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每天“吃掉”400噸!餐廚垃圾日產日清看“濟南實力”

近期以來,垃圾分類成了熱門話題,尤其在城市“夜經濟”繁榮的當下,餐廚垃圾產生量勢必增長,但是並沒有出現垃圾圍城的局面,這背後少不了城市管理者,尤其是餐廚垃圾處置者的努力和付出。那麼,濟南餐廚垃圾的收運與處理能力如何?採用怎樣的運行模式?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每天“吃掉”400吨!餐厨垃圾日产日清看“济南实力”

每天可以輕鬆“吃掉” 400噸餐廚垃圾

“濟南作為國家第三批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餐廚垃圾由全市統一收運並進行無害化處理,統一收運處理量一直持續穩定在400噸/日左右,在全省乃至全國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中均位居前列,並於2018年6月通過了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及住建部的驗收。”濟南市城管局一名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以歷城區為例,全區內已簽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商業綜合體、食品安全示範街等餐廚垃圾產生單位600多家,並建立收運臺賬,實現及時收運,全區日收運量達70餘噸。

記者瞭解到,目前全市配備了46輛餐廚垃圾專用運輸車輛,簽約4100餘家餐飲單位,餐廚廢棄物日均收運400噸左右。

通過調查發現,市內的餐廚垃圾最終被運往位於濟陽區孫耿街道市生活廢棄物處理中心的濟南十方固廢處理有限公司。據悉,十方公司按照政府要求以BOT模式對餐廚垃圾實現收運、處置一體化,核心設備全部是德國進口,建成了餐廚垃圾處理項目中國內最大的厭氧罐單體6000噸的雙環罐體,在項目實際運營中,通過自主研發獲得多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十方公司總經理顧業明表示,“目前每天可以輕鬆‘吃掉’400噸的餐廚垃圾,在全省也是處理能力最大的,並且我們建設了備用生產線,理論上具備日處理600噸餐廚垃圾的能力。”據透露,簽約的4100餘家餐廚廢棄物產出單位,佔全市餐廚廢棄物產出單位的81.2%。“仍有很大部分小型、分散、城市邊遠的餐廚廢棄物產出單位未簽約,我們繼續強化分類宣傳,擴大收運範圍,提高覆蓋率,爭取所有餐廚廢棄物產出單位全部簽約收運。”顧業明強調。

全市“一盤棋” 建立全流程監管體系

那麼,全市餐廚垃圾收運模式如何,有沒有安全保障呢?對此,記者來到了濟南十方固廢處理有限公司現場。“我們主要工作流程就是先與餐廚垃圾產生單位簽約(餐廚廢棄物收運協議),告知垃圾分類,按區域、路段規劃收運路線,收運人員按規劃好的路線、時間進行收運作業,每臺收運車按路線安排日收運2-3車次。收運人員統一著裝、收運車輛出車前收車後及時清洗,收運中鋪設防汙墊避免造成二次汙染。”十方公司收運負責人向記者透露。而在餐廚收運監控平臺上記者看到,餐廚垃圾收運車都安裝了GPS定位終端,車輛安裝了視頻監控設施,通過它與數字平臺的有效結合,使作業車輛的出車時間、收車時間、行駛軌跡、工作完成進度等基本信息在這個數字化平臺中顯現出來,從而實現全方位的餐廚垃圾車數字化管理,確保餐廚垃圾及時收運。根據道路資源利用情況及簽約餐廚廢棄物產出單位產出情況,全市規劃了60餘條收運線路。為了應對突發情況,還配置了應急備用車輛,安排了應急備用人員,並且制定了《收運處理應急預案》,可隨時應對各種突發情況,以保證收運生產工作的順利運行。

收運工作規範化、統一化、標準化。為了保證收運工作的開展,十方公司制定了一系列《收運工作管理制度》,對收運的一線員工進行培訓,包括素質教育、技能培訓、規範作業、服務意識、道路安全等,每月都會對全體收運人員進行服務技能和服務質量考核,做到優勝劣汰,安排專人負責收運車輛日常維護及衛生檢查。

全市一盤棋,全流程監管。全市建立了餐廚廢棄物長效管理機制,建立健全了餐廚廢棄物監督管理制度,對餐廚廢棄物從產生到運輸全程監管,建立了產生臺賬、收集臺賬、運輸臺賬,對照內容查漏補缺,並對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進行實時監管和定期考核評價,各區縣每月向市城管局報送餐廚廢棄物監管報告,定期對收運單位進行回訪,瞭解餐飲單位情況,傾聽意見和建議,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每月評出管理較好的餐飲單位,對較差的單位提出整改措施,下達整改通知書,對拒不整改和整改不到位的,移交執法中隊進行相應處罰。2019年1-9月份,歷城區就下達整改通知書2個,移交執法中隊7個,罰款3400元。

健全上下游產業鏈 實現“變廢為寶”

餐廚垃圾形成了上下游齊全的產業鏈,最終“變廢為寶”。在十方公司現場,記者發現廠區綠樹環繞,幾乎聞不到任何異味,很難想象每天有400噸餐廚垃圾要運到這裡來“消化”。

“收運來的餐廚垃圾,我們主要是通過厭氧發酵方式處理,將產生的沼氣提純製成天然氣,將廢棄物油脂製成生物柴油,最終實現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十方工作人員表示,他們通過專業的垃圾處理設備,使之變成天然氣、生物柴油和肥料等,實現循環利用。

具體程序為,對餐廚垃圾進行預處理分揀,提取油脂,然後對剩餘漿液進行厭氧發酵,發酵後產生的沼氣通過提純製成天然氣,進入華潤燃氣的管網;產生的沼渣沼液則變成綠色有機肥料,供水稻、小麥等農作物種植使用。提取的油脂進行深加工,最終制成生物柴油及航空燃油等原料,資源化利用率達到了90%。

據統計,我市先行先試建成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置體系以來,已累計處理餐廚垃圾39萬噸,製備天然氣1100萬立方米,生產粗油脂9500噸,有力促進了城市節能減排和生態文明建設,為市民築起牢固的食品安全屏障,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的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