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新密:“四改”改掉落後 改變農村

(河南經濟報記者 孟曉強 通訊員 李燕飛)近日,來自新密市城管局的消息,新密市“四改”任務大頭落地,截止目前已完成改廁改廚改浴改水83273戶,鋪設管網1275公里,處理終端建設381座,“四改”進度完成率約85%。

數字的增速令人振奮,預示著新密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群眾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提升。到2019年年底,新密市10萬農戶將不再為生活汙水無處排放而發愁,鄉村生活品質也將因此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新密:“四改”改掉落后 改变农村

圖為米村範村汙水處理站點。

該站點服務人口464戶,約1610人,生活汙水處理終端規模100噸/天,站點投資121.5萬,選用改良A20生活處理技術+深度處理工藝。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A排放標準,處理過的中水用於綠化、噴灑道路及景觀用水。

米村鎮範村三組的杜大娘今年已經55歲了,回想自己在農村的生活,特別是提到“四改”前的廁所,她深有感觸:“那時候廁所冬天結冰,夏天蛆亂跑,蒼蠅蚊子更不用說了。現在安了馬桶、蹲便,年齡大了坐著很方便,水一衝也可乾淨。洗衣服、做飯用過的水也不用擔心流到門前,再也不會因為誰家流出了汙水發生爭執,房前屋後乾淨整潔多了。”

新密:“四改”改掉落后 改变农村

圖為 告別汙水橫流的庭院

改變的背後是新密市貫徹落實十九大決策部署,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重要任務,傾盡為民之力,支持農村發展的必然結果。現在的新密已經構築了幹線公路“八縱八橫”、農村公路“四縱七橫”大交通路網格局;各村都有文化廣場、綠地遊園等公共設施;構建農村產業體系,不出遠門就可養家餬口……這些變化年年有,一年更比一年好。

新密市城管局作為農村汙水治理的主管部門,確立了“日督查、周推進、月觀摩”工作機制,強力保障“四改”有序、高效運行。五月份以來,“四改”在城管局黨組會議上逢會必提,儼然成了“頭號工程”。報進度,謀劃精準施策的舉措和方法……局長張玉亭多次強調,緊盯目標,緊扣節點,穩紮穩打,持續推進!

端午節調研,深入“四改”一線實地察看,局長張玉亭的身影時常出現在工地和“四改”現場。從規劃設計到施工,與專家、農民、技術人員、施工人員、鄉鎮部門碰頭商討,組織監管單位、鄉鎮、村級幹部、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村民六方召開座談會,潛移默化中形成了及時發現問題和困難、及時想辦法解決問題和難題的習慣和作風。從工程建設合理不合理、科學不科學,到施工有未按規劃、標準去幹等等,制定方案、安排任務、成立7個督查組,分包鄉鎮到人,日日有新動態,週週有新面貌,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彙報研討,及時查找漏洞,補齊工程短板。

負責米村鎮“四改”工程的項目經理郭振華,曬黑的臉把牙齒襯托的格外白。在提起這項工程時,他說,“這民生工程都是在給父老鄉親辦好事,只要有一點不符合工程要求,城管局同志就一直跟著,要求立刻整改。他們認真的工作態度也感染了我,我們嚴格按照圖紙設計施工。管道跨過橋涵、過公路工程要求更多,都是城管局協調各部門參與找到最科學的辦法,規避安全隱患。最難的就是靠人工作業的工程,像和盛嘉園檢查井深達20米,越深越要靠咱的工人一點一點把土挖出來,符合標準,才能鋪設管子。除了這些,地下隨時會有燃氣、水、電等其他管道,不靠一钁頭一鐵鍁再加用上手,就會有危險,也會造成損失”。

新密:“四改”改掉落后 改变农村

圖為 工人正在為農戶家中廁所貼瓷磚

新密:“四改”改掉落后 改变农村

圖為 工人鋪設管網

新密:“四改”改掉落后 改变农村

圖為 汙水終端安裝

像郭經理一樣,在沃野秋風的村裡,每天施工人員7000餘人,機械800多臺繼續分佈各村,年底前將完成35個新型農村社區和168個保留行政村共計460餘個汙水處理站點、1500千米配套管網及10萬戶“四改”建設任務。在後期運營維護中,新密市建立“1+5”汙水處理體系(“1”即建設市級管控運營中心,利用網格數據傳輸技術,對全市各級汙水處理廠、站、點進行實時遠程監控和運行維護管理;“5”即建設城區,鎮區,新型社區,行政村,居民點五級汙水處理廠、站、點。)和農村汙水處理運營管護隊伍,即通過新密市汙水治理管控中心實現對汙水處理廠、站、點的管控和維護,且有專人對汙水管網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作為全國100個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示範縣(市)、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範縣(市)的新密市唯有拼盡全力才會不負所期。“四改”工程改掉了落後,改進了生活,也改變了農村,浸潤了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