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51棵“焦桐”紮根鄭州!華水與蘭考“結對幫扶”共建焦桐苑

51棵“焦桐”紮根鄭州!華水與蘭考“結對幫扶”共建焦桐苑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史曉琪

“看到泡桐樹,想起焦書記。”這句話在蘭考百姓中已流傳了半個多世紀。蘭考縣焦桐路北段一片泡桐林裡,焦裕祿當年親手栽下的那棵泡桐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焦桐。就像那棵焦桐歷經風雨愈加高大挺拔一樣,焦裕祿精神歷久彌新,激勵、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11月23日上午,來自蘭考的51棵焦桐紮根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該校與蘭考縣“結對幫扶”共建焦桐苑啟動儀式舉行,該校黨委書記王清義、蘭考縣委書記蔡松濤滿懷敬意地植苗、培土,共同栽下一棵“二代焦桐”。100多名師生代表身穿紅馬甲,手持紅鐵鍬,興致勃勃地栽種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物證。

“看到泡桐樹,想起焦書記。”為了治理蘭考風沙、鹽鹼、內澇三大自然災害,焦裕祿帶領全縣人民大規模栽種泡桐樹,不僅蘭考的自然環境得到了根本改善,而且泡桐還成了蘭考經濟的重要支柱。當地老百姓說,焦裕祿不僅種下了焦桐,更把共產黨人無私奉獻的精神種在了無數人的心中。

“看到泡桐樹,想起焦書記。”焦桐苑啟動儀式上,師生們紛紛感慨:“今天我們親手栽下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物證,以後每年春天,紫色的泡桐花都將盛開校園,就像紅色基因代代傳承。”

共建焦桐苑,也是華北水利水電大學“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結出的碩果。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該校以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焦裕祿精神為抓手,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把學習紅色文化、傳承“焦裕祿精神”與校地結對幫扶有機結合起來,共同打造校地合作新模式,形成協同發展、良性互動的長效機制。

請進來,讓紅色教育走進大學校園。該校邀請蘭考縣委書記蔡松濤、蘭考縣焦裕祿紀念館辦公室主任孔留根、焦裕祿女兒焦守雲、義務守護焦桐50年的魏善民、與焦裕祿有著親身交往的肖亮臣等來校作宣講報告,共舉辦“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 守初心擔使命”系列報告5場,5000多名師生接受焦裕祿精神教育。

走出去,將紅色教育融入黨性教育。該校在蘭考建立“黨員黨性教育基地”和“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基地”,組織廣大師生參觀焦裕祿紀念館,在焦裕祿幹部學院舉辦幹部培訓班等方式,讓師生們接受紅色傳統教育。截至目前,全校師生到蘭考縣進行學習教育、支部共建、結對幫扶共計3000多人次,著力打造主題黨日活動的樸實名片。

“栽下51棵焦桐,象徵著學校1951年建校。”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黨委書記王清義表示,這次活動既是校地結對幫扶的成果,也是焦裕祿精神在華水落地生根的體現。學校將堅持把紅色基因教育融入主題教育全過程,融入人才培養各環節,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