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孟晚舟北大演講:三年就能讓士兵成長為將軍,這就是華為

“無人區的迷茫中也醞釀著新技術、新機會、新突破,這是對科學家、未來人才突破基礎理論的期許”。

“無人區”是一種視野,是一種意志,更是一種擔當:向世間的苦處行,回到自己的真源,頭拱地拿出絕活!

“華為在實戰中選拔人才,通過訓戰結合培養人才。華為的英雄都是在泥沆中摸爬滾打打出來的。只要你努力奮鬥,只要你積極進取,3年就可以從士兵成長為將軍。”

你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是一個選擇鍵,就看你按下什麼確認鍵!內在探索自性爆發的意願和動力,是一個人勇猛精進不竭的動力真源。開啟內在的源頭活水,華為士兵會迅速變將軍!

“華為堅持讓聽得見炮火的人呼喚炮火,讓客戶的壓力無損耗的在組織內部進行傳遞,把客戶滿意作為華為管理持續改進的源動力。”

慣性、自以為是、怠惰,這些大公司的通病,都可以在客戶的直接壓強中垮掉。以客戶為中心,是華為人拿命入股必須做到的。那是華為人生存的生命真源。離開這個真源,就不是華為了!

已經進入“無人區”的華為,是否可以領航未來,關鍵點就是“虛其心”!人有兩個心,一是與宇宙真源相連接的本心,一個是後天積累的意識心。虛掉後天的意識心,真源本心就會升起,就會向世間的苦處行,自性爆發拿出絕活!——王育琨記

原文:孟晚舟北大演講:選擇比天賦重要,在華為三年從士兵成長為將軍

華為常務董事、CFO孟晚舟曾在北京大學新太陽活動中心發表演講。在演講中,孟晚舟引用清朝梁同書的名句“出處不如聚處”,來說明北大和華為都是“人才因聚集而產生價值”,希望一代青年學子能選擇華為,為科技創新的理想而奮鬥。

孟晚舟清華大學的演講引發了青年學子的強烈共鳴,而在北大,作為華為2017年校園招聘宣講會的收官之站,孟晚舟與學生們進行了更多互動, 在答問環節精彩紛呈。

孟晚舟北大演講:三年就能讓士兵成長為將軍,這就是華為

“今天,在未名湖畔的演講,讓我有點小忐忑。如果談錢,詩人可能會跳出來罵我,因為“未名湖是個海洋,詩人都藏在水底”,詩人都是淡泊名利的;如果不談錢,你們又會問我,難道招聘只談情懷,不談錢嗎?

其實,生活是美好的,理想與現實同在。華為的英雄兒女,無論在撒哈拉沙漠,還是從南美南到北美北,都飽含著對勝利的渴望和執念,他們數十年如一日的持續奮鬥,讓華為成為了ICT行業的領跑者,也為家人帶來了優越的生活條件。今天晚上,讓我們一起展望智能社會的美好,理想與現實必將更加豐滿。

孟晚舟北大演講:三年就能讓士兵成長為將軍,這就是華為

我要向北大的大師們致敬。

魯迅先生設計的北大校徽,讓我們讀懂“三人為眾”的意義,三個人在校徽上的形狀看上去又像是人的脊樑,我猜想魯迅先生正是通過這樣的設計,期許著青年學生成為國家的脊樑。

但是,三個人一分開,我們就看不到骨、看不到脊樑、看不到精神了。人感知到自己的渺小,行為才開始偉大。

人,只有抬起頭,挺起胸膛,才能看到世界,才能看到前進的方向。當我們低下頭的時候,只能看到自己的小圈子,坐井觀天的舒適讓我們與社會的進步脫節。

挺起脊樑,勇敢前行,正是一代又一代北大人所踐行的價值觀,這和華為堅持的“艱苦奮鬥,開放創新”是同一種精神。同時,華為也和北大一樣“兼容幷包,思想自由”,華為的心聲論壇是我們的“羅馬廣場”,在這裡我們渴望聽到大家的批評;華為的文化是開放的咖啡文化,在這裡我們渴求吸收宇宙的能量。”

我經常看見新聞報道,華為有提到“無人區”、“前途迷茫”、“找不到方向”等等。請問怎麼理解?如果華為對未來感到迷茫,如何保持高速增長呢?

如果華為對未來感到迷茫,如何保持高速增長呢?

任總提到的無人區和迷茫是純粹對科學技術的迷茫。作為信息論基礎的香農定理、作為信息工程技術基礎的摩爾定律都已逼近極限,如果不能突破時延和帶寬的極限,人類社會如何走向智能社會?

而迷茫中也醞釀著新技術、新機會、新突破,這是對科學家、未來人才突破基礎理論的期許。我們正在炸開人才金字塔,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吸引優秀青年的加入,共同突破迷茫,走向未來的智能社會。

華為的2012實驗室早已開始對未來5-10年的前瞻性技術進行研究。在下一代通信技術5G領域,我們已有重大技術突破,領跑行業。

如果加入華為,四五年後,我和其他同伴同學有什麼優勢?華為已經有17萬人了,我們進去還有發展的機會嗎?

“是金子總會發光”,這句話據說是尼采說的,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世界人民喝這碗心靈雞湯已經100多年了。

但其實金子是不發光的,把一塊金子把放黑屋子裡,哪有光輝呢?所認選擇比天賦重要。華為有全球化的平臺,華為的訓戰機制,其作用就是讓金子發光。

首先,在華為,可以讓你擁有全球視野。華為把人才放到全球平臺去打磨,金子折射陽光的機會就大了。在華為,我們不論資排輩,年輕也能當將軍。華為在實戰中選拔人才,通過訓戰結合培養人才。華為的英雄都是在泥沆中摸爬滾打打出來的。只要你努力奮鬥,只要你積極進取,3年,就可以從士兵成長為將軍。

華為是用最優秀的人來培養更優秀的人。華為的培訓體系十分完善,我們是像戰鬥一樣訓練。例如新員工培訓,幫助你理解公司、快速融入;還有針對優秀員工的戰略預備隊培訓等,通過循環訓戰積累專業能力。

優秀的華為兒女,所獲得的不僅僅是優厚的薪酬回報,更多的是事業的平臺、成長的空間、國際化的視野。

華為公司現在體量已經很大,隨著大量興起的年輕科技公司的競爭,華為若想維持現在的市場份額,困難也越來越大。華為繼續做大做強,需要有新的增長點,請問華為今後新的增長點在哪兒?

首先,我得說這是一個不準確的說法。未來不是困難越來越大,而是機會越來越大,關鍵看有沒有能力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風一停豬就會掉下來,未來不僅僅在於市場空間有多大,而是能否持續保持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ICT技術對各行各業的改造正在加速,使能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華為所聚焦的ICT行業市場空間不斷擴大,到2025年將會達到15萬億美元的數字轉型市場空間。未來的智能社會,ICT網絡和智能終端是基礎。智能社會的發展必然帶來無法想像的數據流量,比如4K高清視頻,VR/AR、物聯網、雲服務等等,這些都需要ICT網絡來接入、存儲、傳送和分發,也需要各種各樣的、海量的智能終端。

華為的戰略就是聚焦主航道,我們就是對準大數據傳送持續衝鋒,抓住大數據洪水的戰略機會。把網絡修得比太平洋還寬,建設聯接無處不在的全聯接世界。我們提供全聯接世界需要的基礎網絡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比如基站,光傳輸、數據中心、雲計算等。所以說未來不是困難越來越大,而是機會越來越大。

您提到的新的科技公司與我們是生態合作伙伴關係。雲計算、大數據催生了很多新的科技公司,這些公司既是華為的客戶,同時在產業鏈中也有競爭和合作關係,華為的目標是共同建設健康的生態環境和產業鏈,共同把餅做大。

孟晚舟北大演講:三年就能讓士兵成長為將軍,這就是華為

華為業務規模擴大,組織越來龐大,但是質量越大,慣性越大,華為怎麼避免大公司病?怎麼簡化內部繁雜的流程?

華為1997年起,開始向IBM學習IPD集成開發管理體系。這是華為成為國際化大公司的關鍵。這些年,華為各個方面向西方公司學習,管理諮詢費支出達到幾十億美元。

華為的核心價值觀“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長期艱苦奮鬥,堅持自我批判”當中的最後一條是堅持自我批判。過去的成功不是未來成功的可靠嚮導,不能陶醉於過去的成功,迷信過去成功的經驗,要敢於不斷的批判自己,在華為內部我們建立了一個叫“藍軍”的實體組織,藍軍的使命就是不斷的攻擊華為,在藍軍的攻擊中我們不斷的改進自己,使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在華為我們對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分開進行管理。對於確定性業務,要求不斷提升效率和質量,向一線作戰部隊授權,把成熟的經驗和方法固化到流程中;對於不確定性業務,我們鼓勵試錯,不斷總結、不斷進步,用最優秀的人去解決最難的問題,以責任結果為導向。

華為堅持讓聽得見炮火的人呼喚炮火,讓客戶的壓力無損耗的在組織內部進行傳遞,把客戶滿意作為華為管理持續改進的源動力。

網上很多報道說華為要求經常加班,不加班就會影響考核和晉升機會,請問這是真的嗎?

今天到場的華為同事,至少已經在華為工作10年以上,他們的樣貌、他們的精神面貌哪裡有歲月的痕跡?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得益於7X24小時的加班?

首先,華為並不鼓勵加班。我們希望員工能高效工作,在工作時間內完成工作任務。我們評價員工是以責任結果為導向,而不是看你是否加班。當然因為全球化的業務發展,時差的原因,有的時候,我們確實需要在晚上或者週末,和一線開開電話會議、回回郵件什麼的。

說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以前看到一句話:“人生的差別就在8小時之外”,我很贊同。想象一下,工作了8小時之後,有的人選擇放鬆、娛樂、刷朋友圈,而有的人選擇閱讀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幾年後,差距就拉開了。

我想說,大家把加班和進步這兩個問題混淆了,不是因為加班你得到了晉升,而是因為你比別人付出了更多的時間、更多的努力,所以你進步了,所以你晉升了。任總曾經給我們講過一個小故事,在馬賽馬拉的草原上,你只有比別的羚羊跑得更快,才有可能生存。

時間對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關鍵是看你怎麼選擇。

企業家們好,我司聯合國內上百家天使和風投機構尋找項目股權投融資合作。

1:農業(種植、養殖、養老)重點關注。 2: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

3:連鎖餐飲、商貿、化妝品業。 4:互聯網、物聯網、APP行業。

5:醫療設備、生物醫藥、健康行業。 6:文化、教育產業。

7:商業、旅遊、礦產、地產 8:創新型傳統行業。

9:汽車產業鏈。 10:高利潤、高成長性及國家支持等

孟晚舟北大演講:三年就能讓士兵成長為將軍,這就是華為
  • 合作對象是企業最大股東,非決策人勿擾!

有需要做股權融資,對接投資人請點擊左下角鏈接填寫項目信息!會有專業人員聯繫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