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光伏產業下半場,區塊鏈能否成為助推破局的“上帝之手”?

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進入到競爭下半場,不破不立成為了一種選擇。

在以往的產業升級中,光伏科技創新更多的應用在產品端。光伏企業不斷努力提高電池片的發電轉換率和組件的功率,並大幅降低光伏產品的成本。如今,光伏產業已成長壯大,逐步邁入平價上網並具備了跟煤電扳扳手腕的實力。新形勢下,光伏需有新突破!

“在光伏產業競爭下半場,新能源數字化是趨勢之一,通過新能源資產交易平臺,可實現光伏資產的更快流通。區塊鏈技術的特性,恰恰滿足了新能源的數字化要求。”新能鏈聯合創始人劉太金在接受專訪時表示。

光伏產業下半場,區塊鏈能否成為助推破局的“上帝之手”?

當下的光伏企業,普遍面臨著政策退坡、補貼拖欠、電站重資產包袱纏身等難題。單純依賴產品端的技術創新,已經無法實現大突破。如今,在這個異常寒冷的初冬時節,區塊鏈再度大火。這把火也燒到新能源領域,並有望成為光伏產業的破局之選。

那麼,區塊鏈能否成為新能源破局的“上帝之手”?

今年7月,山東省濰坊市6.1MW工商業分佈式光伏電站作為首批上鍊電站資產,在新能鏈平臺完成交易。這是一個標誌性事件,我國光伏電站資產交易從線下走到了線上,從一對一到多對多,實現了新能源資產的數字化流通。

由於資金投入大,國家補貼拖欠等因素,光伏電站成為了民營企業的沉重包袱。無奈之下,光伏企業開始集中拋售,這為綠色資產價值流通環節的打通提供了機遇。

“‘新能源+區塊鏈’技術,解決了光伏資產在傳統交易中面臨的追溯難、認證難、授權難、分拆難等問題,降低了技術風險、認證風險、財務移交風險。以區塊鏈技術為依託的新能源資產交易平臺,既可協助電站資產方完成資產的標準化和司法確權,同時又能幫助投資者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有價值的優質資產。”劉太金對記者說到。

目前,在區塊鏈與能源的結合點上,諸多實力企業已經看到了新的機遇並開始佈局。例如,國家電網在售電側確定了“區塊鏈+金融科技”、“區塊鏈+電子合同”、“區塊鏈+能源交易”三大發展方向;新能博安則更為直接創立了服務新能源產業的新能鏈,定位為綠色資產數字化生態網絡。

“螞蟻森林是通過全民參與綠化,在碳吸收端去做文章;而減少碳排放的最有效手段一定是在碳的生產端。清潔能源更多的替代化石能源,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新能鏈就是讓全民參與到碳生產端,去持有光伏發電資產,這就好比是建立了又一片螞蟻森林。”劉太金介紹說。

德國人在1926年成立了國家標準化協會,標準化這一概念迅速在全球各個行業普及。尤其是對於新興行業而言,通過前期不斷研究和探索確立起標準化框架,將對行業的發展起到極大推動作用。

如果說區塊鏈技術是新能源產業發展破局的“上帝之手”,那麼標準化便是“上帝武裝”。

無規矩不成方圓。新能源資產種類繁雜,並且資產情況各異,在資產交易的過程中必須依託標準化、制度化、流程化,才能確保整個新能源市場的良性流通和快速發展。

以光伏電站為例,其在交易過程中涉及備案手續、電網接入文件、土地租賃合同等諸多環節,並且收益及估值的真實性和科學性也面臨考驗。電站業主方急需資產變現,收購方需要去判斷投資標的優質與否。這一漫長過程,如果有統一標準和平臺,將會變得極其順暢和高效。

“新能源資產交易,數字身份認證是標準上鍊的第一步,同時可以利用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對光伏資產進行標準化管理、收益真實性監測以及資產信息的司法存證。新能鏈目前已經聯合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共同發起編撰《新能源資產交易標準》,該標準落地後將成為新能源資產交易唯一國家標準規範。”劉太金對記者表示。

10月24日下午,國家就區塊鏈技術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我們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

國家領導的這一指示仍言猶在耳,新能源產業在區塊鏈技術加持下,有望在新能源資產流通環節率先取得突破性進展,並將成為能源轉型大業的重要助推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