書人,他應該也是從書中參悟武功,一旦頓悟,便會修為暴漲,所以王重陽的武功不是勤學苦練練出來的,更多的是他自己悟出來的,這種人武功進步速度遠超其他人。這也印證了周伯通的話,王重陽是天生了不起,而且在周伯通眼中,如果王重陽不是那麼早死,那麼他的武功進步只會越來越快,第一次華山論劍要七天論證才能折服其餘四絕,如果二十年後華山論劍,王重陽只要半天就能讓其餘四個心服口服。

所以洪七公就算後面降龍十八掌大成了,他也不會是王重陽的對手,因為王重陽也在增長呢。

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看出來洪七公不可能超越王重陽,因為二十多年後,洪七公武功大成,其餘三絕也都沒閒著,四個人比起來仍然是半斤八兩。想想看,如果王重陽還活著,洪七公超過他,其餘三人也都會超過他,那他當年那個天下第一也太水了吧,顯然是不符合邏輯的。

如果說後面改成洪七公練成降龍十八掌,武功遠超其他三絕,那這樣的話,他還有超越王重陽的可能,但是書中已經設定好了,四絕水平一直就是半斤八兩。就算後來歐陽鋒由於逆練九陰真經,曾經一度領先,但後面也被追平,所以四絕的水平就永遠都在王重陽之下了。


一覽眾河小


可以,君請聽分解:

原因 一

降龍十八掌招式由《易經》而來,當年洪七公對郭靖也是這麼說的:“我這降龍十八掌,根源於《易經》的道理。” 亢龍有悔、飛龍在天、見龍在田、鴻漸於陸、潛龍勿用……這些都是《易經》的卦象,而全真派的武功自然來源於道家,起源於《易經》

正如洪七公親口所言 “這一招叫作‘亢龍有悔’,掌法的精要不在‘亢’字而在‘悔’字。倘若只求剛猛迅捷,亢奮凌厲,只要有幾百斤蠻力,誰都會使了。這招又怎能教黃藥師佩服?‘亢龍有悔,盈不可久’,因此有發必須有收。打出去的力道有十分,留在自身的力道卻還有二十分。哪一天你領會到了這‘悔’的味道,這一招就算是學會了三成。好比陳年美酒,上口不辣,後勁卻是醇厚無比,那便在於這個‘悔’字。天下什麼事情,凡是到了極頂,接下去便是衰退,我這降龍十八掌,根源於《易經》的道理。易經講究的是‘泰極否來,否極泰來’。‘亢龍有悔’的道理,乃是還沒到頂,便預留退步。這才是有勝無敗的武功。武功有勝無敗,夠厲害了吧?就算真的要敗,那也不妨,咱們留下的後勁還是深厚得很。”

原因二

天龍八部各種神仙打架,武功第一的掃地僧認識各家武功包括修仙逍遙派,卻說降龍十八掌天下第一

“便在此時,蕭峰的右掌已跟著擊到,砰的一聲響,重重打中那老僧胸口,【跟著喀喇喇幾聲,肋骨斷了幾根】。那老僧微微一笑,道:“好俊的功夫!【降龍十八掌,果然天下第一。】”這個“一”字一說出,口中一股鮮血跟著直噴了出來。

原因三

真正大招用的少

降龍十八掌威力最大的一掌,實際上第十七掌的“震驚百里”。這套掌法非常奇妙,因為他是毫無保留的一擊,而且還引用了對方掌力疊加到自己的內力之上。我們來看看這一掌法的心法和妙處——《易》曰“震驚百里,驚遠而懼邇也”。丹田陰陽之氣,運至雙掌,生雷霆,震百里。步與掌同時,向下引化敵力,其後,借勢擊其元首,五竅堪虞。震驚百里是降龍十八掌純攻擊的一掌,金庸也在最關鍵的時刻方才用處。而且都是郭靖打出,一次是在逼梅超風交出解藥的時候打出的,還一次是和歐陽鋒比武的時候也打過一次。兩次都是在最危急的關頭方才打出的大招!






筆墨清茶


如果洪七公降龍十八掌大成,也不會在華山論劍中技壓王重陽,有以下二點原因:

華山論劍時,洪七公所謂的降龍十八掌沒有大成,是後來修煉武功時領悟到的

高手學武功,是越練越“膽小”。不是他們在江湖中消磨了勇氣,而是他們悟得了一個道理:武學一途學無止境,江湖路上人外有人。


試想,就連人品不堪的裘千仞都認為自己武功不濟,躲開了華山論劍,以圖日後再揚名天下。俠肝義膽的洪七公焉有不自知之明?所以說,洪七公敢上華山論劍,一定是當時的他認為降龍十八掌已經練成。

第一次華山論劍時,王重陽年歲最高,其餘四人正值壯年。洪七公天資聰穎,勤修武功,加上降龍十八掌本是剛猛的外門功夫,表面上看來,洪七公已經趨於大成。可為什麼洪七公後來說當時降龍十八掌沒有大成呢?是因為洪七公年歲漸長,在經年累月的修習過程中,發現降龍十八掌並非當初認為的那樣簡單,越練越有感悟,乃知當初自己上華山論劍時,對自己的武學認知還是太過淺薄了。

華山論劍時,王重陽的武功修為已經深不可測,他組織參加華山論劍,不是為了贏,而是為了把禍亂江湖的九陰真經“據為己有,引火燒身”。可見,當時他的武功境界已經到達不用看九陰真經也很有自信的地步了,王重陽一介出家之人,能有如此自信絕不是空穴來風。他與其他四絕在華山打了七天,目的是給這些後起之秀殺殺銳氣,也有可能讓他們參悟一些武學上的問題,順便再觀觀人品。最後的結論是,西毒歐陽鋒必來奪經,所以垂垂老矣的王重陽習來一陽指,一招即破蛤蟆功,打的歐陽鋒休養生息十載。此等功力,就算一燈也未必有之。

洪七公有“貪念”,王重陽已經窺破塵世。在武學上,一個專心致志的人和一個有雜念的人孰優孰略,一看便知

華山論劍的五絕中,除了王重陽以外,其他四絕均有不“專心”之處。黃藥師玩的是智慧,要勝過天下人;歐陽鋒玩的是執著,不擇手段的也要學神功;一燈大師看似看破紅塵,其實是一個棄國棄家的懦弱之人;洪七公呢?什麼都好,就是有些貪吃,有些“瀟灑”。他為了懲罰自己貪吃誤事,自砍一指,成為“九指神丐”,即便這樣,也沒有改變他貪吃的習慣。再看洪七公平時的作風,偌大一個丐幫,他煩與幫務,成為了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太上幫主,不是他太有信心,而是他生性瀟灑,或者說有些懶撒,不願意為世俗雜務纏身。

在金庸的武俠世界中,拋去種種奇遇不談,只有心懷家國,對世俗之物無所眷戀的自律之人才會成為“大俠”,如此說來,王重陽、郭靖算得上是,洪七公則略輸一籌。人如果太多自律,沒有了情調,也就沒有滋味,乾巴巴的沒意思。王重陽、郭靖這樣人的性格實在不討人喜,洪七公那樣的才讓人真心佩服。

雖然性格上不讓人喜歡,但就武學來講,則是大大的有利。同樣的降龍十八掌,雖說郭靖生性魯鈍,但他練什麼功夫都是心無旁騖,看著笨,實際上是最有可能大成之人。洪七公則不然,他風趣幽默的性情,降龍十八掌在他手上也屬當世第一,可總感覺會有一絲瑕疵,就像他的性情一樣,不會無懈可擊。

兩相對比之下,洪七公終究勝不了王重陽。


作品均為原創,請關注風舞鷹翎,歡迎批評指正。


風舞鷹翎


對於射鵰英雄傳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想當年達到了萬人空巷的地步也不是浪得虛名的!而對於這部劇對人印象最深刻的肯定就是裡面的五大高手: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而這五大高手又各自有自己的絕學,比如東邪的彈指神通,西毒的蛤蟆功,南帝的一陽指,北丐的降龍十八掌還有王重陽的先天功。而這五大高手中又以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跟王重陽的先天功最出眾!那麼大成後的降龍十八掌跟先天功哪個更厲害呢?

首先說一下這個先天功。先天功是道家的絕妙武功,亦是重陽真人,當年華山論劍,技壓群雄的武功,所煉的就是獨門不傳之秘—先天功,如果說打通任督二脈會讓習武之人經脈通暢武功大漲,那麼修習武學至高奧秘的先天功似乎需要先天造化之力,或機緣巧合之下方能學成,此功先天真氣,生生不息,祛百病、調虛實,治療沉重的內傷。先天功裡的奧秘能使人潛能意識被激發到極限,武學自會步入深不可測之化境。

降龍十八掌是一種剛猛的外功,,後由蕭峰用自身所感及義弟虛竹逍遙派武學天山六陽掌的精要,化繁為簡,合力創出此天下第一剛猛掌法。而金庸也暗示過降龍十八掌是天下第一的掌法,像蕭峰,洪七公,郭靖他們都學過。

如果真的巔峰時期的降龍十八掌對上巔峰時期的先天功,就好像最強的矛對上了最強的盾,至於是矛斷還是盾毀,其實也不能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但在我個人觀點,我覺得降龍十八掌會取勝。


向日葵69768


首先參加第一次華山論劍都是當代最頂尖的高手,王重陽的武功成就要比其他四人略高一籌,但是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是王重陽的年紀要比其他幾位要年長二十多歲。根據書上描述王重陽只是比其他要略高一些並沒有領先很多。

二十年後郭靖去桃花島招親的時候洪七公和歐陽鋒比武從黃老邪的評價中可以看出兩人武功大為精進比當年增長不止一籌。而且二人對自己的武功都相當有信心

我覺得如果說二十年後的洪七公的武功應該是大於等於王重陽的


黑夜妖魔


《射鵰英雄傳》中,洪七公在教郭靖降龍十八掌的時候曾有過這樣的想法,當年華山論劍之時,自己的降龍十八掌沒有真正練成才會輸給王重陽。如果自己能把降龍十八掌練到大成,或許能跟王重陽一較高下。

靈沖霄認為,洪七公即便是將降龍十八掌在現有的武學體系下,練到他所力所能及的大成程度,也照樣不是王重陽的對手。

洪七公的外家武學體系潛力有限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絕中,洪七公是外家高手,他的武功體系主要是以外功為主的。他一生深厚的內力,是由外而內練出來的,雖然也是武功了得,照樣成為了當世頂尖的絕頂高手。但洪七公這種外家武功的體系,卻潛力有限。老頑童周伯通點評天下武功時,曾提到外家武功練到洪七公這種程度後,基本上是到極限了,再難有進步的空間了。而以全真教為首的內家武功體系,卻是無窮無盡的。洪七公也對郭靖、黃蓉說過全真教的武功確實是天下玄門正宗。

第一次華山論劍之後不久,西毒歐陽鋒去全真教奪取九陰真經時被王重陽重創,王重陽以一陽指破了他的蛤蟆功。南帝動用一陽指和先天功給被歐陽鋒打傷的弟子療傷,而武功盡失。西毒南帝的武功在一二兩次華山論劍期間,都受到過重大損失。但毫髮無傷的洪七公卻沒有把原本是同一水平線上的對手甩開來,二十多年再見之時,東南西北四絕依然在同一水平線。這也說明了洪七公的武功體系的潛力有限,並不佔據優勢。

王重陽的武學層次要比四絕高上不少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雖然齊名當世,但王重陽的武功卻要比另外四絕高上一籌。而且王重陽的整個武學層次上都要比洪七公在內的四絕要高上不少。據第一次華山論劍的旁觀者王處一講述當年的情形,五絕是手上比武,口中論武,最終東西南北四絕心服口服地承認王重陽是天下第一。很多人會在輸掉之後放這樣的嘴炮:我所練的武功不好,而是我個人修為不到,才輸給了你。但四絕卻在論武時,都輸給了王重陽,就足見王重陽的武學境界要比他們更高。

在歐陽鋒去全真教奪取九陰真經之時,王重陽能一指破了歐陽鋒的蛤蟆功,更見他武功了得。雖然這一指有偷襲的嫌疑,但王重陽此時已大病在身,命不久矣了。在這種情況下,王重陽還能一指將歐陽鋒重傷,就足見他巔峰狀態時的武功要遠高過四絕。

真正大成的降龍十八掌可以與王重陽一較高低

真正練到大成之後的降龍十八掌,毫無疑問是極為厲害的。在《天龍八部》中,掃地僧甚至稱讚過降龍十八掌天下第一。

縱觀降龍十八掌的三個最有名的修煉者中,除了洪七公是以外功入得門,由外而內修煉成絕頂高手的之外,喬峰和郭靖都是由內而外,在修煉了少林和全真最正宗的佛道內功之後,才轉修的降龍十八掌。

喬峰能夠一掌擊傷,無敵狀態下的掃地僧,讓對方都由衷地誇讚這一掌的威力。不世出的武學大宗師張三丰,在精修百年之後,都覺得自己在武功上還未必及得上當年的郭靖。所以,在喬峰和郭靖武功大成之後,是可以勝過當年的王重陽的。洪七公在修煉了九陰真經的總綱之後,內外兼修的情況下,將自身的武功提升到了新的層次後,也當能跟王重陽一較長短,但要說勝過對方還不見得。因為王重陽的師弟,老頑童周伯通在神鵰時期已經後發先至,超過洪七公等四絕一籌了。

總結:

洪七公在他現有的武學體系之下,即便是練成了降龍十八掌,也難以真正勝過巔峰狀態時的王重陽。直到他後來被歐陽鋒偷襲,武功被廢后,修練了九陰真經的總綱,突破原有武功體系的侷限後,才有可能跟王重陽相抗衡。


開最大的腦洞,品最熱血的武俠。我是靈沖霄,歡迎關注評論!


靈沖霄


洪七公在世即使是顛峰時刻,也未能戰勝王重陽,否則,王重陽就不會稱王了。華山論劍,無論東邪南帝西毒北丐,皆承認中神通王重陽武功第一,難道過段時間,等洪七公的武功大成了,王重陽就不敵了嗎?

要知道,外家功夫再厲害,永遠也比不過以內功修為為根基的先天功。生生不息!這是最強大的力量源泉。

外家功夫練到極致,就再沒有上升的空間。過剛易折。而且,修習外家功夫如果沒有轉化那種凌厲的罡氣,還有可能會傷到自身,並不是人人皆可練到化境的。


走威猛路子的外家功夫,永遠無法跟以內培元的先天功。就好比建房子,人家從第一塊磚就工工整整地砌好,你卻是貪快貪功,一味趕工,不管磚砌得整不整齊,一概先碼上去再說,能一樣嗎?

根基扎得深,建多高的房子,不用擔心會倒塌,反之,則不然。道理是一樣的。


黃小真2019


一個是練武的,一個是修仙的,怎麼比呢?!

王重陽被全真道視為“北五祖”之一,上承東華帝君王玄甫、正陽帝君鍾離權、純陽帝君呂喦、海蟾帝君劉操的法脈。他在世時創立了全真道,傳教足跡遍及陝西、山東、河南地區。其門下弟子甚眾,當中最著名的七位是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後世尊稱為“北七真”。王重陽被全真道北宗奉為“五祖”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