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在國外,用一碗越南河粉治癒中國胃

在法國讀書的朋友說:“在法國找到好吃的中餐太難了,想要滿足中國胃的時候,直接去吃Pho或者辛拉麵比較好。”

Pho就是越南河粉,讀“Fur-R”,有點捲舌。

在歐洲,中餐的普及率似乎不如日料,甚至不如越南菜。特別在法國,Pho更受歡迎。越南曾經是法國的殖民地,Pho融入了法國的美食文化,更契合歐洲人的口味。

在國外,用一碗越南河粉治癒中國胃

巴黎比較出名的越南餐館——Dong·Huong

也許是因為歐美人普遍認為中餐重油重鹽、太過油膩。另外,外國料理沒有“炒”這一概念,都是以煎、烤、煮為主,不喜歡油煙,便很難把中餐的美味做出來。。

好吃的中餐在國外難覓,但你能輕易地在歐美找到一家好吃的越南河粉。美食家蔡瀾曾說:喜愛的越南河粉店往往是在巴黎、在休斯敦、在墨爾本,而不是在其老家越南。

中國胃饞了的時候,比起國外不合格的中餐,更想來一碗清爽的越南河粉。

在國外,用一碗越南河粉治癒中國胃

越南河粉裡的中國味

很多東南亞美食是在中國美食文化的影響下誕生,也有一些就是來源中國。一般相信越南粉就是由廣東移民在20世紀初期帶入越南後出現在河內街頭的。

越南河粉和廣東沙河粉的做法一樣。原料是大米,把大米碾磨成粉之後,用水和成糊,上籠蒸熟後壓成稍微有些厚度的塊狀,然後劃成粉條。

“有米氣”的河粉澆上味濃色淺的牛骨湯底,配上切片牛肉,佐以生芽菜、香葉,便成了一碗越南河粉

對於喜愛大米和迷戀熱騰騰高湯的中國人來說,越南河粉的美味來得直接且“正中下懷”。

在國外,用一碗越南河粉治癒中國胃

湯底

普通人愛吃越南河粉,只會惦記著經常吃。蔡瀾愛吃越南河粉,便一口氣開了兩家越南河粉店。這樣的“Pho痴”美食家評價道“只要湯底行的話,粉的質量差一點倒是可以原諒的。”

湯底是決定性的。湯底用牛骨和洋蔥熬製,重點在於鮮美以外還要清澈,做到味濃色淺。

“湯底最重要”這一點應該很多經營粉面美食的店家都會認同。就像螺螄粉,正是螺螄熬的湯底成就了讓人上癮的螺螄粉。

牛肉

正宗的越南河粉,一般是生牛肉切成薄片,放在河粉上,用滾燙高湯燙熟。呈漂亮粉紅色,口感鮮嫩。當然也可以也選擇加熟牛肉,牛腩、牛筋、牛肉丸等等。

在國外,用一碗越南河粉治癒中國胃

呈粉紅色的半熟牛肉

上世紀初還處在農耕社會的越南就開始廣泛地用牛做吃的,用牛骨湯和生牛肉做成大眾的平民食物,似乎不合情理。

畢竟在種植水稻的農耕文明裡面,牛是非常珍貴的勞動力,飲食中對牛肉的依賴性不強。印度就把牛視為神靈,明治維新前的日本也禁止食用牛肉。

所以一般認為,這是受法國殖民者的影響,是來自畜牧文明的殖民者帶著越南人民養牛吃牛。

牛的份量並沒有跟上,在胡志明市遊玩時,吃到的幾家小店,牛肉似乎都是意思意思的。就比我們的蘭州拉麵多一點吧,但是因為鮮美的湯底和爽滑的麵條/河粉,我們都會一邊在心裡嘀咕“這牛肉還挺少”,一邊愉快地“吸溜吸溜”吃下去。

另外,還有雞肉河粉(Phở Gà),湯底是用雞骨熬製而成的,佐以雞肉和配菜,也很美味。

在國外,用一碗越南河粉治癒中國胃

雞肉河粉

配菜

Pho風靡全球,配菜的選擇在各地也有差異。豆芽、紫蘇、薄荷葉,羅勒葉,越南芫荽,辣椒,檸檬,蔥這些配菜各有取捨。

但可以肯定的是:沒有任何地方用的配菜分量比得上越南本地。在越南,上桌就是一大盤的羅勒葉,青檸檬,薄荷葉,越南芫荽,辣椒,有些還有筲箕裝的。

比如在胡志明市的四十年老店PHO HOA Pasteur,名氣蠻大的,桌上就直接擺著一大盤“東方神秘樹葉”和一堆青檸。這些都是隨便拿的,喜歡吃多少便放多少。

在國外,用一碗越南河粉治癒中國胃

PHO HOA Pasteur店內

在國外,用一碗越南河粉治癒中國胃

真的很大一盤......

在國外,用一碗越南河粉治癒中國胃

帶一絲絲的粉紅色的牛肉,配上翠綠的羅勒葉、薄荷葉,頗有食慾。曾有人借用宋代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調侃:知pho(否),知pho(否),應是綠肥紅瘦?

pho在越南

在別人的遊記看到:在物資較為貧乏的首都河內,牛肉河粉的質量比不上胡志明市。說起胡志明市,它有個更羅曼蒂克的舊稱——西貢,如果你看過樑家輝的《情人》,應該記得故事發生地就是西貢——熱帶和法蘭西兩類風情交錯的地方。

河內在北方,胡志明市在南方。翻看資料,原來北方和南方的河粉真的有差別,北方的河粉寬一點,配菜少一點,但會放很多青蔥,南方湯底會更濃更甜些,配菜也更加豐富。

越南人通常把pho當做早餐,很少在晚餐吃pho,這點倒和我們的武漢熱乾麵,重慶小面挺像。

像河內老牌河粉店Pho Gia Truyen,就只做早市,而且只提供三種河粉:半熟牛肉、全熟牛肉、半熟牛肉加牛腩。

在國外,用一碗越南河粉治癒中國胃

河內老牌河粉店,青蔥比較多

大清早就開始排隊,本地人都是擠在矮塑料凳上吃完再去工作的。

在國外,用一碗越南河粉治癒中國胃

河內老牌河粉店Pho Gia Truyen早市

在國外,用一碗越南河粉治癒中國胃

擠在矮塑料凳上的本地人

河內最常見的食法是加一點醋和辣椒醬,粉吃到差不多的時候,再把小油條丟到湯裡泡著吃,最後喝口涼水,汗津津地起身離開,走路生風。

在國外,用一碗越南河粉治癒中國胃

標配醋、辣椒醬和小油條

另外一種越南粉——檬粉

雖然不及國際網紅Pho的名氣大,但檬粉(

Bún)也是越南人最常吃的一種粉。

河粉是扁的,檬粉是圓的,口感Q彈一些,和我們的米粉差不多。

按傳統的越南檬粉做法,多為涼拌。加入酸甜辣鮮的魚露醬汁,攪拌均勻,口感清爽。魚露醬汁用魚露、青檸汁、辣椒、蒜頭、糖調配而成,可以說是涼拌檬粉的靈魂所在。

越南中部順化地區的傳統吃法則是牛肉湯檬——順化牛肉粉。

順化在越南,大概是中國的西安,順化也是古代越南王朝的首都。保存完好的古建築沉澱著層層疊疊的歷史文化。

順化牛肉粉和Pho的風格截然不同,pho偏清淡,順化牛肉粉則略微"重口"。

酸辣的湯底和各式各樣的肉類就是順化牛肉粉的特別之處。

順化牛肉粉的湯底加了辣椒和香茅熬製,還會加發酵後的蝦醬,帶溫和的辣味,給口腔帶來微妙的灼熱感

。對我國川渝人們來說,比起清爽素食的Pho,偏辣的順化牛肉檬粉更合胃口。但和重慶酸辣粉,川北涼粉這些比起來,順化牛肉粉仍然算清淡了。

牛腱肉,越南扎肉,豬血,豬肉片,豬腳等都可以加在裡面,重口又貪心的味蕾更容易獲得滿足。

配菜也比Pho豐富,比如有蓮白絲,香蕉花,紫甘藍絲,芽菜,生菜、香蔥和豆芽,更有東南亞特色。

嚐遍全球各地美食的頂級名廚Anthony Bourdain就評價說“吃起來非常痛快,但我也不確定碗裡的是什麼。”

在國外,用一碗越南河粉治癒中國胃

cnn紀錄片片段

順便一提,我覺得Anthony Bourdain的美食紀錄片都蠻下飯,《未知之旅》《波頓不設限》都很受歡迎。紀錄片風格不拘一束,除了真心暢言以及出乎意料的故事線,還會提到各地的深層歷史文化。

在國外,用一碗越南河粉治癒中國胃

安東尼波登帶奧巴馬在河內吃越南河粉

檬粉無論是涼拌還是做成順化牛肉粉,給我感覺都是更有東南亞風味,離開越南,就很難複製同樣的味道,或許這就是檬粉沒有像Pho那樣風靡全球的一個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