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歲末佈局,警惕“商譽減值”股再度暴雷

【行情回顧】


週四兩市再度出現反轉,出現八二分化,以水泥建材、煤炭等為代表的強週期板塊小幅回調,滬指小幅收陰。而創指剛剛相反,在科技股助力下,逐步震盪拉昇,科技股更是掀起新一輪漲停潮,集成電路、國產芯片、5G、 華為概念等板塊集體走強。市場整體無論,難以發動大級別的行情,不過政策的出臺一直利好市場,下跌空間較為有限,目前最好的做法是,在下跌過程中逐步建倉,等待反彈的到來。


歲末佈局,警惕“商譽減值”股再度暴雷


【指數分析】


滬指經過連續8個交易日的反彈後,形態已經被修復週四滬指回踩30日均線,5、10日均線已形成金叉,並拐頭向上,股指在此處形成底部的概率大增。但兩市成交量始終未有效放大,權重股一日遊現象也較為明顯,從而制約了市場持續反攻的動能,而且滬指60日均線和半年線對股指形成壓制,預計短線有一些整固的需求。


歲末佈局,警惕“商譽減值”股再度暴雷


本週創業板指數呈現橫盤整理的態勢,在12月15日最終靴子落地之前,指數難以選方向,如果最終結果向好,創業板指數可能突破壓力位繼續上行。目前從各大板指的成交量來看,創業板指數的成交量回升是最明顯的,說明年底存量資金博弈的情況下,資金在調倉換股的過程中更加青睞創業板標的股,也為後市指數打開上升空間奠定基礎,短期關注布林帶中軌支撐,如果指數企穩,有望開啟新一輪上升行情。


歲末佈局,警惕“商譽減值”股再度暴雷


【行業資金】


從目前資金流出情況來看,計算機應用板塊資金流入居前,淨流出15.06億;傳媒和食品飲料等緊隨其後,部分獲利盤豐厚的板塊有資金兌現的跡象,藍籌股僅是一日遊行情。傳媒板塊近期表現不錯,主要是受到影視傳媒和遊戲板塊帶動的。此次資金流出體量較小,多數是資金調倉換股所為。


歲末佈局,警惕“商譽減值”股再度暴雷


【機會與風險】


對於投資者而言,目前要淡化指數大漲的幻想,側重於分化行情下個股的挖掘,以把握結構性機會為主。目前熱點散亂,缺乏能持續的主線,預計主板和創業板之間的此消彼長仍會延續,由於目前恰逢歲末,整體資金面較為緊張,主力資金的風險偏好正在迅速降低,防禦型板塊行情要明顯好於高位個股。因此對於高位科技股,建議能不追的就不要去追了,儘量保持低吸的節奏。


從歷史來看,每年都有一波春季行情,明年年初股指或迎來向上突破的契機,只是啟動時間和漲幅的差異,目前是較好的佈局機,建議關注兩條主線:一是調整到位的低估權重股,受機構年終調倉換股的影響,部分核心藍籌出現回調,這或許是一個好機會,尤其是高股息、業績穩定的龍頭品種;


二是科技股龍頭是最受機構青睞的品種,下半年被機構持續加倉,不排除科技股將在年初率先發力,引領指數展開春季行情。


在佈局2020年春季行情的時候,好需要注意,2019年年報也將出爐,上市公司面臨年中大考,去年不少上市公司在年底業績暴雷股價大幅下跌,今年我們要提前做預防工作。還記得去年底上市公司業績“暴雷”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大幅計提各項資產減值,其中商譽減值風險不可小覷。目前A股的上市公司的商譽規模增長很迅速,並於2018年達到高點。2019年計提的商譽減值應該不低於2018年,滾滾虧損也將撲面而來。


這裡我們先要明確一個觀點,商譽餘額高並不代表商譽減值風險高,商譽減值風險的高低與形成該商譽的子公司未來的現金流有關,簡言之,就是與該子公司的經營業績有關。


商譽佔淨資產比例較大的公司可能面臨較大的商譽減值風險,計提減值可能對上市公司帶來毀滅性的打擊:盈利轉虧損,資產負責率飆升,新增貸款難度增加,最後是流動性出現危機。2019年三季報商譽佔淨資產比重大於70%的公司,共有46家;12家的比值超過了百分百。


歲末佈局,警惕“商譽減值”股再度暴雷


譽減值風險的高低關鍵是這個公司的盈利能力,那麼如何判斷該公司的盈利能力呢?


第一個角度,就是同比。公司同比盈利下滑了,那麼大概率是不值那麼多錢了,是需要計提減值了。


第二個角度,有商譽的上市公司都是因為收購,而收購大多帶有業績承諾,拿實際完成的淨利潤跟業績承諾淨利潤比較即可,如果完成的業績大幅低於業績承諾,理論上是要計提商譽減值的。當然,即使完成業績承諾,也可能計提商譽減值,只是實際操作中沒有人會這麼幹罷了。



第三個角度就是產生商譽的這家公司(不是上市公司本身)行業變化如何,如果行業遇到問題,公司大概率也會遇到問題。


有些人會說了,等到知道這些公司的盈利情況不是要等到年報嗎?那時候商譽減值已經計提了,還談何預防。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半年報會披露被收購公司的盈利情況,比較半年報的數據基本就可以判斷了。對於一些現金流明顯惡化、訴訟纏身、負債率高企、商譽高企的公司,投資者還是應保持警惕,這類公司曝出各種業績地雷的風險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